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宇琦
导语
比起一声感叹,又或者一次单纯的翻拍,《摔跤吧!爸爸》的成功能带给我们的思考还有很多。
当一部引进片还在上映时,就传出了要拍中国版的消息,那说明这部电影的影响力已经不能单单用“火爆”来形容了。
显然,《摔跤吧!爸爸》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近日,編剧陈彤在微博上爆料某中国要翻拍《摔跤吧!爸爸》的消息,引发了不少热议。
紧接着,著名编剧汪海林也做出了回应,证实了这一消息。
一时间,网络上哀叹声无数:又一部佳作要毁了!
但其实,比起一声感叹,又或者一次单纯的翻拍,《摔跤吧!爸爸》的成功能带给我们的思考还有很多。
《摔跤吧!爸爸》的“神奇之旅”
此次《摔跤吧!爸爸》的中国院线行,只能用“神奇”二字来形容。
作为一部选材较为小众、没有家喻户晓的大明星(事实上,绝大部分中国观众真的不认识阿米尔·汗)的印度电影,尽管《摔跤吧!爸爸》在印度和欧美都有着不错的票房成绩和口碑,但在大部分人眼里它“并不适合中国的市场”。
加上同期《银河护卫队2》的强势与万达对该片对排挤,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优势的《摔跤吧!爸爸》任谁看来都是一副要扑街的架势。
第一天单日票房落后《银河护卫队2》7500万,首周票房0.8亿,排周票房第五名。这一系列数据,似乎都很“对得起”人们对它的预期。
而和票房的低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口碑上的节节攀升。上映几天后,《摔跤吧!爸爸》在豆瓣、娱票儿等各大网站上的评分都已突破了9,最高的甚至达到了9.8。
口碑的持续发酵也最终带动了票房的增长。
该片在上映的第二周斩获了3.33亿的票房,击败《银河护卫队2》拿下周票房冠军,周末三天票房高达2.34亿,相较于首周涨幅高达270%之多!
单日票房方面,该片仅用了6天就完成了对《银河护卫队2》的反杀,并持续霸占着单日票房榜头名至今(20日当天单日票房占比为《银河护卫队2》的五倍之多)。
随着《摔跤吧!爸爸》票房破6亿,这部电影也成功超越了《你的名字》,创造新的非好莱坞引进片在华的票房纪录。
如此“不科学”的票房变化,彻底打了那些不看好它的人的脸。
中国电影的一声叹息
其实引进片在华获得高票房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从当年的《阿凡达》到如今的《速度与激情8》,我们仿佛已经习惯了对外国电影的高水准望洋兴叹,除了一声感慨再无其他情绪。
可《摔跤吧!爸爸》的成功,却给了我们不一样的震撼。
这种震撼,源于这部片子从投资到制作,全是我们的电影产业力所能及的程度,现阶段很多国产电影的投入还要远远大于它。可就算如此,这么多年来,我们从未有过一部能够如此这般直击人心,又能征服市场的佳作。
看罢电影,很多观众都表达了自己内心的遗憾,和对中国电影人的失望。
可以说,这次观众们的矛头是直接指向了中国的电影创作者们。
过去我们总在学好莱坞,学欧美,甚至包括张艺谋在内的一些导演,还有点看不上印度电影。张艺谋就曾说,宝莱坞的电影属于一种自娱自乐。
可就在我们跟在欧美的脚步后头苦苦追赶的时候,这些我们曾“不屑一顾”的印度电影创作者们,却一步一脚印的,拍出了我们最擅长、我们最应该拍好的东西。
就像一些网友说的那样,像《摔跤吧!爸爸》这样真实、感人的故事,在中国比比皆是,但我们却更愿意去效仿好莱坞,而忽视了这些我们本可以讲好的故事。
针对这一现状,著名影评人暗黑骑士发了这么一条微博——
而他的这份期待,怕是要落空了。早在今年四月,陈可辛在接受采访时曾坦言,因为担心亏钱,《李娜传》的拍摄计划不得不搁浅了。
陈可辛表示如今院线影片竞争残酷,电影院因为自身的一些束缚都跟着大数据排片,没个10个亿的戏基本排不上。而像李娜个人自传这样题材的电影,注定无法被拍成商业片,作为文艺片又受到体育题材、女性题材等多方面约束,票房惨淡可以预见。
这话放在当时来看,是无比正确的。
可在同是自传题材、体育题材、女性题材的《摔跤吧!爸爸》大获成功后,再次回味这句话,除了一声叹息,我们不知道还能说些什么。
就这样,我们丢掉了拍出我们的《摔跤吧!爸爸》的机会。
这显然不是一个孤例,《李娜传》好歹已经进入了筹备阶段,可要知道,有多少这样的影片早在策划阶段就已经夭折了。
如今在《摔跤吧!爸爸》成功后,我们又紧赶着要翻拍中国版,真是一种极大的讽刺,但这必然不是陈可辛一个人的问题,这是整个中国电影的问题。
作为此次引进《摔跤吧!爸爸》的负责人之一的创世星影业总经理何巍,在接受采访时曾发出过这样的感慨:“我们的观众真的很有鉴赏力,他们会认同好的东西。以前观众容易被强特效的好莱坞大片吸引,但现在却更期待走心的有品质的电影。”
而这样一个简单的现实,直到这部《摔跤吧!爸爸》的出现,我们才算看清。
也不知道是该叹息,还是庆幸。
泼给中国电影人的冷水
这样的“摔跤”,犹如一盆冷水,泼在了中国电影人的头上。
《摔跤吧!爸爸》火了后,青年导演张力川发微博称,这部电影摔碎了中国电影的五官,并呼吁人们继续支持这样的“电影良知”。
有同样感触的,还有中南影业ceo刘春和日前收到颇多关注的导演李杨,他们都转发了那篇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的《<摔跤吧!爸爸>摔碎了中国电影的五官》。
在这篇文章的开头,引述了王雁林的一段振聋发聩的话——
李杨导演本人也就是这样一种行业怪象的“受害者”,他的《盲井》等作品,正如《摔跤吧!爸爸》一样,直指中国社会所存在的弊病,结果无奈倒在了市场和资本面前。
可就在《摔跤吧!爸爸》火遍中国的时候,这位被知乎网友称为“中国阿米尔”的导演,却正在被中国演员的粉丝围攻。
不得不说,《摔跤吧!爸爸》的这盆冷水,来得正当其时。
北京电影学院的教授赵宁宇就说,因为《摔跤吧!爸爸》,我们的行业态度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总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带动转变,或许有些无奈,但如果输进这点外国血,能让曾经死气沉沉的行业活起来,又有什么不可呢?
著名导演高群书就备受鼓舞,他直接在微博上表示,他看完了这部电影后,深感羞愧,但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方向。
从他和清华大学尹鸿教授的对话中则可以看出,高导是打算“逆流而上”,和现在行业的大环境来掰一掰手腕。
这也是此次《摔跤吧!爸爸》给人印象最深的地方之一:不管是阿米尔·汗还是几位小演员,都可以说是拿生命在演戏。为了拍好这部电影,学摔跤、疯狂健身等都不在话下。
反观我国,现如今在影视行业里,权力更多被资本所掌控,当红演员的档期也总是排得满满的,想要由导演主导、花如此之大的力气来拍一部戏,实属不易。
值得一提的是,高群书导演近年的一些作品,也确实出现过选角上的失误,给作品打了不少折扣。
不知道这回下定决心的老高,能不能最终将诺言兑现。但无论如何,还是得为有这样一份决心与觉悟的中国电影人,送上一份祝福。
除了上述几位,就连向来傲气的冯小刚导演这回也站出来给《摔跤吧!爸爸》吆喝了,足见这部电影,给我们的电影人,带来了多大的冲击和震撼。
也许就像有人说的,这部《摔跤吧!爸爸》让中国电影难堪了一回,但这样的难堪是值得的,因为它彻底燃起了中国电影人的斗志。
希望这样的斗志,不仅仅是一时的热血,而能最后真正转换为前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