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景背后的文化意味

2017-07-03 02:19彭铁明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7年6期
关键词:残荷郁达夫情趣

彭铁明

一、导语设计

四季轮回,秋天和其他季节一样,静静地来又终将悄悄地去,但凭倚文学这扇神奇的窗口,我们能永远地观望秋天享受秋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以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而照亮现代文坛的江浙才子郁达夫的文字世界,去观望去享受他用高雅情趣滋养和守护的秋天——《故都的秋》。

二、引出焦点“欣赏和热爱悲凉”

1.一生朗读幻灯片呈现的文章首尾两段文字(文段略)。

2.师:作者不远千里来欣赏故都的秋天,并且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来留住这北国的秋天,可见他对北国之秋爱得深沉爱得偏执,那么身为南方人,作者为什么如此特别地欣赏北国之秋呢?原因全在一个“味”字。言为心声,郁达夫就毫不掩饰地说:“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这秋的深味,就是文眼句所说的——

生齐答:“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3.师:秋的深味,看似“三味杂陈”,其实,说到底就是一种味道——悲凉,因为秋色之“清”,秋声之“静”,都夹带着“悲凉”。这样看来,作者特别欣赏秋的深味,就是特别欣赏和热爱悲凉。欣赏和热爱悲凉,这就一反常情令人费解,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解读这个难点。

三、发现品味悲凉背后的历史沧桑感

1.师:请同学们锁定第3段,发现并品味作者与我们通常欣赏趣味不一致的细节。

2.生1细节:作者要在皇城人海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欣赏风景,为什么是“破屋”而不是“新屋”?

师:能不能联系文章标题中“故都”不拟为“北平”的原因思考?

生1:“故”有“以前”“旧有”的意思,暗示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能牵引人走进历史的深处,生发历史沧桑的感触;“破屋”给人沧桑之感,能带给人历史的回味,置身其中,才能细细体味“故都”历史兴衰的沧桑意蕴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3.生2细节:作者期盼最好是“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来作牵牛花的陪衬,为什么是“衰草”而不是“青草”?

师:那你的看法呢?

生2:衰草给人“特别悲凉”的感受,作者欣赏“特别悲凉”的秋味,与他特殊的审美倾向一致。作者此时面对的故都已然不是当年的皇城,“破屋”、“破壁”就是很好的暗示,形象地告诉人们它已从辉煌走向颓败。细弱衰败的秋草与故都的衰败颓唐的整体氛围相统一,和“破屋”一样,它也能使人更加深切地体味历史的沧桑意味。

4.师:由此看来,“悲凉”的背后是一种历史沧桑感,作者特别欣赏“悲凉”,其实是特殊审美趣味使然:他在秋景中能体会到历史的沧桑。这是有悟性的文化人的优雅之处,能敏感地触摸到风景深处的文化脉搏,我们崇仰的“轮椅上的奔跑者”史铁生也不例外,这有他的文字为证,请一位同学朗读《我与地坛》写“古园”的文字(幻灯片呈现)——

“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

读后我们会发现,史铁生笔下的意象——剥蚀了琉璃的“古殿”、茂盛的“野草”和郁达夫笔下的意象——“破屋”、疏疏落落的“秋草”极其类同,而且审美效果也极其类同,都能氤氲出一种历史沧桑的意味。

四、合作探究悲凉背后的生命消亡感

1.探究:作者从落蕊中体会到“有点儿落寞”,为什么落寞?

生3:联系语境“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发现文人对落叶的感触是生命的凋残;落蕊的凋零一如落叶的凋零,使文人身份的郁达夫自然联想到生命的凋零、消亡。落蕊本是“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但因为作者有异样的审美情趣,他看到落蕊便有了生命消亡的感觉,自然便有点伤感,也就是“有点儿落寞”。

师:这样看来,“扫帚的丝纹”就是生命消亡留下的印迹,有如矮小的坟堆是生命消亡的印迹。

2.探究:写蝉声用了“嘶叫”又用了“啼唱”,怎样理解这一用词的矛盾?

生4:“嘶叫”说明蝉声的“衰弱”,说明这只蝉是生命即将走向终点也就是生命即将消亡的蝉。一种生命的晚景给人的感受就像落蕊给人的感受一样:落寞、悲凉。“嘶叫”带出了作者内心的悲凉。

生5:“啼唱”说明作者很享受这种声音,传达出作者特别欣赏“悲凉”之音的独特审美情趣。

3.探究:作者为什么为都市闲人“念錯的歧韵”叫“正好”?

师引导:平仄连读,音调急促;两个平声连读,音调缓和。

生6:“缓慢”的节奏不仅给人一种“悠闲”感,也给人一种悲凉感。生活在繁华谢后的故都的人们,不仅感叹自然天气的变凉,也可能感叹社会“天气”的变凉——社会状况日趋衰败惨淡,也可能感叹人生的无常、生命的易逝,一如王羲之感叹美好事物的无常与易逝:“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我们有理由大胆推测:作者为“念错的歧韵”叫“正好”的原因,很可能也与对生命消亡的特殊审美感受有关。都市闲人微叹声里传达出的是更深沉的悲凉。

五、整合总结悲凉的意蕴

1.师:整合两次探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悲凉的背后是:历史沧桑感与生命消亡感。

2.学生齐声朗读幻灯片呈现的文字: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自序》中写道:“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

3.师:文化名人余秋雨在“文化苦旅”后的这番自我表白,体现的却是所有文化人的审美追求,郁达夫亦不例外。他有着文人特殊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因而在平凡的故都秋景之上,他不仅体会到了历史的沧桑,也透视到了生命的迹象。

六、自主探究审美趣味的成因

1.师:作者为何拥有如此独特的审美趣味?请结合第12段文字及已有知识积累探究。

2.生7:(联系第12段文字思考)郁达夫也是文人,摆脱不了中国文人自古而来的悲秋心理对自己的影响;郁达夫是“有情趣的人”。

3.生8:(联系2010年湖南高考现代文阅读《一朵午荷》思考)源于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台湾作家洛夫在《一朵午荷》中写道:“兴衰无非都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生命不只有生,也有死;不只有蓬勃,也有衰败。诞生与蓬勃有感悟存在的价值,同样,衰败与死亡也有感悟存在的价值。

4.师:是的,生命的任何一种存在形式都有感悟存在的价值。诞生与蓬勃有感悟存在的价值,如徐志摩就热情地说“我们要守候一个馨香的婴儿出世”(散文《婴儿》),毛泽东就欣喜地说“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同样,衰败与死亡也有感悟存在的价值,如佟铁鑫就深情地唱道“最美还是夕阳红”,张海迪在给史铁生的信中就诗意地写道“死亡是一片绿色地带”。郁达夫为“衰草”“寒蝉”叫好,实则是在深刻地感悟生命。

七、拓展探究黛玉要留残荷的原因

1.幻灯片呈现文字:

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宝钗笑道:“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天天逛,那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工夫。”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

2.师: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我们再来一起探究《红楼梦》第40回里的一个疑点:贾宝玉觉得残荷可恨而林黛玉要留着残荷的原因。

3.生9:林黛玉这个人物被曹雪芹赋予了更多的文学才情,她有文化人的审美情趣,她是以文人的视角来审视残荷的。

4.生10:林黛玉不染尘俗,多愁善感,注重感情,追求一种诗意的生活。

5.师:正如著名作家、红学专家刘心武所言,“林黛玉是一种诗意的存在”。她的“留着残荷”一如我们在歌词里所熟悉的她的“葬花”,體现的都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情趣。

八、结束语

郁达夫以他的赏秋的经历告诉我们:做一个对生活有感触的人,有情趣的人,就能走进历史的深处,就能感受生命的痕迹,因此,读郁达夫的散文,我们还应获得阅读之外的更重要的启示,那就是: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柔软,做一个感情细腻情趣高雅的人,从而去别样地享受自然和人生中更多更美的风景。

教学反思:

重构的重心在教学内容的确定和落实。

一、教学内容的确定

先前对于经典散文《故都的秋》的教学,我和众多执教者一样,都无视了学生的阅读疑惑和阅读需求——作者为什么欣赏和热爱悲凉。事实上,脱离学生的阅读疑惑和阅读需求而进行的所谓个性教学精彩教学,实则是一场无法走进学生心灵的“个人独秀”,效果可想而知。我们不得不站在学生阅读疑惑和阅读需求的立场来重构文本教学。在作者眼里,悲凉是一种美,他热爱悲凉,体现了一种个性化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情趣,基于此理解,我把作者的审美情趣——对悲凉的欣赏和热爱——确定为重构经典教学的重点、难点。虽然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因缺乏审美修养和生活体验,对审美情趣存在一定程度的隔膜感,但我认为,我们大没必要停下探索的脚步,也绝没必要去追求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一步到位”,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只要坚持有意识地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学生终会逐渐消融审美隔膜,实现与阅读能力紧密相联的审美能力的实质飞跃。

二、教学内容的落实

重构的角度是审美情趣,而作者个性化的审美情趣表现为对悲凉的热爱,基于此,我把“悲凉”作为教学焦点,按照由“是什么”(悲凉的内涵)到“为什么”(热爱悲凉这一审美情趣的成因)的递进结构来突破难点。解读“是什么”时,关于“悲凉”的生命层次意味,学生通过“破屋”“秋草”“落蕊”“衰蝉”等意象,不难理解,而其历史层次意蕴,却是学生难以发现和理解的。为此,我首先设计了发现品味细节的环节,并适时引导学生联系文题中“故都”不拟为“北平”的原因进行品味,使学生在获得发现的快乐的同时,也获得了对“悲凉”意蕴的深刻而全面的理解。解读“为什么”时,我预设到学生对作者为什么欣赏衰败的生命当存疑惑,就把台湾作家洛夫的《一朵午荷》中关于生命感悟的一段文字呈现给学生,学生记住了“兴衰无非都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也就不难理解郁达夫别样的审美情趣的成因了。整个教学进程中,我在不忘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同时,也适度地“插播”了学生非常熟悉的文化含量极高的诸如《我与地坛》《<文化苦旅>自序》《红楼梦》等经典中的片段,以依次触发学生对悲凉的历史意味、悲凉的生命意蕴、审美情趣成因的同类联想,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难点的理解,也增大了课堂的文化密度,实现了与文化人郁达夫巅峰之作所弥漫的文化氛围的完美统一。

最后该对孙绍振先生说声谢谢了,是我在《名作欣赏》杂志上读了他的大作《〈故都的秋〉:悲凉美、雅趣和俗趣》,才使自己意识到先前经验里的教学是多么的肤浅和盲目,才使自己有了重构经典教学的美好冲动后的实在举动。

猜你喜欢
残荷郁达夫情趣
残荷听雨
爱情趣数字
贵人
残荷
残荷新爱
从《故都的秋》看郁达夫与北京的关系
情趣
《郁达夫手稿:〈她是一个弱女子〉》
给生活点小情趣
你的美,我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