赵颖
在一次课题是“幼儿情绪管理的方法”的幼儿心理学课堂上,笔者结合学生实例,说明幼儿情绪的主要特点,其中一位男生的问题使我印象颇深。他说:老师,我知道幼儿的情绪容易冲动,而且不稳定,当他们因为一些事情而不愉快甚至大哭大闹的时候,我尝试着去安慰他们,为什么他们总不听我的,而他们的老师就很有办法呢?”其他同学经他这么一说,也都议论纷纷。我分明感受到了他们遭遇挫折时的无助和焦虑,决定帮助他们消除这种受挫感,找到有效的方法,尝试着去攻克它!于是决定以此为契机,改变原来的教学设计,由这位同学的话题说起。
案例:理解孩子,解决问题
老师:“同学们,张明同学提出了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我们是不是请他继续说下去?”“好!”大家双手赞成。
张明开始讲故事:“有一次,我们班一个叫壮壮的小朋友在离园时,他的外婆因为脚扭伤没来接他,而是妈妈来了,他就又哭又闹,不愿跟妈妈回家,非要她外婆亲自来接才肯回去。他妈妈甚至放下狠话‘你不跟妈妈回去,妈妈就把你扔在幼儿园不管了都没用。后来,他们班的老师跟壮壮和颜悦色地说了一番话,问题就解决了,壮壮喜滋滋地跟着妈妈回家了。换了我,肯定不知所措。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跟壮壮说了什么吗?”不待同学回答,他继续说:“其实也很简单,老师知道壮壮小朋友从小和外婆生活中一起,感情非常深,一直是外婆接送上幼儿园,所以他不习惯外婆不来接他。这时老师把他抱到一边说:‘老师知道了,壮壮最喜欢婆婆,幼儿园里呆了一天,最想见到的人就是婆婆。老师听妈妈说壮壮的外婆脚扭了,不能来接壮壮,你要不信,老师现在就打个电话给外婆,看看外婆的脚到底怎么样了,好不好?然后,老师就真的打了个电话给壮壮的外婆,壮壮的哭声也渐渐平息下来,脸上阴转多云,走到妈妈身边,说:‘妈妈,我们赶紧回去看外婆吧。”
我不失时机地说:“同学们,小朋友经常会动不动不开心,嘴翘鼻子高,容易哭。那么,壮壮老师为什么能使他停止哭泣心甘情愿地跟妈妈回去呢?她的哪些做法是有效的?”
教室里像炸开了锅,同学们议论纷纷,大约过了5分钟,声音渐渐平息下来。我说:“下面请发表一下你们的高见!”
A同学:“因为老师知道壮壮为什么喜欢外婆,能理解他,能站在壮壮的角度考虑问题。”我则似乎漫不经心地在黑板上写下了“老师:理解、换位思考”几个词语。
B同学:“老师把壮壮抱在怀里,壮壮得到了老师的拥抱和安慰。”我在一旁又加了“拥抱、安慰”两个词语,一边问:“想想看,老师还有什么有效的举动?”
C同学补充:“老师为了让壮壮放心,跟外婆通了电话,确认外婆是脚扭伤了,打消了壮壮的疑虑,激起了壮壮要赶紧回去看外婆的愿望。”我在黑板上又写下了“打电话”三个字。
这时,我再问讲故事的同学:“那么,在老师处理壮壮的事情之前,妈妈是怎样做的?”
同学说:“一开始壮壮妈妈还很有耐心地解释,但壮壮越哭越厉害,旁人都围拢过来,妈妈很尴尬,失去了耐心,说:‘你不想跟妈妈回家就一个人呆着,我走了。妈妈生气地装着要离开。壮壮哭得更厉害了。束手无策的妈妈只能祈求老师的帮助。”
我暗自叫好:“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么精彩的案例,比我准备的那些案例要好上一百倍啊!”于是我继续说:“那么,你们认为,壮壮妈妈的行为,为什么没有作用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壮壮妈妈并不真正了解孩子想要什么。”“壮壮妈妈如果也能跟外婆打电话,使他相信外婆真的脚扭了,他也就不哭了。其实,壮壮并不是不通情理的孩子。”“壮壮妈妈的处理方式太简单,自己的情绪没控制好,反而威胁他,吓唬他,进一步激发了壮壮的逆反情绪。”我在黑板上又写上了“壮壮妈妈:情绪激动、处理简单”一行字。
我继续引导:“那么,在碰到孩子有情绪问题的时候,父母、老师以及其他人应该如何处理呢?”课堂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从而概括出:成人自身的情绪要稳定成熟,有自控力;成人要理解、宽容孩子,善于换位思考;成人要帮助孩子克服不良情绪。
我再结合课前准备的案例,让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中幼儿的情绪表现、成人的情绪和行为,指出成人在处理方式上的得与失。在不知不觉中,下课铃响了。
案例评析
课堂生成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课前,老师进行了精心的设计,精选了幼儿情绪表现的案例,信心满满地走进了课堂。结果男同学的讲话使老师中途放弃了课前准备的案例,临时采用学生讲的故事,这样的案例更加生动形象,更具说服力。果不其然,经课堂实践,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让学生学到了预设以外的知识,而且学得生动,学得有趣;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堂课告诉我们,课堂生成的确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知识体系自然得以建构,课堂价值不断得到提升,教学呈现出师生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良性状态。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唤醒,智慧被点燃,情感被激发,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那么,如何促进课堂生成呢?在本节课中,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有“弹性”预设 课前,老师既准备了教案、精选了案例,同时也考虑到学生回乡见习中可能有一些心得体会,故在上课一开始,就请同学们结合见习时的所见所闻谈谈幼儿情绪的特点。当时的想法是:如果学生能结合见习畅所欲言则最好,如果学生说不出太多的感想,那么我们就一带而过。好在这个要求并不难,学生在见习时就能开动脑筋,勤于观察,勤于思考,主动学习,积累了很多问题和想法,为开展本课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要多维互动 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学活动不再是单向的、封闭的,教学过程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互动,对学生来说意味着主体性的体现,个性化的发展与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与学生真心交流,彼此沟通,分享快乐,共同成长,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例如,当那位男同学讲述故事的时候,老师、同学所表现出的倾听的兴趣,七嘴八舌地讨论,对结果的猜测,老师在黑板上不失时机写下的板书,都是相互间的肯定和鼓励,对于进一步拓展生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精彩生成在疑惑中 在課堂教学中,教师会碰到与众不同的、爱提问题的学生。本节课的那位男生就是这样一个人。这时教师要大胆激活、催发、保护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信敢为、积极思维,引导学生自觉探索新事物,发现新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通过课堂生成,巧妙解疑,让学生积极发现,主动探究,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发现的喜悦,探究的兴趣,顿悟的惊喜,思考的快乐。本节课中,学生有滋有味地听了那位男同学的故事和他的疑惑,深感有同样的担忧,在老师的引导下,都自觉融入到问题情境中,七嘴八舌地展开讨论,最后自然得出了面对幼儿情绪的一些正确的管理方法。
结束语
“映阶碧草自春色”——台阶上的小草虽然不起眼,但诗人用心灵发现了它的生命价值,发现了每一个生命独特的春情、春意。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像诗人一样,拥有一双慧眼去捕捉课堂中的每一朵浪花,每一抹亮色,让他们自由畅谈真实的想法,使课堂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课堂将在生成中绽放生命的旋律,便会萌发个性化的气息,听到学生灵动的表达。这样的课堂,一定是精彩的!教师会在这样的课堂中找到自己的幸福感。
(作者单位:常州幼儿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