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润芬
中学语文教学已经由封闭性的知识教育向开放性的创新教育方向发展,已经不再简单地把“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当作唯一的和终极的教学目标,而是把教育目标设定在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为宗旨的创新意识教育方面。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应该把语文从单纯的传授知识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一种以素质教育为本的审美教育。
由于语文课的课程特点包含了文学性,所以,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针对“文学性”的理论认识。首先,文学性不直接涉及到“非此即彼”的观念选择,也不直接指向“唯一正确答案”的逻辑推断,这就要求教师在特定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尽量不要预设某个“美”点,相反,要尽量挖掘来自于不同思维方式以及不同知识水平的“悟性”。其次,文学性是一种处在认识和再认识状态之中的心理素质,它不专注于理性的分析与解剖,也不刻意地追求现实意义和终极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应当以“平等”的眼光来对待各类事物的表象意义,即就是要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中的“光焰”,而不要专注于人生的“荣耀”,并引导学生能够从平平淡淡的生活中找到既伟大又平凡的各种“个性”和既伟大又平凡的各种“环境”。
一、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对于“文学性”的认知方式
让学生从多个方面来认识并感受“文学性”是实施审美教育的一个基本前提,反过来说,审美教育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究竟什么是文学素质呢?一方面,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如果能够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咏诗作文、妙语连珠,这当然是文学素质的一种体现,另一方面,如果能够在感悟世态人生方面显得既敏锐又聪慧时,这仍然是一种文学素质的体现方式,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更为重要的体现方式,那就是能够从特定的语境与情境中发现“文学性”或者说发现美的“属性”的能力,对于语文课程教学而言,即就是一种“解读”能力或“解析”能力。别林斯基说过:“艺术并不容纳抽象的哲学思想,更不容纳理性的思想,它只容纳诗的思想,而诗的思想——不是三段论,不是教条,不是格言,而是活的激情,是热情。”课文内在的“情”与“境”是一种“不言而喻”的学习,就像语言学领域中的学习理论那样,这是一个“习得”的过程。
1.拓展思维领域,探索“文学性”的体现方式
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应力求酝酿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和情绪。 “入境动情”的开讲能一下子抓住學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相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如朱自清的《背影》可以这样开讲:“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其中亲情是一种最普通的感情,也是一种最朴素的感情,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得到这种感情,也都能够不自觉地产生这种感情,但是,请问,哪一位同学可以将自己对这种感情的体会很好地表达出来呢?不过,我相信,每一位同学都有要表达的理由,也都有表达的内容,只是有的同学表达得好,而有的同学则表达得不好,如何才能表达得好呢?这就需要我们来认真学习,学习什么呢?即就是学习‘如何表达得好,今天,我们就从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来感受这种亲情——一种来自于著名作家笔下的亲情。”实际上,这样的课文“导入”已经完成了学生对于“文学性”的感性认识,它已经为接下来的针对语言艺术的讲解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与课堂气氛。学生置身教师创设的这种特定的情境中,就会带着一种对“文学性”的憧憬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使学生产生审美追求。
2.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感受“文学性”的积极性
借助媒介施教是当今现代化教学的一个趋势。对于中学语文课的教学来说,把握各种文体的特点,运用恰当的辅助手段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因为运用辅助手段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诱发学生的文学性体验,而不是向学生展示所谓的“操作技巧”。比如学习抒情性极浓的散文,教师可以借助音乐作为朗读背景,指导学生配乐朗诵,把音乐旋律与“文学性”语言沟通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使文章所描绘的“景”和“物”,所倾吐的“情”和“意”都能够扣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让学生在情感激荡的学习中提升“想象”的范畴领域。
二、强化比较意识与归纳意识,引导学生品析“文学性”
文学知识的相加与积累不会逻辑地带来文学素质的提高,这与哲学中的“量变引起质变”并不完全相同,因为在中学阶段,所谓的文学知识无非是指那些文字写作的“规则”和课文分析的“技巧”这些层面,如怎样叙述、怎样描写、如何辨析词义、如何正确表达等等,而随意地将这些“规则”和“技巧”组合起来不可能直接引发“文学性”的产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需要教学方法以及针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教师应在课文分析中充分挖掘每一篇课文的“文学性”因素,把作为知识要点的“文学性”和作为情感范畴的“文学性”相互联系起来,在一定的审美取向的引导下,生动、活泼、轻松、愉快地创造出一种“合目的性”的课堂气氛,从而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向往美、探索美的愿望和热情。
1.分析字词,感受语言表达中的“文学性”
优秀的文学作品都离不开优美的语言,如记叙文中环境描写的“精致”,抒情散文中心理描写的“细腻”,写景散文中的“意境美”,诗歌中的“音韵美”,说明文的“准确性”等等,教师必须通过对字词句的分析来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字”、“词”艺术所起的作用,进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首先,字的锤炼可以达成各种形式的语言美,特定的课文内容应当要有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来相辅相称,换句话说,就是要看内容与形式的“配套”与“不配套”问题。把握好这一点对于讲解、分析课文的内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认知、理解“文学性”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指出,汉语“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汉语具有非同一般的特殊美质,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深入地体味语言的表现力量,体会作家怎样准确、鲜明、生动地运用语言,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也使鲁迅所说的汉语的“三美”得到充分的发扬。
课文的语言可以给学生美的感受,教师的教学语言也可以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均离不开语言,教师的主导性亦是靠传授的语言来体现。语文学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关于语言的一门学科,作为语文老师,无疑应是语言应用的典范。语文教师在传授过程中使用规范、简洁、幽默、严密且富有情感的语言,是“粘”住学生的最好手段,亦是创造课堂教学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在讲授课文内容时,能配上相应的语声、语调,使语气有高有低、抑扬顿挫,形成旋律,体现出不同调式特征,课堂教学就会具有“不可逆转和无法估量”的作用。
2.通过人物的形象特征来感知“文学性”
语文教材中记叙描写了众多优秀的人物,这些优秀人物具有崇高品质,他们或者是思想优美、心灵优美,或者是富有个性、富有魅力,或者是偉大的,或者是平凡的。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类型,都可以引导学生获得思想上的共鸣,使学生的价值观念能够指向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如教读《记念刘和珍君》,刘和珍的爱国精神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形象最生动的教材,也是发挥德育功能的最佳教材。老师在讲这些课文时,要善于从美学因素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使学生从人物的心灵美中得到陶冶,产生一种愉悦之感。从而培养学生审美的激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从“文学性”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
正确地认识自己是人文素质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中学生而言,正确地认识自己并不仅仅是要知道自己的“学习成绩”以及“知识水平”,关键的是要了解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思维方式”,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在理解“文学性”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
1.通过“作文”这个教学环节,启发学生认识自己
作文是创造“文学性”、交流“文学性”的一种方式,只有通过调动学生“感悟人生”的积极性才能拓展学生的审美想象空间,正是因为如此,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留有余地让学生展开想象,其实,这就是“作文”的必要性所在,也是“作文”的目的姓所在。如《项链》,课文具体描绘了一个贪慕虚荣的女性形象。根据借项链,丢项链,找项链,还项链,到最后发现项链是假的等情节,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想象如果没有丢项链,女主人公的命运会如此?如果当时向朋友坦白丢了项链又会如初?通过想象创作,指导学生对“丑”进行揭露,嘲讽,否定,激起学生的厌恶,憎恨,从而让学生们更加热切地向往美,达到审美教育的效果。
2.通过“解析”文章的“绘画美”,完善学生的感受能力
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诗人则用语言来绘色绘形。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从而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中学语文教材中就有不少不乏“诗中有画”的散文佳作,比如朱自清的散文,有绘画的色彩美,也有诗的韵味美。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大雕刻家罗丹指出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然而,关键的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去发现?”,而在于“怎样去发现?”,长期以来,有关审美教育的教学研究只是着重于阐述“美育”的重要性以及它的理论价值,很少涉及到有关方法论的问题,所以,语文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在这一“美的富矿”里挖掘各种各样的“美”点,而教学研究的目标则是引导学生感知美,探索美,理解美,创造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一步促进全面的素质教育。教学研究的对象是课文中的“文学性”,教学研究的方法则是寻找能够使“文学性”与“审美观念”联系起来的“切入点”。只有把这些有关教学研究的目的性、针对性、方法论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建立起一种具有学科属性的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