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娣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在对“核心素养”的阐述中指出,高的学业水平和优异的学业成绩不能成为现在教育教学的核心指标,“特色、多样、选择、适合”才应该是评判教学质量的关键。“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让我们更明确了小学习作教学应该调整观念,从淡化文體训练、加强积累,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入手,培养个性化表达,以塑造学生完善人格。
一、调整评价,回归个性表达
不少教师在习作教学路上屡撞南墙:缘何大剂量的强化训练就不灵了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的前提是交际的需要,表达的目的是实现交际。当前的习作教学,不少老师仍信奉“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观,忽视了习作的本质,把“技巧性”作为评价习作的信条,忽视了学生写作的主体地位。当前习作教学要找到出路,重新调整评价是首要任务。
翻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我们不难找到这些习作教学的评价依据: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因此,“真实”“个性”应该成为习作教学的最高评价,教师应该鼓励孩子“用我手写我心”,让学生的笔管汩汩流淌出个性化的思想和语言。
在以“真实”“个性”为评价基础的习作课堂中,有生命力的文字是层出不穷的。调整习作评价,对学生而言,能够摆脱束缚,获取心灵解放,得到一个真实的写作空间是作文放飞个性的前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比作文教学本身更重要;对教师来讲,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开辟表达学生真实内心的渠道,比传授作文知识和技法更具实效。教者只有从习作的根本目的出发,调整观念,学生才可能打开自由表达的闸门,从而实现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并找到习作的兴趣和自信。
二、加强积累,用我手写我心
要让学生实现个性表达,加强积累是首要任务。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先生曾指出:“写作过程至少包括‘写什么和‘怎么写两个阶段,‘写什么是前提,是更重要的一个阶段。”正所谓“厚积而薄发”,当前学生习作“无米之炊”“无病呻吟”的根源是积累不足。“加强积累”就是指加强生活体验、强化阅读积累。
1.创设习作活动,加强生活积累
我们都明白,写作必须与生活相结合。叶圣陶在《作文论》中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但很多时候学生对熟悉的活动却感到没什么可写,或者无从下手。所以,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自然、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更要尽可能地创设合适的习作活动,积累写作素材。教师要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参与、观察、体验,并及时引导交流,加强活动体验与感受,最后诉诸习作。
在习作教学《神秘礼物》一课中,我是这样展开的: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秘礼物(生欢呼雀跃),请你描述一下此刻的心情。
师:下面,老师先请出一位同学接受礼物(请一生上台尝试)。
师:你可以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表达你的感受,但是不能说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注意看看他们的表情、动作。
(学生演示中)
师:刚才这位同学表现如何?此刻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学生描述)
师:现在,我将请每位同学接受神秘礼物,并调动你的五员“大将”——用眼睛看、 用鼻子闻、用手摸、用耳朵听别人的反映、用嘴巴尝一尝。
……
整节课,教师不停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畅谈感受,让学生交流观察所得和感受,在这个过程中的体悟是深刻而鲜明的,这样习作教学植根于生活,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原汁原味、纯粹而具有生命活力:
老师让他闭上眼睛张大嘴巴,将一颗小东西往他嘴里一丢,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大家睁大眼睛看着张伟杰。张伟杰前一秒还咧着嘴巴笑呢,这会儿就皱起眉头来了,更有趣的是那两只眼睛,越瞪越大,越瞪越大,简直圆溜溜的。他忍不住想叫,却被老师制止了,只能涨红了脸,一边跳一边用手不停地煸,活像一只猴子。
——学生作品节选
真实的生活体验是课堂里学不到、书本中读不出的。教师平时要善于结合校园运动会、诗词大赛、有趣的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留心观察、积累生活素材的习惯,让学生作文时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也可以借社会关注热点、新闻话题等引导学生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只有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积极地写作价值体验才会产生,学生的习作兴趣也会得到正向强化。
2.适时引导练习,加强课内积累
写作能力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体现,我们应该如何在阅读教学时间内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让学生既“得意”又“得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但要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就需要教师认真解读文本,结合文本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素材和语言技巧。
崔峦在《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十项策略》中指出:“以往的阅读教学效率低,不仅表现在学生的阅读能力差上,还表现在读写分离、只管读不管写的问题中……”阅读教学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关注语言表达,如:精妙的字词、精美的句段、巧妙的谋篇、特殊的标点、不同的文体、典型的方法,通过小练笔的形式,积累一定的语言技巧。
散文《山中访友》全文写作手法、语言表达及结构谋篇都很有特点,我在教学中就以练笔的形式适时教给学生一些知识和方法,增加学生的语言学用。
课件出示: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师:同学们,这个句子和下文有什么关系?你们发现这个段落的特点了吗?
生:这个句子的作用是引领下文,这个段落的结构是总—分的结构。
课件出示: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出示课件:山中的朋友可多了,有松树、野菊花、蒲公英、杜鹃花、狗尾巴草、松鼠……请你也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把你看到的山中美景写下来。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
(生仿写。交流汇报)
生1:你好,漂亮的蝴蝶!你扇动着彩色的翅膀,是在描绘美丽的春色吗?
生2:你好,嗡嗡的蜜蜂!你吟诵着一支支小曲,是在为春天歌唱吗?
生3:好,飞舞的蒲公英!你撑起一把把小伞,迈开着美妙的舞姿。
生4:你好,绽放的小野菊!翠绿的山谷衬托着你金黄的小花,像无边绿海上涌动的浪花。
生5:你好,挺立的小松树,你挺拔的身影,让山谷充满宁静,变得更有生气。
练笔的形式灵活多样,除了仿写句式、抒写感悟之外,还有补写段落、续写结尾等。我们在教学中通过改变教学顺序、创新练笔形式、变换练笔角度,适时而为,把练笔嵌入赏析段落、体会句意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在练笔中积累写作手法、修辞运用等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韩雪茹.小学语文微课程设计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2]韩佳伟.初中语文微课程设计研究[D].河北大学,2014.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