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讨了信息技术课与校本活动融合的准备策略,并通过教学例析指出,信息技术教师应以技术传授指导者和活动组织实施者的双重角色,对课程知识点进行重组开发利用,创设校本活动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学习,学会信息的合理呈现、有效获取和整合利用,进而发展学生适应和运用信息技术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校本活动;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12-0041-02
● 信息技术课程与校本活动
1.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学科,它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需要,辨别信息掌握信息的简单处理方法,形成运用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在掌握基本技术的同时初步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2.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主要学习Word、PowerPoint、Flash、Scratch等应用软件的基本操作,课堂中一般是教师先讲解演示,学生再模仿操作,并通过完成作品来练习操作技能。例如,在讲解运用Word插入表格时,教师先让学生制作通讯录或计划表,当学生学会画图软件中的文字工具后,再让学生设计“温馨提示牌”等。然而,这种以“讲解—演示—模仿—训练”为主线的传统教学模式,只能让学生机械地训练操作技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严重地制约了信息素养的培养。
3.校本活动
校本活动是学校为促进学生多元能力发展而开展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内容可涉及各个学科,面对的是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活动形式丰富,探究、体验贯穿活动全过程。当然,该活动也一定离不开活动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交流展示。
● 信息技术教学融合校本活动的教学准备
小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于他们的生活环境,学校开展的每一项活动,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只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就能引导学生走入可持续的学习境地。笔者认为,依托校本活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可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准备。
1.信息技术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当两种角色,即是技术传授的指导者和活动组织的实施者,并根据校本活动的需要,合理地设计学习操作任务,组织学生在具体校本活动中动手实践,体验“技术”的运用。
2.对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点的二次开发利用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内容是有梯度、循序渐进的,从三年级开始,学生开始学习键盘鼠标的使用、文件的管理及常用软件的基本操作,而且在一个校本活动开展的各阶段,所使用的信息技能是有所不同的,如信息搜集需要利用“搜索技术”,成果展示要求学生会制作演示文稿等。另外,信息技术教师要针对校本活动的任务需求,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进行整理与拓展,在不同年级的教学中,要使学生有层次、有阶段地利用所学信息技能完成校本活动任务。需拓展的知识内容大致可分为信息获取(如网络搜索等)、信息加工(如文本编辑、图片处理等)和信息展示(如图表制作、作品创作等)三大模块。
●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融合校本活动的教学例析
1.借助校本情境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多形式呈现信息能力
在为三年级的学生讲解画图软件时,教师可以将学校开展的“爱我校园”系列活动(画一画美丽的校园、制作校园树木标志牌、设计一份校园社团宣传海报等),作为课堂的活动情境,在学生学会画图工具等技能后,将活动任务设计为操作的具体内容。课前布置学生观察校园的代表性建筑的风格,搜集校园树木品名及特性,对校园文化特色活动进行了解记录等;课上引导学生带着真实性的任务进行操作应用。这样有活动载体的学习过程,使单一操作层面上的学习转化为生活环境的技术训练,激发了学生积极体验的兴趣。
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在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能后,他们能自主地根据校本活动进行操作应用。例如,利用PowerPoint自定义动画中的动作路径操作,完成“校园国旗缓缓升起”的动画。
2.借助校本实践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信息搜集加工能力
在讲解Word版面编辑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暑假实践活动“游览祖国大好江山”中所搜集的材料带到课堂上,教师讲授图片插入调整的方法及文字环绕方式设置,学生把自己游览拍摄的图片、写下的浏览日记编排成一篇游记。这样置于“技术”之上的校本活动学习实践,使学生不但掌握了图文混排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整理旅游中的各类信息,并将之整理组合成一个游记作品,进而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信息收集加工能力。
3.借助校本刊物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信息整合能力
校本刊物是校本活动展示的载体,能与老师、同伴一起合作完成校本刊物创编的学习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是真实且有意义的。
在制作校本刊物之前,要根据校本刊物的栏目,产生信息需求,进行信息的搜索获取,并对资料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因而,学生必须去查阅资料,利用信息技能观察记录,获取真实有价值的内容作为校本刊物素材。同时,教师要教给学生搜集信息的搜索操作技巧,以及整理文件、文件夹,信息分类保存的方法。
刊物的出版环节需要进行“文字的加工与表达”,投稿环节需要“信息的发布与交流”。因此,在创编校本刊物活动中,教师要将文字格式设置、段落编排、图片处理及收发邮件等具体操作知识渗透到活动中。学生学习具体操作后,在实践中整合多渠道信息素材,利用综合文本、图片素材,根据表达需要对信息进行处理,进而更好地展示新闻、呈现成果和发表观点,最终以作品的形式直观、美观地呈现给师生。这样,借助校本刊物创编活动,培养了学生信息整合能力。
參考文献:
[1]贾甲兵.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J].黑河教育,2011.
[2]庞洪赢,林敬敬.活动体验下的小学信息技术开放式教学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9).
作者简介:陈峻英(1973—),女,汉族,福建省莆田市人,本科,高级教师,信息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