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润
摘 要: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改革需要教师的教学观念的改变与教学行为的相互适应,教学的实效才能予以呈现。观念的转变与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中的需要。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改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已成为实施课程所关注和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以先沿教学理念为依据,结合实践课堂教学改革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实现实效性策略”谈一些认识与思考。
关键词:实效性;问题策略;课堂教学;初中数学
一、情境下的数学活动教学,提高有效性
课堂教学需要什么样的情境,对教学情境、生活情境、问题情境与数学教学之间有什么关系?-----创設情境与实践反思
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为解决数学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提供了基础。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生生互动与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需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适应学习的情境,为学生的学习数学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学习内容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教师在实践新课程的实际教学中都比较重视情境的创设,为的是提供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然而数学教学究竟怎样创设情境?对教学情境、生活情境、问题情境等课堂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创设怎样的情境是适应、适合的?创设时需注意哪些因素?
问题是教师与学生传递思想、情感的纽带,是沟通师生认知活动的桥梁。问题能将教师的意图传达给学生,又能及时地将学生的情况反馈给教师。学生能否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主动参与,能否成为交互的、和谐的、高效的、完整的学习过程,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创设问题情景关键在于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与教师对问题的挖掘.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如下过程:
1.培养数学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开展自学,通过自学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养成相互讨论交流的习惯,创建师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非智力因素,增强问题意识,勇于面对问题、探究问题。
2.形成数学的问题意识。基于问题情景,不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发现问题的热情,激发其探索、解决问题的学习主动性。需要教师设置问题情景或利用学生自学发现问题作为资源,生生、师生之间互动交流,教师将获得的反馈信息引导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交流与探索,进而归纳总结思路、方法。
3.养成自觉探究问题的习惯。通过自学、引导,不断地增强问题意识,不断地增强学生的独立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学会在合作中学习。在过程中逐渐养成自觉的学习的良好习惯,引导其形成勤于思考、发展创造思维的能力。
如:在学习“ 反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一节,教师与学生在通过画图并结合图象初步了解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后,教师发现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性质说明不准确后,设置一个问题:
例1,已知点A(1,y1),B(3,y2),C(x3,-2)在y=的图象上,求y1, y2 ,x3 的值,
师:请一位学生汇报.你是怎样求出来的?通过以上求解,从中能否发现有什么性质?
师生共同分析研究:A(1,4)与B(3, )比较,说明了当k大于O时,y的值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但是,点C(-2,-2)与点B(3, )比较,结果怎样呢?
师:是这样吗? 老师板书:-2<3,但是-2<.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通过以上的问题情景设置,在学生对问题分析过程中产生思维障碍时,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能够进一步让学生暴露思维障碍的原因,然后对起引入并分析,这样一来对本课题目标实现效果更加重要。
作为教学环境的一种特殊环境----教学情境,是为了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力求通过调动“源动力”来增强教学效果,从而才实施有目的地创设教学环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存,而且容易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能够可以“触境生情”,还可以让学生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将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显得比较生动形象而富有情趣。为此,一个适合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具有不可低估的教学效益。
二、试题开放性促进教与学的有效性
开放性数学题及其教学效益成为数学教学改革和研究中的一个问题热点,开放性数学题与那种答案唯一、解法唯一的“单向性数学传统问题”相比,由于开放性数学题的“开放”性质,不因是条件充分、唯一结论,导致了学生不能够按照既定的模式机械地去模仿解题活动,促动学生必须主动、积极地去进行自我探索,这样有利于形成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实践,教师普遍认为教材中的习题“选题落后、问题呈现方式单一、条件拘谨、唯一答案”等弊端,就努力从生活中设计和挖掘开放题。但教师们在实践中同时也非常困惑:是不是说只要开放性数学题的教学引导就是教学的开放,就能够在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反思与建议
通过开放题的设置与解决,能够实现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实施新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开放性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规律,体会学习的过程.其基本方法就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创新教育的实现.
1.通过一题多解,训练思维的多向性与广阔性
在数学教学中,通常是教师按照教材固有的知识结构,按照单向思维方式从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出发联想到已知的公理、定理、公式和性质,只从某一方向思考问题,采用某一方法解决问题,应该说这种方式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但是长期按照这种方式去思考问题就会形成“思维定势”,严重制约了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同学们在数学学习中要逐步养成用发散性思维去思考问题,经常运用一题多思、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思索方法,显得十分重要.
例如2:多边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方法有多种,证明的关键是把多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类比四边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考虑如何把多边形的角转化为三角形的角,鼓励学生广开思路,积极思维,用不同的方法来证明此定理。如:
证法1:设点O在多边形内(见课本,略)
证法2:设点O在多边形的一个顶点上,易知n边形可分割成(n-2)個三角形,从而得到解决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
证法3:设点O在多边形的一条边上或在多边形外,则n边形可分割成(n-1)个三角形;从而得n边形的内角 和为(n-1)*180?-180?=(n-1)*180?.
2.通过一题多变,训练思维的灵活性与发展性。
课本中有这样一道例题(例题3):在 ABCD中,O为AC 、BD的交点,EF为过O 与AD 、BC分别交于E、F,求证:OE=OF。
在通过证明△AOC≌△COF得出结论后,再设计下面一组变式题:
变式题1:图1中共有几对全等三角形?
图 1
变式题2:四边形BAEF与四边形EFCD的面积有何关系?( 图1)
变式题3:若将平行四边形改成矩形,结论是否成立?
通过以上变式题可知,考虑过图形对称中心的直线,是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有效方法。
3.通过对问题的探索,训练思维的直觉性。
例:给出式子,让学生探究:
1=1?
1+3=4=2?
1+3+5=9=3?
… … … … …
1+3+5+7=16=4?
1+3+5+7+9=25=5?
观察上面一系列式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用含n(n是自然数)的代数式表示。
思维是解题的基础,而思维的灵魂在于它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学习数学不只是掌握现成的公式、定理,更重要的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对于提高自身素质,从而培养成有用的人才,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依赖单纯的模仿与记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构建起具有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自主学习方式。新课程努力拓宽数学知识面,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使学生投入到现实的、充满探索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去。数学新课程有利于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人合作交流和创新等实际活动过程,从中感受到甚至是收获学习数学的自信和方法,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数学,感知数学与自然、数学与社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数学教育要从以获得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机会和空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创新学习已成为当前的主课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探索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陈明华、林益生主编:《数学教学实施指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郑君文、张恩华著:《数学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