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培训、没有申报的无人机驾驶,不仅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会威胁公共安全、飞行安全甚至是空防安全。环顾国外,有何无人机监管标准值得借鉴?
澳大利亚
飞行限高配相应法规
近几年澳大利亚的无人机普及率越来越高,但出现的问题也的确不少。
2013年一次无人飞行摄像机由于操作失误撞上了悉尼海港大桥,这一度使得澳大利亚警方以为发生了恐怖袭击,出动了反恐部队。在2013到2014年西南沃尔什州山林大火时期,更是发生过两次无人飞机进入火场,干扰灭火作业的事件……根据澳大利亚的法律规定,休闲用的无人飞机不得飞入受管制机场,或者人口稠密地区5.5公里的范围内;非职业玩家不得将飞机飞进他人30米的范围内;获得飞行资格的航拍师不能将飞机飞进他人15米的范围内。
现在新一代的普通无人飞机可以飞到数百米高,还有像法国的一个无人飞机公司推出的最新无人滑翔机的卖点就是,玩家可以戴上专用第一人称视角的眼镜进行操纵飞行,但根据澳大利亚的法律规定,这两样都不被允许。根据澳大利亚民航安全局的规定,普通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只能限制在120米之内,而且操纵者必须在直接的视线能够看到的范围内,监督飞行。
澳大利亚的无人机购买时,在包装内都会有《民航安全局法律条款》的简单说明,而一些无人机企业也配合澳大利亚的执法部门完善无人机飞行的合法性。比如世界级无人机领导性品牌——中国的大疆无人机就在所生产的精灵系列无人机上进行了禁飞区的改装。在澳大利亚大约10多个主要的机场周边,由于内设的禁飞限制,这些飞行器都无法起飞。
日本
出臺法规划定禁飞区
为加强反恐和禁止无人机在重要设施以及禁区上空飞行,日本国会于2016年3月17日通过了《无人机管制法》。《无人机管制法》将首相官邸、皇宫、外国政要下榻地酒店等地上空列为无人机禁飞区域,并且授予警方视情况摧毁可疑无人机的权力。
美国
知识测试加证书加指南
在美国,近期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发布的最新规范框架取消了执照要求,取而代之的是操控无人机的特定知识测试和证书,使得使用无人机的成本更低,同时也更快、更简单。
最新规仍保持现有的限制条件,而其中也规定,小型无人机如果在过度拥挤的领空或人口拥挤地区上空飞行时,必须受到空中交通管制。
2016年6月,美国电信和信息管理局还发布了一套无人机隐私指南。总体看来,指南包括:第一,使用无人机时应告知他人;第二,建议利用无人机系统搜集和存储覆盖数据时应谨慎;第三,对覆盖数据的使用和共享予以限制;第四,要求无人机运营商应尽可能避免使用或共享覆盖数据用于营销目的;第五,无人机运营商应确保覆盖数据的安全,同时关注并遵守不断变化的美国联邦、州和地方法律。
德国
拟定新法草案加强管理
《全球华语广播网》德国观察员薛成俊介绍,根据德国现行的《飞行器管理办法》,重量在5公斤以下的模型飞机不需要任何许可证。但随着无人机的不断增多已经对航空安全、社会治安,甚至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因此2017年初,德国拟定了一份新的法律草案,加强对无人机等小型飞行器的管理。
新法有以下几个核心内容:第一是牌照制。任何重量超过250克的飞行器必须在醒目位置上写有其所有人的姓名以及住址。第二是驾照制,操作者必须持有有效无人机驾照,也就是必须具备飞行理论知识和实际操控能力。第三是飞行许可制,必须要到当地相关管理部门申请并获得许可才允许无人机在户外飞行。第四是敏感区域禁飞制,如一些重要的军警设施、工业区、人群密集区、车站、机场附近等,禁止无人机特别是带摄像功能的无人机飞行。第五是限制飞行高度不得超过100米。新法对无人机从起飞重量到飞行高度、使用范围和数据安全等都做出了详细且严格规定和限制。目前该法还需经德国联邦会议审议,通过之后将会正式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