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佩义
长垣县位于河南省新乡市东部,是河南与山东两省的交界,在新乡、濮阳、开封、菏泽四个城市之间的边缘地带。改革开放以来,长垣民营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乡镇企业颇具特色,防腐、起重机械制造、烹饪、卫生材料、绿色食品等传统行业久负盛名。近几年来,长垣县充分发挥省直管县体制优势,求真务实,奋力攻艰,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达298亿元,增长9.5%,增速居省直管县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28亿元,增长10%,增速居省直管县第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7亿元,增长13%,增速居省直管县第1位。 今年一季度,全县生产总值达65亿元,同比增长9.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3亿元,同比增长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6亿元,同比增长13%。
一个在资源、资金等方面都不占绝对优势的内陆农业县,民营经济为什么能够快速发展?县域经济实力为何快速增强?
特色产业崛起
河南省长垣县作为一个既无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技术优势,经济基础又相对薄弱的农业县,近年来,依靠民营经济的发展迅速崛起,县域经济实力连年攀升,走出一条粮食生产区发展县域经济的可行之路,被专家学者称为“长垣现象”。
长垣县的民营经济,已形成防腐建筑、卫生材料、起重机械、烹饪四大支柱产业,根据行业特点逐渐形成规模,并逐渐扩大范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连片工业园区。目前,长垣县从事防腐工作的人员居全国同行业首位,并开始走出国门。全国大型重点工程建设工地,都留下过长垣防腐工人的足迹,被誉为“防腐之乡”。在国内卫生材料市场,长垣生产的卫生材料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产品覆盖全国卫生材料市场80%以上,被国家卫生材料协会誉为“卫生材料生产基地”。在国内起重设备市场上,50吨以下的起重设备及零配件85%以上是由长垣生产提供的。卫华、纽科伦等起重企业的生产规模、生产工艺等均居国内领先地位。
在钓鱼台国宾馆、外交部礼宾司、北京饭店、国内数十个外国驻华使领馆等国内餐饮行业,有近3万名长垣籍厨师在献技,因此,长垣县也被誉为“烹饪之乡”。
长垣依靠这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依靠这些“人为”优势,弥补了当地资源、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不足,在河南省迅速崛起,在我国中部地区迅速崛起。
民营经济聚集发展
长垣县地处黄河下游的“豆腐腰”地段,以往是一个典型的靠农业吃饭的穷县。正是因为这一背景造就了长垣人靠手艺谋生、靠一技之长立身的本领,长垣人吃苦耐劳、适应能力强、应变能力强。因为有这些特点,长垣民营经济乘改革开放之风,从传统的作坊式的小买小卖,通过自我积累,自我完善,企业由小到大、快速发展成为现代化、专业化的生产基地。
长垣的民营企业,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发展轨迹,这些民营企业,依靠行业特点,成片连体,聚众发展。特色产业的区位聚集、连片发展形成了规模效应,也提高了产业的竞争力和运营效率。在长垣,尽管大大小小的企业是各自独立的,但由于产品同族同类,企业间实际上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自然形成了一定的分工与合作,有人负责购进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有人负责生产,有人负责销售,即使生产同样的产品,其产品的定位也不完全相同,这种自然的分工协作,培养锻炼了一批懂生产、会营销的人才。
发展民营经济,长垣虽然没有资源、资金、技术优势,但却有着先天的人才优势。长垣人外出务工,源于唐宋,兴于明清,明朝曾有“满朝文武半江西,小小长垣七尚书”的美誉。长垣由于地处黄河下游地段,历史上十年九灾,每逢灾年,长垣人便投亲靠友外出学技谋生,在外出闯荡中谋求生存发展,培育了商品经济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们如鱼得水,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
长垣的民营企业家,大多数是当推销员起步的,他们先跑市场,对市场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对市场规模有较深刻的认识,他们熟悉市场,有相当成熟的经验,他们按市场规律把握企业的生产营销,完全按市场规律办事,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以销定产,市场化运作,企业不良资产极少,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企业发展规模的最佳化。
創造民营经济发展的“大气候”
长垣城区水景长廊用足用好改革开放政策,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是长垣得以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多年来,长垣县各级党委、政府致力于创造宽松环境,提供了适合发展民营经济的“大气候”。在培育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长垣县委和县政府充分尊重群众的创业精神,在国家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对民营企业不限产业、不限规模,在手续审批、经营场地等方面实行优惠,县里对民营经济统一办理证照,统一收费范围,统一收费标准,对民营企业实行承诺服务制,民间迸发出的创业热情与政府因势利导的服务的有机结合,使长垣民营经济渐成气候,民营企业的发展势头越来越猛。
发展民营经济,长垣不求最大化,但求最佳化。凡事先从力所能及的做起,当有了一定的经验、一定的积累之后,再一步步发展壮大。如卫生材料的生产,靠的是当地丰富的低成本劳动力资源和技术含量低、生产成本较低的优势,经历了小规模起步,到专业化、工业化生产过程,走出了一条从充分发挥当地劳动力资源优势开始到规模逐渐扩大的路子。民营企业不仅为国家提供了税收,还为社会提供了就业岗位,壮大了县域经济实力。
据统计,长垣县域收入近80%是由民营企业完成的。长垣县域经济的迅速崛起,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而民营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长垣有非常宽松的适合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正是这种开明和宽容以及休养生息,放水养鱼的社会环境诱发了民间的创业冲动,使他们可以充分地去发挥、去创造。长垣县委、县政府长期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全力支持和放手发展民营经济,鼓励优秀企业做大做强。在实际工作中,对那些自身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为长垣发展贡献大的民营企业家,按照“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生活上有靠山”的理念给以扶持,多轮驱动民营经济,引导群众把思想解放落实到致富创业上来,在全县上下形成了齐心协力促发展、千军万马奔致富的发展民营经济的浓厚氛围。
“长垣经验”的实质,就是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欠发达农区的战略定位和突破口,通过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加快城镇化进程,带动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
当很多人和很多地方为发展经济讨论各式各样的战略的时候,长垣默默地实践并探索出一条内陆农业县发展经济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