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
一、高考认识:命题者“重视逻辑思维”与绝大部分答题者“逻辑思维薄弱”的矛盾
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把原来写作学里的议论文、记叙文和说明文三种文体概念换成了论述类文章、实用类文章和文学类文章。对应这一变化,2016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有一个实施自主命题以来不曾有过的写作要求: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当然,这一变化的出现不只是为了简单的“对应”,更重要的是针对近年来“作文弊病”的有意为之、强势扭转。
“套话作文”让“高考写作”变味。1998至2006年,话题作文方兴未艾,因其审题要求和文体限制大大降低而导致了“套话作文”的大量出现,至今,余害仍有。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阅卷组长陈建新这样概述“套话作文”的特点:题材总是选用现成的历史文化(文学)名人的生平;文章结构表现为“穿靴戴帽三段论”;作文的主题总是局限在一个浅显的层面上,不做深入开拓。“套话作文”是考生事先准备好材料到考场去现场拼接而成的,学生的个性化思考往往被束缚、压制,这与命题者要求考生“缘题而发”的初衷相背离。所以,浙江省高考阅卷时,凡是“套话作文”,最高分不得超过39分。这一旗帜鲜明的评判,是对学生作文缺乏逻辑思维的现状敲响的警钟。
“论述类文章”的写作符合高考的“选拔性”特征。省教研室语文教研员胡勤老师在《论述类文章及其写作探析》一文中这样表述:“论述类文章是指以阐释、议论、论辩为主的说理文章。其写作目的,是针对有争议的问题、模糊不清的现象谈认识,提出自己的立场、观点,让别人接受;批评某些社会现象,否定错误的观点与看法,促进社会进步。简言之,就是为了阐释事理,论述主张,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自然、社会与人。”以2016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为例,考生不能简单地证明“拥抱”“远离”“保持适当距离”的某一观点,而是要作深入的思考。这样的作文题与以往的作文题相比,有以下不同:审题要求更高,是“就事论事”基础上的理性思辨,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材料的限制更强,不是“源于话题”的漫无边际,而是“缘事而发”的狭窄限定,让“套话”无处可“套”。从命题者意图来说,这样的作文题,更能展现学生的学养与逻辑思维,是与高考的“选拔性”功能相契合的。
但是,学生写作“论述类文章”的现状并不理想。以2016年浙江高考作文为例,不足表现为四个方面:审题把握不准;文体意识不强,有不少考生写成了文化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小说等;语言特征不明,没有考虑到理性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差异,没有达到客观、理性的要求;主题表现不深,较多作文只是就作文题提出的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表明自己的态度,并证明其正确,就事论事而不深入。以上四个方面都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相关,不容小觑。高考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学的导航。而高考作文中出现这些现象,必然会引起作文教学的再度调整,一个新的教学任务也将出现在高考作文专题的教学中,即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先认识逻辑思维在作文写作过程中是怎样贯穿的。
二、原理探究:逻辑思维能力为论述类文章写作之必备
李贽曾说:“凡为文者,其胸中有如许无状可怪之事,其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其口头又时时有许多欲语而莫可所以告语之处,蓄极积久,势不能遏。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可见,一般的创作活动是作家生命意志自觉表达的需要,必先有“胸中之竹”,才会有“笔下之竹”。但是,高考作文写作往往有违这一创作原理,它只给定一则或数则材料,讓考生在限定时间内作“缘事而发”。它不一定能立刻激发起考生的写作欲望,但作为一个考试题目,又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完篇,而这恰恰是体现写作思维能力高低的最佳时刻,没有高水平的逻辑思维,高考作文就不能出彩。写作思维,是在对材料的理解基础上,结合自身生活与学习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和表达的理性活动,因此,阿恩海姆说:“写作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活动。”那么,思维是怎样贯穿在整个高考作文写作中的呢?
审题立意时,逻辑思维能力体现为由理性规范的“审美知觉力”。审美知觉力是指审美活动中主体感知和把握形象的审美属性的能力,作者的审美知觉力是写作活动中作者与对象产生审美联系的桥梁。学生写作前的审题过程,是一个理性判断过程,也是一个审美过程。但是,审美知觉力的最大特征是它的主观情感性,往往是随意的,而这恰恰是考生审题偏差的重要原因。以2016年浙江高考作文为例,就有考生讨论“虚”与“实”的问题导致离题,也有考生把“虚拟现实”的概念偷换成“文学虚构”而导致局部离题,也有考生只是抓住题目中某一句话甚至一个词做文章,而非整体地、综合地理解题意导致偏题。所以要很好地做到审题立意,就要运用思维,确定中心,而不能随心所欲。逻辑思维就如一座导航塔,引导着主题的确立。
观点论证时,思维能力体现为切合话题的“想象能力”。写作想象力是作者在忆记材料的基础上所实现的形象的自由组合,它把实际上并不在一起的材料从观念上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了新的形象和形象系统的创造的能力。这种想象力必须有对象的激发,并受到作者心理定势的规范和情感的推动。所以,在明确写作主题的情况下,发挥合理的想象就能很好地把积累的材料运用到写作中去。如2016年浙江考生的满分作文《守望现实,涓涓不壅》,自然引用了屈原、海德格尔、米兰·昆德拉、乔布斯、蒂利希、刘亮程、周国平、奥伊肯等人的话语,概括他们的思想,且指向一致,与全文组成严谨的统一体。但是随意想象,没有紧密的思维,就会出现弄巧成拙的结果,这也是“套话作文”表现形式之一。如2016年浙江考生的作文《拥抱,保持适当距离》,盲目套用陶渊明、齐白石、美国盲人“牌王”内特·格林的例子,不为主题服务,脱离了作文材料限定的方向,只得25分。所以,要真正做好选材组材,就要运用严密的逻辑思维,使材料符合话题,而且能为展现主题服务。在论证观点时,逻辑思维就像是多才多艺的雕刻家,选择适合的材料去展现话题。
谋篇布局时,思维能力体现为组织严密的“表现能力”。审题立意和论证观点属于作文的构思内容环节,而谋篇布局则属于作文的构思形式环节。黑格尔说:“形式是具有内容的形式,是活生生的实在的内容的形式,是和内容不可分离地联系着的形式。”所以,作文的谋篇布局要紧密联系内容来展开,以适当的形式来展现内容就是写作中的“表现能力”,论述类文章写作显得更加重要。如2016年浙江考生的58分作文《与新世界同行》,因事说理,层层推进:先写虚拟萌芽开花,要欣于接受虚拟带来的便利;次写虚拟之花盛开,当时代潮流涌动时,何妨从容徐行;再写利用虚拟,修炼真身,把握其带来的机遇;最后明确态度——以一肩的距离与其谈笑同行。再如满分作文《现实一种》,逻辑严密,层次感强:先写太投入虚拟世界会让人脱离现实生活,再写远离虚拟世界也是一种逃避,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让VR回归到一种工具本身,用以完善现实生活。所以,逻辑思维就像是一根红线,串起了不同程度、多元角度的认识,使之有序地展现话题,是谋篇布局的总工程师。
总之,逻辑思维在论述类文章写作中起到了导航塔、雕刻师、串联线的作用,不可或缺。所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这就给中学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必须思考而且要付诸实际教学的课題——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写法指导:通过模式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在表象、概念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知活动的过程。针对高考论述类文章写作而展开思维训练,教师必须要把握思维的这些基本特点。论述类文章,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有严谨的论述,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体现出分析归纳、判断推理的论述特征。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主要分“审题立意”“观点论证”和“谋篇布局”三大块内容来作指导。关于“审题立意”,笔者已在《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法》(该文发表在全国首批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年11月中旬刊上)中作了阐述,力求指导学生调动思维,熟练掌握“涵泳法、揣摸法、观照法、追问法、求异法”来审题立意,在此不作展开。下面,笔者将从“观点论证”和“谋篇布局”两个方面来探究论述类文章的写作方法。
(一)观点论证
观点是考生处于一定立场,分析事物利弊和适用性的表达。论述类文章的写作要求讲究论证方法,要采用定义、归纳、演绎等逻辑证明的方法来论证观点。就教学而论,我们需要给学生一些论证观点的方法,让学生知道该怎样更加明确理性地思考,从何处入手展开论证,以便形成经得起推敲、质疑的公允的观点。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关联词法。文体的本质在于语言结构与语体风格。论述类文章的语体特征主要是阐释、议论和论辩,而巧用关联词恰是该类文体表达的重要方法。例如:
虚拟不是虚假,不是平白无故地捏造和钩心斗角的心机,而是根据现实世界的要素模拟出来的新程式。“二次元女神”洛天依是个虚拟人物,她演唱过许多具有古典风格的名曲,利用互联网传播了我国的传统音乐作品。但是,仍有许多网站传播暴力、淫秽视频以牟取利益,破坏我国的优秀文化,引诱青少年误入歧途。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拥抱虚拟的世界,穿梭在虚拟与现实中。(2016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带着头脑穿梭》)
议论性的语言要明确,有鲜明的立场和观点,论述有理有据,逻辑严密。“不是……,不是……,而是……”的句式很好地阐释“虚拟”的定义;“但是”一词,由利转弊,显出针对性;“所以”作结,让观点态度分明。
2.例证法。该法是论述类文章中亮明观点后举出具体实例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也是卓有成效的一种推理方法,因为任何观点不能孤立存在,而事实胜于雄辩,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观点,会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例如:
现实不是真实,不是实践出真知的真理和绝对正确的定论。现实是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习惯,它或许符合常理,或许带有功利,但是他确是现实,它是人们日常摸索、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最强大脑》选手王昱珩拥有令人惊叹的观察力,但是他的观察仅限于真实存在的东西。最近王昱珩受警方邀请,帮助分析一起立案侦查六个月都毫无进展的交通肇事案。王昱珩仔细观察监控录像和公路地面的摩擦痕迹后,大致判断出了嫌疑人的体态特征与年龄范围等。而后来嫌疑人的落网也证明王昱珩的观察力。那么,假设这是发生在虚拟世界的案件,没有真实的录像与痕迹,王昱珩即使有再强大的观察力也无从下手。……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分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穿梭在虚拟与现实中。(2016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带着头脑穿梭》)
议论性的语言要有针对性,对社会现象或者别人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运用例证法,要达到事实胜于雄辩的效果,首先要让“材料”为“观点”服务,“但是他的观察仅限于真实存在的东西”让材料切合观点表达的需要;其次要通过材料分析来让观点成立,切忌材料堆砌,“那么,假设这是发生在虚拟世界的案件,没有真实的录像与痕迹,王昱珩即使有再强大的观察力也无从下手”便是“分析点化”。值得注意的是,例证法虽常用,但学生未必用得好,最主要的是没有围绕观点来剪裁事例,造成论证观点不力的后果;也没有结合观点对事例展开分析,造成了“事例”与“观点”的两张皮现象,从而导致局部离题。
3.引证法。该法是引用名人名言或名人的观点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例如:
尼尔·波兹曼曾在《娱乐至死》中提到:“人终将毁于他所热爱的东西。”一味甚至盲目地赞美虚拟,甚至将虚拟当作全部的人生并以此为平常,人类将失去他最宝贵的东西——人性及思维创造,若我们完全拥抱这个虚拟构成的新世界,沉溺于虚拟给我们带来的感官刺激,我们便会渐渐依赖虚拟,从而成为虚拟的奴隶,甚至走向灭亡。(2016浙江高考满分作文《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
当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冷静的分析与正确的态度至关重要。一味投入与一味排斥只会“大道如天,我独不得出”;而保持适当的距离,用“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态度去选择,才会“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2016浙江高考满分作文《以超然的态度对待虚拟和现实》)
论证的目的是让观点成立,让读者“折服”。第一则材料引用的内容,直接为观点表达服务,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让人“信服”;第二则材料引用的内容,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态度,让文章更有文采,让人“佩服”。
4.喻证法。该法是用人们熟知的事物来作比喻证明文章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例如:
蚜虫吃草,锈吃铁,虚拟的世界吃灵魂。(2016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虚拟吃灵魂》)
就像海绵,抱得越紧,就越难松开。一切对于现实的不满,对于无限可能的向往,一切远方,一切诗意,都在这块海绵里。(2016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现实一种》)
论述文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以理服人”,但“理”往往需要作者的“树立”和读者的“领悟”,而使用喻证法,可以使文章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证明观点,使“理”更为清晰。“蚜虫吃草”“锈吃铁”是生活中常用的现象,以此来比喻“虚拟的世界吃灵魂”,简洁、有力;同样,“海绵”是日常所见,“抱得越紧,就越难松开”的道理几乎人人有体验,不需要论证,以“海绵”比“现实的不满”等,让道理明白晓畅。喻证法,用得好有“四兩拨千斤”之效,关键是要调动想象和联想,努力做到“贴切”,课文《劝学》、《拿来主义》就有很好的运用。
5.二分法。该法是一分为二分析事物的论证方法。例如:
虚拟世界使个体沦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受害者——人们享受着虚拟世界带来的各种好处,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实际上或多或少已被虚拟世界奴役,反而为之疾声辩护,着实心安理得。
诚然,虚拟世界寄予人们无限的便利,但唯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使个体不被潜在的惰性所吞噬,才能找到诗与远方。(2016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虚拟吃灵魂》)
议论时全面思考,体现逻辑的严密性,往往让文章更有说服力。“诚然”是对“虚拟”的肯定,“但”作一转折,让观点呈现,体现出论证的辩证性。这样的论证方式,符合人们认识、分析事物的规律,是学生论证能力强的体现。
6.对比法。该法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例如:
周国平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时间只是乡村里才保留着上帝创造时的样子,它是岁月与光阴;在城市里,时间已经被抽象了,它是日历和数字。”城市好比虚拟的世界,在虚拟之中,一切都已被抽象,不是原来的东西了,因为虚拟吃的是灵魂。(2016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虚拟吃灵魂》)
议论时要有破有立,通过对比,鲜明地表达立场和观点。巧妙通过时间在乡村和城市里的不同意义的对比,让“虚拟吃灵魂”的观点牢不可破。
7.假设法。该法就是针对着所举之事,进行假设,进而推论论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从而有力地论证中心论点。例如:
假若卢梭穿越千年,漫步于哥伦比亚的幽深河谷,他必会用断根求生的格兰藤再次发出“真正的占有从未灼烧过我的手指”的感慨,日益完善的虚拟世界恰如幽深河谷,个体可以选择沉溺其中,在忍受潮湿的同时尽享河谷的阴凉;还可以像断根再生根的格兰藤一般,勇敢地爬出河谷,去见识虚拟世界之外的如马德琳小蛋糕般美好的事物,也许是予人安慰的情谊,也许是带人回归的自然,而非炽热、灼烧手指的网络虚拟之物。(2016浙江高考58分作文《保距离,方致远》)
议论时要思维开阔,假设法运用“别有洞天”的逻辑思维,虚实结合,通过呈现“另一种情况”来为“观点成立”服务。“假若”很好地呈现了学生比较熟悉的卢梭的“假设选择”,扬弃了“炽热、灼烧手指的网络虚拟之物”,从而论证了观点,格调高雅,说服有力。再如“例证法”中引用到的语段,“假设”让论证从反面开始,直击“虚拟”的不足处,让观点凸显,逻辑清晰。
8.设问法。该法是运用设问这一句式,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更好地领会文章观点的论证方法。例如:
事实上,虚拟与真实的靠近,人工智能与人类的相似,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考虑一个问题,即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人”这个事物与我们创造出来的虚拟有什么区别?这个区别究竟在哪里?
我认为,这便是人生,便是人愿超越“人”的思想,如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所言,人之所以为人,便在于人是一个桥梁,人应当超越。若我们沉溺于“虚拟”,我们便会停滞。我希望,我们应当在VR的帮助下,更好地追求更高的东西,VR为物,应被我所用,也许终有一天我们人类将进化为尼采所预言的“超人”。(2016浙江高考满分作文《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
论证不只是为了“布道”,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往往是论述类文章的重要收获,是考生思维逻辑能力的重要体现。文章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究竟为何?这些担忧和思考涉及人的本体意义,结合“虚拟”给出了考生自己的判断,论述有力。
以上八类方法,可以展现论述类文章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是学生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能力的思维逻辑模式,利于提高学生思辨性表达的水平,在论述类文章写作实践中可以综合运用。
(二)谋篇布局
逻辑思维具有可模仿性,有一个“思维模仿——形成思维习惯——思维创新”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思维能力培养的阶段性特点,注重过程,循序渐进地进行。“谋篇布局”是作者在写文章前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安排。结构是文章的骨骼,支撑着文章的躯体,其优劣,会影响内容的表达。文章骨骼挺立,脉络分明,才会造就婀娜多姿或英俊健壮的形体,让读者赏心悦目。所以,写论述类文章时,谋篇布局往往显得特别重要。主要做法如下:
1.依托阅读教学,列框架,知思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要明确论述类文章的思维架构,首先要在阅读教学中做好指导。如教学《拿来主义》一文时,笔者先让学生列出行文结构,通过研讨,明确行文思路;接着笔者让学生做“行文重组”练习。较多的学生习惯性地把“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一观点句放到开头,以收到看门见山的效果。但是,任何文章都有其肌理,谋篇布局由文章内在逻辑思维决定。学生很快发现前6段的内容放在观点句后远不如原文的布局好:一是“拿来主义”是一个新名词,不知何意,显得突兀;而前6段通过对时事的描述,提出了“抛来”“抛给”“送来”“送去”等概念,结合实例知其弊端,原文水到渠成提出“拿来”,文脉清晰,表达很有说服力;二是因为《拿来主义》是一篇针砭时弊的时评,先破后立,将“破”处写得穷形尽相,给人印象深刻,为后文的“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符合读者认识的规律,也体现了文体的特征。美国学者理查德·保罗说;“批判性思维是对思维的再思考。”“行文重组”练习其实是批判性思维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审视、反思能力,对于“谋篇布局”有清晰的认识,也有利于自己的思维建模能力的提升。
2.培养思维习惯,巧质疑,明思维。新材料作文和以往的材料作文有所区别,提供的材料将更为广阔,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也留给他们更大的发挥空间。从实际大体情况看,应对只给定材料而没有明确话题导向的作文题,考生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往往就能得高分;对于既给定材料,又有话题导向的作文题,考生除了要理解正确、深刻之外,合理的架构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内容决定着形式”,内容的重要性、首要性不言而喻。结合新材料作文的命题特点,笔者引导学生在审题立意时完成“因——果——得——失——药(解决方法)——类比(同向思考)或对比(反向思考)”这“六步思考”,结合思考所得,以及自己掌握的材料,安排自己的文章结构,不求形式统一,但求在行文中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回答。这也得到了高考优秀作文的印证,如2016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以超然的态度对待虚拟与现实》与《带着头脑穿梭》均体现“六步思考”法的运用,但在布局呈现上,前者以并列的横式结构体现,后者用先破后立的纵式结构展现,有殊途同归之妙。
3.加强课外阅读,善积累,会思维。写作,是一个语言创造的综合过程,它包容了观察、想象、构思和表达等多方面内容,从某种程度上看,它还是阅读的延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升必然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结果。目前,笔者的做法是在班内开展优质论述类文章小组推介活动,通过“同读一文,同思架构”来让学生巩固思维模式;同时,坚持作文升格写作活动,在面批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升谋篇布局的能力。但需要指出的是,笔者是旗帜鲜明地反对“结构套作”的。论述类文章的写作,往往会受到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老三篇”的影响,在谋篇布局上形成某种僵硬的套路,从而出现新的“套话作文”。如“引——提——析——议——联——结”模式、“总——分——总”模式等,虽是一种较好的行文模式,但这只是“形式”,如果没有对观点的准确把握,甚至没有对内容的逻辑思考,只会限制考生思维的深入和有效的表达。结构只是盛放内容的容器,选择怎样的容器受制于内容表达的需要,归根结底,结构只是论述类文章写作者对观点理解、分析的逻辑思维的过程呈现。
四、教学反思:让逻辑思维培养成为语文教学的重心
写作论述类文章的目的在于加深对社会的思考,科学地认知自然世界,符合专业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是今后高中写作课程改革的趋势。高考对教学有导航作用,必然促使高中语文教学的转变。
1.要转变教学目标意识。在传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设定中,“欣赏”往往重于“思考”,从而让引导学生思考的目标意识淡化。新课标明确提出:“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写作受制于阅读,写作上立意不高、不深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还在于阅读思维深度不够,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所以,阅读教学在目标设定上要培养学生追问的勇气与眼光,发展逻辑思维。如教学小说《丹柯》,要以问题为纽带,引导学生去大胆质疑丹柯的人物形象,从而找出悲剧发生的原因所在,让学生在对人物的不断认识中推进思维的深度。思维是写作过程中的主体部分,它衔接了阅读与写作,把人的思想以一种严密的方式表达出来,形成某种理念或观点。阅读教学是写作教学之“根”和“源”,根深才能木茂,源渊才能流长。
2.要转变作文教学模式。逻辑思维在论述类文章写作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历来的写作教学,往往源于固定格式的写作教学,僵化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使被教育者成为按照规定的“格式”填写“文章”的机器,扼杀了创造力。学习论述类文章的写作不能只在空洞的形式上下功夫,而要与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在真正的写作实践活动中提高写作能力。所以,我们要摒弃按照表达方式进行的写作教学,让作文教学进入“按照实际写作目的和文体功能的特点”进行写作的指导模式中来。要贯彻课程校本化思想,以课程的形式推进论述类文章的写作指导课,目前,笔者所在的学校已开设《写作兵法》等写作指导课程,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议论”,深受学生欢迎。另外,教师要调动积极性,关注社会生活事件,创设学生表达观点的舞台,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观点,尝试用不同的内容来阐释观点,如:课前3分钟学生时评展示、“我是演说家”视频欣赏、《南方周末》时评专栏摘录等可作为常规教学内容,去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作文教学要把重心切实转到学生对具体问题的思考上来,多一些内容深究,少一些模式套路。
3.要转变学生的写作语言。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的形式呈现了思维的不同特质。论述类文章的语体特征是阐释、议论、论辩,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论述类文章时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语言形式。以2015年高考满分作文《且以作品论英雄》片段为例:“然而这不是说高尚作品背后一定是脱俗之人。我们从小读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读犹太人斤斤计较,视财如命的险恶心肠,末了明白人不能为金钱奴役,要追求人性上、人品上的美与良善——但事实上呢?莎士比亚成名后的岁月一直为钱财奔波。他敛财如命,甚至放高利贷敛资,更因一家人无法如期还清财物而气急败坏、对簿公堂。这时候我们再看元好问的“文章宁复见为人”,便显得格外讽刺而引人深思了;高雅的作品并不能看出写就它的笔杆人品如何,如此,你又怎能像孔夫子一样操琴无数,推演其人为文王;又怎能像孟夫子一樣“知其人,论其世”呢?”该文段巧用关联词,把议论引向深入;活用问句,把观点有力展现。但是这样的语言表达形式,对于语法分析能力较弱、句型运用呆板的较多高中生来说是很困难的。所以,在写作教学上,教师要把论述类文章和文学类文章的语言特质作区分,并以此作为论述类文章写作教学的切入点和抓手,通过语言形式的转变来促成学生思维的养成。
总之,论述类文章的写作已成为浙江省语文高考趋势,教师必须让学生科学认知文体,把握语言特质,在思维品质上实现提升。
参考资料:
[1]《文学理论要略》童庆炳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6版。
[2]《写作概论》金健人、陈建新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版。
[3]《论述类文章精选精评》陈建新、胡勤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