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秋迎
【摘 要】 设计品德与社会活动作业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活动经历,切中其学习内容和个性特征。活动作业设计的类型丰富,根据活动作业的完成时间分类可以分为:课前活动作业、课中活动作业、课后活动作业等。
【关 键 词】 品德;社会;活动作业;活动特点
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品德与社会课作业,让作业充分发挥出沟通课内外的桥梁作用,让作业带领学生有目的地走进生活、反思生活、学会生活呢?
一、《品德与社会》活动作业设计的原则
(一)活动作业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
低年级学生比较小,社会知识和经验欠缺,学习能力较弱,依赖性较强,所以活动作业内容主要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个人体验。在活动作业的设计中,我们更注重游戏、讲故事、读儿歌、画画、剪纸、观察并交流信息等。
对中、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有了一定的社会知识和经验,分析综合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调查访问比较能吸引他们。所以我们活动作业的设计可以是注重调查分析、小组讨论、辩论、主题交流等。比如四年级上册《包装袋上的学问多》这一课,在设计活动作业时可以这样设计:小组合作调查包装袋上的学问,让学生走进市场去了解更多包装袋上的知识。在小组合作中,学生通过合作学习,降低活动作业的难度,拓展了思维的空间。
(二)活动作业的设计可以根据学生的活动经历设计
在设计活动作业的时候,还可以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活动经历设计活动作业。比如:五年级上册有一课《江山多娇》来介绍我国的大好河山,这一课活动作业的设计,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收集一些旅游时的感受和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旅行时的纪念品等,作为一个课前的作业。这样孩子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理解就更加具有生活化。
(三)活动作业的设计要切中学生个性特征
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有他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那么你在设计活动作业的时候就可以宽泛一点,以让学生展示各自的特长。
(四)活动作业的设计要切中学习内容
当然,活动作业的设计也要切中一下学习内容,要根据教材来设计一下活动作业。比如五年级上册《一起采集民族之花》这一课在设计活动作业时,老师布置学生在课前围绕自己感兴趣的少数民族展开,通过调查、查阅资料、访问等方式展开学习。课上老师重点让学生交流、分享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指导学生从人口、聚居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如传统节日、歌曲、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服饰、建筑、饮食等)方面收集自己感兴趣的民族资料。学生在查找、收集、交流民族资料中初步了解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懂得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五)活动作业的设计要整合学生周边的资源
活动作业的设计还可以整合学生周边的资源。老师们想一想,你觉得学生周围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其实学生周边都是资源,比如班级活动、家长资源、其他学科也可以整合,还有学校的校本课程,大队部的工作,社区的活动等等。
二、品德与社会活动作业的类型
(一)根据活动作业的完成时间可以分为:课前活动作业、课中活动作业、课后活动作业
(1)课前活动作业。所谓课前活动作业,就是预习和准备,在课前布置根据教材内容所设计的预习作业。比如小调查、找资料或准备一些材料等等。比如我在上三年级上册《我爱爷爷奶奶》一课时,在课前我制作了一份小报,让学生去了解爷爷奶奶年轻时从事什么工作,现在年纪大了还在为对社会、为家庭做什么贡献。让学生了解爷爷奶奶过去的贡献是为了激起学生对祖辈的尊敬,体会祖辈对自己无私的关爱,最后激起他们爱戴祖辈并懂得怎样爱戴祖辈的情感。
(2)课中活动作业。课中活动作业是指课堂教学中设计的与教材内容适合的游戏、实验、讨论等作业。肯定是这堂课的反馈或者练习,可以是念念儿歌、游戏比赛或者是填填表格。教学时布置一些课中作业,可以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道德情感,在实验中形成个性心理,在讨论中明了社会公德。
(3)课后活动作业。所谓课后作业,是这一课的巩固和延伸,是指为了强化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和提高实际运用的能力而在课文教完后布置的作业,可以是社会实践、调查访谈、小制作等等。我们知道低中年级的品社课我们一般一课分为两课时上,高年级一般一课分为三课时上。第一课时的课后活动作业其实就是第二课时的课前活动作业,而且我们整个单元又是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在编排的,所以我们可以说,前一课的课后活动作业其实就是后一课的课前活动作业。这个活动作业完全可以成为课与课,课时与课时之间连接的纽带。
(二)根据活动作业的完成方法分类
根据活动作业的完成方式我们又可以把它分为绘画设计、调查访问、创意制作、社会生活实践以及小报设计等等。在三年级的课中有一课是去超市购物,这和学生的社会生活是最贴近的,老师不妨设计一个作业让他们真的去超市购购物,体验一下消费者的心理,体验一下如何做一个文明的购物者。如:让学生们独立逛一次商场。在购物之前,先做一个小调查,了解家里需要些什么、爸爸妈妈喜欢吃什么、自己需要什么?并且提供每人30元的经费。这样使课堂与学生真实的生活建立起一种有机的内在联系,激励学生不断地追求更健康、更道德、更美好的生活。这样的作业就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
(三)根据“活动作业的成果形式”分类,可以分成书面的、口头的、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照片格式、PPT演示文稿、举行一场辩论赛等等。高年级的品社课一课分为三课时,完全可以带小朋友到电脑室去,制作相关的活动作业。如六年级下册有一课《当灾害来临的时候》可以带学生到电脑室去,查找资料,看地球上曾发生过哪些灾害,了解本地易发生哪些灾害,让学生用ppt做一个本地灾害情况报告表。
(四)根据活动作业的参与人员分类
可以分成独立完成、伙伴搭档完成、小组合作完成。低年级的小朋友喜欢几个小伙伴一起来完成品社小报。高年级的同学喜欢个人独立完成品社小报的设计。
(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设计活动作业
在完成活动作业时,学生的准备水平、兴趣爱好、能力倾向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在设计活动作业时,要注重从学习的速度、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目标四个量变出发,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活动作业。让学生在属于自己的能力范畴、兴趣范围内选择自己真正想做、能做的作业。
以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的《出行守规则》一课为例,我在设计活动作业时考虑到学生能力不同,如一些学生在消化课本知识时也略感吃力,还有一些学生对课外作业很感兴趣,动手能力强,或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我设计了一项弹性活动作业,让学生自己选择其中一项。
作业1:调查不文明的出行方式。这是学生生活中容易观察搜集到的,学生人人都能积极参与。
作业2:搜集并认识常用交通标志。有一定学习能力和家中有电脑、相关书籍的学生对此更感兴趣。
作业3:创编出行安全儿歌。
这激励了有一定表达能力的学生展示才华。三类活動作业面向不同程度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通过对品社作业的实践与研究,使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高兴地看到学生爱做品社作业,因为品设作业形式多样,轻松活泼,学生常在完成语、数、外作业的间隙做,他们把品社作业当作一个“调节器”, 来调节大脑,因此品社作业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参考文献】
[1] 黄恩伦.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J]. 小作家选刊,2017(3).
[2] 唐琼. 小学品德与社会活动教学研究分析[J]. 科学中国人,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