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开福
摘 要:从“社会影响”和“学校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学校学生“两极分化”现象,并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影响;两极分化;因素;对策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和能力基础上得到新的发展。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总有一些学生要比其他学生提升得快一些,而又有一部分学生要比其他学生提升得慢一些。久而久之,提升快的学生總能和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教学进程同步,提升慢的学生则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教学进度,这样,班级学生就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
一、在农村学校中,出现“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方面
1.“留守儿童”的影响
农村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即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地,家中没有人照顾的学生)。他们每天除了要在学校进行正常的学习外,还要承担家中繁重的家务。这样一来,他们除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外,很少有时间去接触书本。再者,家中的一些事也会对他们的精神和体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于是,学习也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有可能就会成为“两极”中的“学困生”一极。
2.家长观念的影响
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限制,很多学生家长只看到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不能注意到接受教育对孩子今后发展的影响。于是,有一部分家长就不再支持自己的孩子上学,更有甚者,他们中的一部分会强迫自己的孩子辍学。这就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信心,这些学生也就有了成为“两极”中的“学困生”一极的可能性。
3.周围人群的影响
农村学校学生的失辍学率比较高,当一个孩子从小学到中学,他身边总会有几个学生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而辍学。这些学生辍学后常常去外地打工,当他们从外地打工回来后,就会向还在学校的学生“炫耀”他们的“劳动成果”,比如吸烟、喝酒、带手机、骑车等。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难以经受他们的“诱惑”,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更严重的会失去学习的信心。
(二)学校方面
1.教学制度影响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但对于大多数农村学校而言,当前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标准仍然是以学生的成绩为主。为了能让学生考出个好成绩,不少老师就选择了“两极分化”的教学方式,将那些他们看来在学习上不能取得新进展的学生视为“自由人”,对他们采取不闻不问的方式。这样,就从心理上对这些学生形成了一定的伤害,更有可能让他们失去学习的信心。
2.学校硬件限制
农村学校目前的师资结构还不完善,相当一部分老师同时要代好几门课程。这样,老师的大多时间用在了如何调节这些课程上,很少有时间去辅导学生。而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又不能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最终的结果就是把不能消化的知识积压下来,以至于“欠账”太多,从而出现“两极分化”。
3.同学关系影响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用在这里似乎不能真实地反映现在学生的情况,但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生交往的原则,那就是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与学习成绩好、在老师眼中比较优秀的学生进行交往,而对于那些相对而言的“后进生”,他们常常采取“躲避”和“冷战”的态度,这样,这些学生在学习失意的同时又处于艰难的同学关系中,很大程度上难以拾起学习的信心。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形成的农村学校学生“两极分化”,不仅从心理上让部分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而且让这些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也难以得到和其他学生相同的待遇。这对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期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要想让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尽力防止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一)加大教育宣传力度
学校应该采用各种有效的方式,让广大学生及学生家长了解相关的教育信息,尤其是目前国家的各项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家长集体学习。通过这些方式能够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不能入学的问题。
(二)加强对学校教师的培训
“两极分化”的出现,学校教师也有一定的责任。所以,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天网”“地网”以及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对广大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让全体教师接受更多的新课程理念以及新的教育教学思想,让他们在欣赏盛开的鲜花的同时,更应注意到那些学困生也是含苞带放的蓓蕾,从而让自己用“爱心、恒心和信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要对学习比较落后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三)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借助学校的思想品德课,充分利用其他教学资源,让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明白接受良好的教育对他们今后人生的影响。以改变他们急于融入社会的想法,努力让他们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总而言之,农村学校的“两极分化”现象的形成有一定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我们只有在深入了解和分析这些原因后,才能对症下药,对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和对策,最终实现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编辑 任 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