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建玉
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培养出大批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已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多种方法,有意识地渗透学生创新精神的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创设情境;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2-061-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培养出大批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已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在数学课堂有意识地渗透创新精神的教育,着力培植创新的基点,搭设创新的支点,寻求创新的亮点,从而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创新的天空。
一、创设创新情境,激活创新素材
创新意识的习得,通过说教、灌输的途径是绝不可行的,而必须依附一定的载体、在一定的具体可感的情境中进行渗透。这里的载体是指创新素材,需要教师去捕捉,这里的情境要符合创新素材的特点,需要教师去创设。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我让学生拿出自备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等纸板学具,启发学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已经会求了,那么,我们能否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来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呢?”随后,让学生分组实验。这样,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被激发出来,各个学习小组都投入到紧张的“创造”活动之中,一种又一种的推导方法在他们的动手、动脑中诞生了:有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进行推导;有的用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进行推导;有的把一个等腰三角形沿高剪开再拼成一个长方形进行推导……又如在教学“商不变规律”时,我没有急着出示这条规律,而是先出示两道商是“2”的口算题让学生口算,再请学生编几道上是“2”的口算题,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研究中来。在编题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交出了正确的答案,因而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和继续研究的欲望。接着,再让他们讨论:怎样编题,商总是“2”,你有什么诀窍吗?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纷纷探究其中的奥秘。利用学习小组讨论的方式,促使学生之间进行思维的交流,激起了学生获取成功欲望。通过讨论,他们发现商是“2”的算式中被除数与除数的变化情况。这样,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一条性质,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探索的方法。
推导三角形的公式,教师没有拘于教材中既有的方法;在教商不变规律时,教师也没有满足于仅仅让学生记住这条规律的性质,而是把教学内容中的创新素材进行提炼,使之成为培植创新精神的土壤,然后,给予时空,让学生在你追我赶的情境中形成创新意识,获取创新的金钥匙。
二、师生愉悦交往,升腾创新火苗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解释和分析,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我称之为“再创造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发现和揭示数学原理和方法,进行再创造。这就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情启情,以情启思”的原则,给学生搭“台”,让学生通过“唱戏”展示自我,教师应像听众那样仔细倾听,抓住关键进行点拨,为学生的表演“喝彩”!
一次数学课上,我出了这样一道题“一根绳子长80米,每次剪去8米,剪了6次后,还剩多少米?”题目一出,全班同学都争着回答,连平时很少发言的李军也高举了小手,我把机会给了他,请他回答,他刚开了个头“80÷8”,全班马上哄堂大笑,我也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我不能伤害他呀,我敛住微笑,冷静地说:“大家不要笑,李军同学没有说错,只是没有说完。”然后,我启发他顺着他的思路想、说,不一会儿,一种极有创造性的思路呈现在大家面前“(80÷8-6)×8,我当即致以祝贺,并给予他“最佳创造奖”,同时趁热打铁,对大家说:“创新,并不是少数人的专利,但机遇总是偏爱给那些善于动脑的人,今天,李军同学为我们作出了榜样,相信,我们班还有还有更多同学会夺得‘最佳创造奖或其他奖项。”从此,全班同学创造欲望空前高涨,创造的“成果”也一个接一个,一些不爱发言的孩子也愿意高举小手了。
三、发散思维训练,形成创新意识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維的核心,起“催化剂”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有创造型的教学技巧。只有用自己充满灵气的习光,才能照亮学生创造的原野。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一切有利因素,设法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沿着不同思路思考,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学完“多位数的读法”后,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思维训练题:“用3个0和4个7组成一个7位数,使组成的数符合下列要求:①一个0也不读出来;②读出一个0;③读出两个0”,每一小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遇到这样的题目,学生都相当活跃,他们都做出了自己的答案,还有一部分同学把所有的符合条件的数都找出来了呢。我及时予以了肯定,他们都非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又如,学习了简便计算后,我让学生简算“198+97”,他们想出了6种解法:(1)198+97=198+10-3=298-3=295;(2)198+97=200+97-2=295;(3)198+97=190+90+8+7=295;(4)198+97=190+97+8=295;(5)198+97=200+100-2-3=295;(6)198+97=200+100-(2+3)=295方法(1)和(2)全班都想到了,(3)和(4)两种方法部分同学认为不简便,经过大家的讨论,选择了两种最简便的方法。由此可见,既要重视求异,又要重视求佳,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把孩子放到创新的天地里,给他们撑起了一片亮丽的天空,因而他们能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他们感到轻松、愉快。这样的课他们愿上、爱上、也想上……陶行知先生创造教育思想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很高的借鉴价值。我坚信,只要认真研究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的内涵,结合当代孩子的实际灵活运用,就一定能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朝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