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启兴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已经显现出其弊端,学生通常是在死记硬背中找寻阅读理解的套路,而不是真正从文章出发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思考。在此背景下,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出现就显得弥足珍贵,该方法强调学生的主观感受,教师可以用引导的方式来促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善于用自己的方式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阅读教学的大革命。将结合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简述如何在初中语文中展开探究性阅读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
一切实践活动都是从理论出发的,探究性阅读教学也必须从其理论含义出发,用强大的理论基础为教学实践做指导。探究性阅读主要含义是说立足于阅读本身,以阅读目的作为大前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语文文章的阅读能够快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具体信息,不断判断和筛选语言文字信息,并通过这个形式来提高自身对语言信息的认知和处理能力。推行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感性思维,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这对终身学习的目标有强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大力提倡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学,下文就将具体阐述其方式方法。
一、创设探究性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学习
一个良好有效的阅读情境对开展探究性阅读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让学生快速融入课文中并能积极地思考和探索,这就是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先行基础部分。首先,教师在开始教学前要营造一个和谐、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会没有思想负担,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分析和思索文章中的每一个有用信息。接着就是课文理解,由于初中生的生活经历有限,初中语文教材所涉及的内容面广,很多认知都超出了学生的生活范围,教师在进行该类课文的阅读教学时,可以利用一些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制作与课文相关的课件,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有利于创造一个良好的探究性阅读环境,在这个环境因素的指引下学生能产生阅读的好奇心,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激发阅读兴趣,促进自身养成积极自主的阅读态度并能顺利深入探究学习。
例如,在《苏州园林》的教学中,教师在阅读教学开始前,就可以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大家游览苏州园林,这样严肃的教学气氛就能得到缓和,然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准备一些关于苏州园林的纪录片或是图片,通过这些视听资料,学生可以直观领略苏州园林高超的造园艺术和古建筑的精致之美。当学生完全融入课文的学习情境之后,自然会对课文阅读产生兴趣,在此基础上就更容易深入课文探寻有用的语言文字信息,学生能够快速地理解作者笔下苏州园林景致的特色,感受作者想表达的对人与自然的感叹。
二、尊重学生在探究性阅读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发表个人见解
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个文学作品,不同人从不同的角度去品读,就能得到不同的阅读感受,探究性阅读更注重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自己对文章的不同感悟和理解。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一直是处于一个主导者的角色,学生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章有了初步的认识,连最后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都会有一个标准答案,这就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扼杀,而探究性阅读教学则是要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任何合理的想法都应该被得到肯定。因此,教师在探究性阅读教学时,学生通读一遍文章之后就要展开阅读活动,不在学生独立思考前给予固定思维,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思路,然后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反复体会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例如,在课文《背影》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这篇文章是朱自清先生通过描写车站上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来表达父爱的伟大,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通读全文。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文章中的细节,车站的嘈杂、父亲憨厚的背影及艰难向上爬的样子,细细品味其中的用词,在没有教师指引的情况下,学生也能对文章有自己的理解,这才是探究性阅读的教学目的。
三、探究性阅读需要不断进行疑问教学,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究
探究的大前提就是存在问题,读者只有当阅读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才会有探究的动力,因此,在探究性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不断进行疑问教学,让学生学会自我探究,反复推敲和品味疑问产生的原因和经过,这样才能体会到文章的精华所在。例如,在《丑小鸭》的阅读教学前,教师可以先设置问题:“丑小鸭在哪几个地方流浪生活?有哪些不幸的遭遇?大家为什么鄙视他?丑小鸭在不幸的遭遇面前有什么态度,是如何做的?”学生带着问题进入阅读学习更容易进行自我探究。
综上所述,探究性阅读可以有效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探究阅读环境,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最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探究,以此才能真正体现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獻:
[1]陈静静.试论初中语文教学方法中的探究性阅读教学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1(23):97.
[2]胡志贵.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作用与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4):43.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