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兰
摘要:当下,课堂教学不再是一种纯粹的给予和接受的静态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因此,“合作互动”成为教育者研究课堂教学的热点话题。而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知识的互相影响,使之达到一种知识上的交流,情感上的碰撞。由此可见,要加强现代教育观,强化合作互动的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设丰富的情景,引领质疑,拓宽学生互动探讨的思维空间,让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最后构建教与学的双赢课堂。
关键词:合作互动;课堂教学
自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出现了合作互动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長”。新课程改革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学习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互动存在的偏差
互动形式单一,缺乏多向互动 我们经常发现师生互动的教学普遍存在于语文课堂上,教师问,全体学生答,或是老师问,个别学生答,主角好象永远是老师和学生。学生之间在课堂产生互动碰撞的机会是少之又少,多向主体互动严重缺乏。这样的课堂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依赖,不但培养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他人合作交流能力,还让学生走进了一个误区,认为课堂学习就是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主体性格。
互动内容偏颇,多认知少情意 师生互动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它包含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有认知互动和情意互动,还有行为互动等。多数教师不会在课堂上让学生交流,即便是有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现思维、发挥个性的学习方式,都是为了让学生加快接受知识而单纯的运用认知互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空间思维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互动内容偏颇,多认知少情意。
互动深度不够,多表面少思考 在课堂互动环节,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教师连珠炮式的提问,问题多而简单,而学生一般无需过多思考就能回答一些识记性的知识概念,显得机械化。让人看似热闹的“问答式”课堂教学其实是一种表面的互动信息,教师在课堂上并没发挥他的引导启发作用,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深入思考,这样的课堂教学互动停留在浅层次上,思维的碰撞很少,没有矛盾的激化,也没有情绪的激动,学生学习效率低下。
合作互动教学让课堂充满活力
建立现代教学观,构建形式多样的互动课堂 教育是在“交往”“互动”的形式上进行的。在课堂教学上不仅要有师生的互动,也要有生生之间的互动,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之间深入探究。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的《蝙蝠和雷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疑问,自己去探究找出疑问,也可以通过小组的讨论合作研究,从而发展学生空间思维和对知识的探究能力。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多为学生创设自主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多让学生之间交流,相互合作、启发和借鉴,共同提高,构建多样化的互动课堂。
提高教师教学敏感性,培养学生空间思维 合作互动教学,是对新时期师生关系的检测和考验,这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精心培养,加强训练。教师不仅在学习上关注学生,还要在情感上,生活上去关心学生,有些学生性格比较害羞,所以对于自己理解不深的知识加以掩饰,这就要教师留心观察,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生领悟知识的能力,不要一味在课堂上演“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应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专业敏感性去观察学生在一节课中接受能力,思维空间的发展等,这样会更利于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调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少说少问,把时间留给学生,引导学生结合联想、想象、概括、归纳等,利用课堂中的一切互动因素,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
强化互动教学设计,在创造情境中互动 好的教学设计不仅在学习上教育了学生,还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教师在备课时要进行互动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互动,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学得快,悟得深。设计发散性问题,可以扩大互动空间;设计多向合作的学习活动拓宽学生互动的途径;设计生活化、情境化、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可以丰富互动的内容。如:《晏子使楚》是一篇大家都熟悉的历史故事。在本课的教学中,笔者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化身为晏子的随从,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对楚王的侮辱进行反驳。孩子们跃跃欲试,急于体会晏子面对楚王时的感觉,更急于表现自己所具备的聪明才智。一个好的教学情景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平等、愉快、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态下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并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
结束语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教师与学生的配合是教学成功的前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设计,积极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全程互动,变教师的“独角戏”为师生的“交响乐”,让互动成为其中的主旋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才能让课堂教学更有效率,最终达到师生共赢。
(作者单位: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新城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