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君
摘 要:思维导图是用图表表示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过程也就是大脑思考和产生想法的过程。它作为一种组织性思维工具,运用于语文教学中预习、理解、拓展、作文教学等教学活动中,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将思
一、思维导图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
思维导图又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使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腦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学生进入高年级阶段,他们的想象力和空间感都有明显提高,对于课文的分析能力不断增强。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语文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发展,从而让学生有效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写作思路。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前置性作业中的作用
前置性学习不等于课前预习,它在传统预习的基础上,拓展了内容,更有科学性和趣味性。前置性作业可以使学生主动学习,更有针对性地去学习课文。而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前置性作业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课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使他们的思维过程可视化。同时,方便教师在检查学生前置性作业时,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前置性作业中的运用
一般来说,前置性作业设计包括通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了解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提出疑难问题、查阅背景资料等。思维导图都可以运用到这几个部分。
1.运用于通读课文和了解文章结构中,理清文章脉络,更好地理解课文。
例如,在叙事性文章中,可以根据事情发展的六要素,分为六个一级分支,分别为: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根据课文特点,作者一般都会将笔墨放在事情的经过上,那么第二级分支则可以从“经过”这个分支上划分。这样一来,学生将通过思维导图在前置性作业中发挥的作用,对文章的整个脉络进行清晰地梳理。
2.运用于自学生字词中,可以更好地记忆生字的字形、字音,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意思。
例如,对于有些课文中需要学生认识的生字,可以根据字音来进行思维导图分析,第一级分支从声母相同的生字和整体认读音节的生字进行划分,第二级分支从声母相同的生字这一支进行分支,分为前鼻音和后鼻音这两个分支。将学生在读音上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能更准确记住每个生字的读音。
对于课文中要求会写的生字,根据字形进行思维导图的分析,首先可以以结构相同的字进行第一级分支,然后根据第一级分支划分第二级分支,第二级分支分为偏旁相同的。这样对所学生字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每个生字的字形,从而识记生字。
对于词语学习,教师可以根据易掌握的词语和不易掌握的词语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支,把不易掌握的词语进行再分析、再记忆。
3.运用于查阅背景资料中,学生能更好地了解作者以及文章的创作背景,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
例如,以“我了解的作者”作为中心,将作者的姓名、所处时代、主要代表作、读者对他的评价这四个板块作为第一级分支,第二支分支则从第一支分支中的“所处时代”进行分支,分为创作背景和作者情感这两个二级分支。使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时代背景,深入理解课文,理解作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感情。
4.运用于提出疑难问题中,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把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作为第一级分支。在课堂的学习中,不断地跟随老师的授课进行一级一级的解析,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前置性作业中运用所要注意的事项
1.根据课文的类型选择使用,例如抒情散文,在梳理文章脉络时就不太适宜使用思维导图。
2.教师在检查前置性作业中的思维导图,应当允许学生进行多样性思考,唯有多样,才能真正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
3.思维导图在前置性作业中的使用不能操之过急,要做到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使用。
4.利用思维导图、前置性作业、课堂教学、课后复习之间的关系,慢慢将思维导图贯穿于整个语文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所教的学生在智力上是没有问题的,而是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缺乏正确的引导方法。思维导图的运用,很好地解决了学生独立学习的问题,也是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兴趣和方法的一个途径,同时也给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个性发展的良好机会。
总之,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前置性作业中的运用,使前置性作业更加适合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前置性学习真正走上了学生学习的前台,成为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保障。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