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浊痹的源流及临床意义

2017-07-01 12:46李满意娄玉钤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7年6期
关键词:风湿病经络疼痛

李满意++娄玉钤

【摘 要】 痰浊痹为三因三候痹之一,是按证候分类的风湿病三级痹病。历史上对于痰浊痹的相关论述较少,且不系统,通过对痰浊痹有关历代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以便能更清晰地认识痰浊痹、更好地应用于临床。痰浊痹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对风湿病的丰富和发展,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痰浊痹;三因三候痹;关节炎,类风湿;风湿病(痹病);三级痹病;源流;虚邪瘀

痰浊痹也称痰痹、痹病痰浊证,是以痰浊闭阻为主,导致肢体关节以漫肿、顽麻、肌肤痰核、结节等,甚则关节畸形为主要表现的风湿病[1]。“痰”是导致风湿病的主要因素,是风湿病的三因(虚、邪、痰瘀)之一,也是风湿病的主要证候(正虚候、邪实候、痰瘀候)之一。按证候分类的风湿病即三因三候痹[2]。痰浊痹为三因三候痹之一,是风湿病的三级痹病[3-4],痰浊痹在临床中有着重要意义,历代中医文献对其论述并不系统。本文对痰浊痹的历代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

1 痰浊痹的病名

古代文献无“痰浊痹”之名,“痰”多作为痹病的病机和症状出现于各论著之中。《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等所论“痰饮”中有肢体疼痛等痹病表现。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首先提出痹病(历节)可生痰。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最早称痰饮之一的支饮可致痹,《济生方》《奇效良方》《杂病源流犀烛》等皆从其说。但明确论述痰浊致痹当数元代朱丹溪,其后医家多随从之。现代娄多峰将痰浊痹阻引起的痹病痰浊证称为痰浊痹。

1.1 支 饮 支饮为痰饮之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谓:“支饮亦令人痹。”明确提出支饮致痹。其后宋·严用和《济生方》亦继之曰:“外有支饮亦令人痹。”明·方贤《奇效良方》则说:“外有支饮,亦令人痹。支饮之病,饮之为痰故也。”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进一步说:“夫支饮本痰饮中症,此则兼有痹病……仍列其名为支饮。”

1.2 痰 痹 痰痹为痰浊痹的简称,见于《中医内科辨证学》。《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最早列有痰痹证治[5]。现代娄玉钤《中国风湿病学》对痰痹证治进行完善[6]。

1.3 痰浊痹 娄多峰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通过长期临床实践首次提出“痰浊痹”。娄玉钤《中医风湿病学》最早独立章节对痰浊痹的定义、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调护预防等进行论述,完备其理法方药[1]。其后被多书采用[7-8]。

2 痰浊痹的病因病机

痰浊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痰浊作为再生病因,或复感外邪,或直接闭阻经络,而发痹病。因此痰浊痹的病因,必然涉及痰浊的产生原因。明·张介宾《景岳全书》云:“痰涎本皆血气,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在痹病的病变过程中,痰的产生,既可由于感受外邪,或饮食所致,也可由于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所致。

2.1 六淫致痰 外感六淫之邪侵袭人体,津液输布失常,凝聚成痰,痹阻经络,进而致痹;或邪滞体内,脏腑功能失调,痰浊内生,经络痹阻而致痹。宋·杨士瀛《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引刘宗厚言:“冷痰多成骨痹。”明·朱橚《普济方》引《经效济世方》曰:“因暑月引饮水多,取凉熟睡,停积成饮,或遇湿风流注,为之支饮,手足或时少力,指节间疼。”《普济方》曰:“热在上焦,不能清利,则酝酿日久,生痰涎,聚饮气,流入于项臂之间,不肿则痛耳。”李梴《医学入门》曰:“痛多痰火,肿多风湿。然痰火虽内因六欲七情,或病后亡津,血热已自沸滕,亦必略感外邪,而后发动,骨节痛极,久则手足蜷挛。”清·喻昌《医门法律》曰:“风寒湿三痹之邪,每借人胸中之痰为相援。”陈士铎《辨证录》曰:“若有遍身生块而痛,此因湿气不入脏腑,而外走经络皮肤以生此块,乃湿痰结成者也。”顾松园《顾松园医镜》曰:“邪郁病久,风变为火,寒变为热,湿变为痰。”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说:痹为“风寒湿三气得以乘虚外袭,留滞于内,致湿痰浊血流注凝涩而得之”。刘一仁《医学传心录》曰:“风寒湿气传入肌肤,流注经络,则津液为之不清,或变痰饮,或瘀血,闭塞隧道,故作痛走注,或麻木不仁。”

2.2 脾胃虚弱 饮食不节,如暴饮暴食,恣食生冷,过食肥甘,饮酒过度;或思虑劳倦等,损伤脾胃,运化无权,水湿内停,则凝聚成痰;或外受湿邪,脾为湿困,湿聚成痰,进而致痹。如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曰:“胃气虚弱,不能宣行水谷,故使痰水结聚。”宋代《圣济总录》说:“虚损之人脾胃气弱,故于水谷不能克消,土气不能胜水,津液停积,结聚上膈,是为痰也。”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曰:“脾气虚弱,痰邪相搏,停伏中脘,以致臂内筋脉挛急而痛。”“臂痛牵引背胛,或辍或作,由荣卫循行失度,痰滞经络。”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丹溪曰:手麻是气虚,木是湿痰死血;十指麻木,胃中有湿痰死血。”“中脘留伏痰饮,臂痛难举,手足不得转移。”清·冯兆张《冯氏锦囊秘录》说:“痰者,五谷百物之味,从口而入,脾胃之湿所结乃地之气也。”

2.3 痰瘀互结 久痹入络;或外伤致瘀,瘀血阻络,津失输布,则凝结为痰,导致痰瘀互结为患,进而致痹。另外,肝氣暴盛,疏泄太过;或肝郁气滞,疏泄不及,也可致痰,故有气郁生痰之说。元·朱丹溪《格致余论》谓痛风:“因湿痰浊癖血流注为病”。明·龚廷贤《寿世保元》曰:“瘀血湿痰,蓄于肢节之间,筋骨之会,空窍之所而作痛也,肢节沉重者是湿痰,晚间病重者是瘀血也。”清·李用粹《证治汇补》曰:“湿热痰火,郁气死血,留经络四肢,悉能为麻为痹,或痛或痒。”董西园《医级》云:“痹(即痛风也),……更有湿热火痰,郁气死血,留滞经络形层内外,以致麻木痛痒。”“痹非三气,患在痰瘀。”是对此病因的最佳概括。何其伟《杂证总诀》曰:“大凡邪中经为痹,……三气乘虚自外袭,留滞于内为病多;湿痰浊血都凝涩。”

痰浊痹是以痰浊为主要病理因素引起的。痰浊是其他病因导致的病理结果,痰浊形成后,可作为再生病因,或复感外邪,或直接痹阻经络,而发痹病,成为痰浊痹的病因。综上所述,痰浊痹的病因有六淫致痰、脾胃虚弱、痰瘀互结等,但概括起来不外“虚邪痰(瘀)”[9]。但需要强调的是,在虚邪痰(瘀)三者之中,以痰为主,虚、邪兼存;其基本病机是痰浊痹阻。痰浊痹是痰浊引起的痹病,无论是先痰后痹,或是先痹后痰,均可致经络气血痹阻“不通”。其病位在肢体、关节、筋骨,与脾(胃)、肺、肝、肾等脏腑密切相关。本病多为实证,或虚实夹杂之证。实以痰浊为主,兼见热、湿、燥、寒、瘀及气郁等不同;虚实夹杂乃痰浊与正虚并存,其虚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不同,也可相兼出现。本病初起痰邪痹阻肌表经络,久病则深入筋骨,迁延不愈,甚则内舍脏腑,出现脏腑痹。

3 痰浊痹的主要表现

“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金匮要略》)“痰饮者,……胸背痛。”“留饮者,……令人胁下痛。”“悬饮,……令胁间悬痛,咳唾引胁痛。”(《诸病源候论》)“停聚流移于胁肋之间,有时而痛,则谓之痰癖也。”“痰癖,心腹气滞,攻于胁肋,疼痛。”(《太平圣惠方》)“水流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身体疼重,谓之溢饮。”“胁肋坚胀,按之有水声,有时而痛,……谓之痰癖。”“痰癖,胁肋刺痛。”“痰癖胁痛,水饮不消。”“痰癖,胁下硬痛,呕吐痰饮。”(《圣济总录》)“风热成历节,……此病多胸膈生痰,久则赤肿,附着肢节,久而不退,遂成厉风。”(《普济本事方》)“手足不仁,日久不愈,经络中有湿痰死血,腿臂间忽有一二点作痛。”(《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医方集解》)“忽患胸背、手脚、颈项、腰胯隐痛不可忍,连筋骨牵引钓痛,坐卧不宁,时时走易不定,……此乃是痰涎伏在心鬲上下,变为此疾,……手脚重,腿冷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妇人大全良方》)“留饮者,背寒如手大,或短气而渴,四肢节疼,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转甚;又有伏饮者,……腰背痛,……背寒,或一臂不随。”“悬饮,咳唾引胁下痛;……支饮,咳烦胸中痛。”“溢饮,身体疼重,汗不出,拘急痛。”(《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臂痛而不能举,或痛无定处。”“痰邪相搏,……以致臂内筋脉挛急而痛。”“臂痛不能举,或左或右,时复转移一臂,由中脘伏痰,……上攻于臂,故痛,其脉沉细。”“臂痛牵引背胛,或辍或作,由荣卫循行失度,痰滞经络。”(《妇人大全良方》《证治准绳》)“支饮,手足麻痹,多睡眩冒。”(《济生方》)“颈项、胸胁、背、腰、筋骨牵引钩痛,流走不定,手足冷木,气脉不通,痰涎在胸膈上。”“遍身或起筋块如檑如栗,皮色不变,不疼不痛,但觉酸麻。”(《应验简便良方》)“肌肉沉重,麻木,身体肥胖,痰湿重而脾气不足。”(《饮膳正要》)“湿痰风痹,筋骨拘挛,气虚体肥,经络酸麻疼痛。”(《活人方》)“四肢百节走痛是也,……大率有痰。”“酒湿痰痛风。”“一身及两胁走痛,痰挟死血。”“肥人肢节痛,多是风湿与痰饮,流注经络。”“倦怠无力而肢节痛,此是气虚,兼有痰饮流注。”(《丹溪心法》)“痰饮流入四肢,令人肩背酸疼,两手软痹。”(《证治要诀》《证治准绳》《张氏医通》)“当肩背一片冷痛,背膂疼痛。”(《证治要诀》《张氏医通》)“支饮,手足或时少力,指节间疼,屈伸不快;或有痰食,甚则及于膝足,或麻或弱。”(《普济方》引《经效济世方》)“痰饮聚于胸膈,……流则一臂大痛,升则头面昏眩,降则腰脚疼痛。”(《医方类聚》引《医林方》)“寒湿及湿清痰流注经络,腰膝背胁疼痛。”(《医学正传》《医部全录》)“挟痰者,手足痹麻,多睡眩晕。”(《医学入门》)“妇人湿痰流注,肩背臂腰胁疼痛,日夜不止,行步不得。”(《古今医鉴》)“肢节沉重者是湿痰。”(《医方考》)“凡骨节疼痛,如寒热发肿块者,是湿痰流注经络。”“肥人多是湿痰,瘦人多是痰火。”“痰湿手足不便,血虚注下,筋软不能行步兼痛。”(《万病回春》《冯氏锦囊秘录》)“中脘留伏痰饮,臂痛难举,手足不得转移。”(《证治准绳》《张氏医通》《时方歌括》)“夫痰饮之症,各有所注,或四肢游风肿硬,似痛非痛,或足腕酸疼,状如闪挫,或背如一点水,冷而痛者,或遍身习习如虫走者。”(《百代医宗》)“痰饮臂痛。”(《东医宝鉴》)“瘀血湿痰,蓄于肢节之间,筋骨之会,空窍之所而作痛也。”“脉洪大促紧者,肩背痛沉而滑者,痰痛也。”(《寿世保元》)“胸背、手足、腰脊牵连,疼痛不定,或来或去,至头重不可举,痰唾稠粘。”“遍身生块而痛,……乃湿痰结成者也。”(《辨证录》)“湿热痰火,……为麻为痹,或痛或痒。”(《证治汇补》)“痰注而痛,脉滑或沉伏,动作便有痰,或一块作痛。”“流注者,郁痰留于腰胁有块,互换作痛,恶心头眩,脉沉滑或弦。”(《张氏医通》)“支饮本痰饮中症,此则兼有痹病,……手足麻痹,臂痛不举,多睡眩冒,忍尿不便,膝冷成痹。”(《杂病源流犀烛》)“痰注,湿痰挟瘀血流注经络,日久见手足牵引,四肢麻木,骨节串疼,或肿而痛。”(《通俗伤寒论》)“湿热火痰,……以致麻木痛痒。”(《医级》)“腰背痛,……湿痰流注。”(《理瀹骈文》)“肢节烦痛,湿痰流注作痛,不能行步。”(《疡医大全》)“一切遍身,无故游走疼痛,或肿或挛,或如常,痛无定所。”(《杂病广要》)“湿痰攻注,背俞脊庀作痛,脉小滑。”(《马培之医案》)“或变痰饮,……故作痛走注,或麻木不仁。”(《医学传心录》)“湿痰阴火流滞经络,或在四肢,或客腰背,痛不可当。”(《医学六要》)

历代文献描述了痰浊痹的临床表现,综合文献所述,痰浊痹的主要症状有:肢体关节肌肉肿胀、重著、麻木、疼痛,局部痰核结节,甚则关节变形,肌肤漫肿顽厚麻木;可伴见头晕目眩,泛恶痰涎,咳嗽,胸闷,痰多,体肥,嗜卧;舌苔腻,脉滑。一般多见于痹病之中晚期。根据其证候特点,西医学的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痛风性关节炎、脂膜炎、结核性关节炎、高脂蛋白血症关节炎等出现痰浊痹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4 历代医家对痰浊痹的论述

《诸病源候论》论“痰饮病”有痹病症状。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论“痰癖”伴有肢体疼痛等痹病表现。《圣济总录》强调脾虚生痰,列有“痰饮统论”曰:“三焦气涩,脉道闭塞,则水饮停滞,不得宣行,聚成痰饮,为病多端。古方论饮病有四:即痰饮、悬饮、溢饮、支饮也。……寒多即曰冷痰。热多即曰热痰,病虽多端,悉由三焦不调,气道痞涩而生病焉。”承《太平圣惠方》论痰癖曰:“痰癖之病,由三焦气不升降,水饮停滞,流于胁下,寒气乘之,则令胁肋坚胀,按之有水声,有时而痛。”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最早论历节与痰有关:“此病多胸膈生痰。”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论述痰饮总的病机为:“人之有痰饮病者,由荣卫不清,气血败浊,凝结而成也。”在“痰饮证论”中曰:“所谓四饮者,即悬饮、溢饮、支饮、痰饮是也。”并首先提出:“外有支饮作痹。”被后世的医家发展为痰浊致痹说。如《济生方》随其说:“外有支饮亦令人痹。”《妇人大全良方》首论痰致臂痛,《丹溪摘玄》《证治准绳》《东医宝鉴》等多从其说。朱丹溪《丹溪心法》明确提出痰导致痹痛:“四肢百节走痛是也,他方谓之白虎历节风证,大率有痰……。”《医学正传》从之。《普济方》并认为嗜酒者多痰致痹,《医学六要》从之。明·虞抟《医学正传》承丹溪曰:“肥人多是湿与痰饮,流注经络,脉多滑。”吴崑《医方考》曰:“或问湿痰瘀血,何以辨之?余曰:肢节沉重者是湿痰,晚间病重者是瘀血。”《寿世保元》从之。龚廷贤《万病回春》曰:“凡骨节疼痛,如寒热发肿块者,是湿痰流注经络。”王肯堂《证治准绳》曰:“痛痹,有风、有湿、有痰、有火、有血虚、有瘀血。诊其脉,……滑者痰也。”清·喻昌《医门法律》曰:“痰因于火,有热无寒;饮因于湿,有热有寒……人身热郁于内,气血凝滞,蒸其津液,结而为痰,皆火之变现也。”《证治汇补》引丹溪言:“肥人多风湿生痰,流注经络。”张璐《张氏医通》中论述痰致肢体痛的表现较多。《杂病源流犀烛》曰:“更有支饮,夫支饮本痰饮中症,此则兼有痹病,……其原由受三气兼挟痰涎宿饮,故手足麻痹,臂痛不举。”并认为麻木由痰所致,曰:“夫痰本不能作麻,为风所吹,如波浪沸腾而起,阴阳失运行之柄,安得不麻。”林珮琴《类证治裁》曰:“痹久必有痰湿败血淤滞经络。”日本丹波元坚《杂病广要》论述痰致痹多为项肿臂痛。清·周学海《读医随笔》曰:“夫痰饮既已窜入经络,断不能复化精微,从此败痰流注,久郁腐坏,而痈痿、瘫缓、痹痛、偏枯不遂之根基此矣。”现代陈伯勤认为:“百病皆因痰作祟,痹证日久,湿变为痰,痰留关节,瘀阻经络,则关节肿大,活动受限,甚则疼痛麻木,不能屈伸,历时较长,反复发作,骨节变形。”朱良春认为:“湿停为痰,饮停为瘀。”《中国风湿病学》将痰浊痹分为痰浊痹、痰饮痹等。

5 痰浊痹的临床意义

对于痰浊痹,古籍文献中无确切病名能全面概括本病。笔者认为痰浊痹的提出具有以下临床意义:①补充了《黄帝内经》和历代医家所论不足。历代医家已经认识到痰饮与痹病关系密切。如《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论“痰饮”就有肢体疼痛等痹病症状。《普济本事方》论历节曰:“此病多胸膈生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则首先提出“支饮作痹”等。认识到痰浊凝滞不通可致痹。朱丹溪明确了“痰”在痹病中的重要意义,强调了痰浊致痹。娄多峰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提出痰浊可为痹病的独立病因,并可形成以痰浊痹阻为主要表现的痰浊痹(痰痹)。痰浊痹的提出,补充了历代医家对痹病所论之不足,发展了中医痹病理论。②解决了临床实际问题:痰浊痹的提出,解决了中医风湿病学中多年未决的临床问题。自此,从证候学角度已经有了正虚痹、邪实痹、痰瘀痹三种,统称为“三因三候痹”,代表着痹病证候学分类的完善和发展[3],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医风湿病的病种。痰浊痹,其病名容易理解,治疗目标明确,便于确定治疗方法,能明显提高疗效。因此,痰浊痹的提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6 痰浊痹相关问题

6.1 痰浊痹与湿痹 两者都可以湿邪为病因,都有关节肿胀、重着、麻木和病程较长等特征。痰浊痹除上述特征外,还可见局部痰核肿块、头晕目眩、泛恶痰涎、咳嗽、胸闷、痰多、嗜卧等,多见于痹病中晚期;湿痹除以上见证外,可见肢体困重等湿邪致病特点,无痰浊见证,多见于痹病早中期[10];但湿痹若进一步发展可为痰浊痹。

6.2 痰浊痹与瘀血痹 两者均多见于痹病中晚期,或顽固性痹病,以痛处拒按,甚则关节畸形为特征。但瘀血痹以瘀血痹阻为主要病机,以肢体关节刺痛、肿胀,夜间为甚,肌肤有瘀斑、硬结为特征[11];而痰浊痹以痰浊痹阻为主要病机,以肢体关节疼痛、麻木、肿胀、重着,有痰核结节,伴有胸闷痰多等为特点。由于痰浊、瘀血常相互为患,合而为痹,故治疗时要相互兼顾。

7 痰浊痹的治疗

7.1 痰浊痹的治疗原则 痰浊痹治疗以祛痰通络为原则。祛痰则应根据其病因、症状、病位区别对待,实证祛邪化痰为主,虚证扶正祛痰。明·方榖等《医林绳墨》指出:“痰因火动,宜以治火为先,痰因气滞,宜以行气为要,痰生于脾胃,宜以实脾行湿,痰随气结,宜以理气消痰,痰郁于肺肝,宜开郁以行气……大凡痰之为症,热痰则清之,湿痰则燥之,风痰则散之,郁痰则开之,顽痰则软之,食痰则消之,在上者吐之,在中者下之,在下者提之,如气虚者,宜固元气而兼运其痰。”通络法则的运用,除针对痰浊形成的原因选用相应的药物外,顽痰胶结者可选用虫类剔痰药物;同时重视活血药的应用。另外,消痰不忘补脾,如《圣济总录》所说:“补虚兼以助脾之药,则痰自消矣。”

7.2 历代医家对痰浊痹的论治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用附子酒“治大风冷痰癖胀满诸痹”等。《太平圣惠方》用木香散“治痰癖,心腹气滞,攻于胁肋,疼痛”;《普济方》从之。《圣济总录》有“补虚消痰”的治疗原则,用枳壳丸“治痰癖,胁肋刺痛”,五饮丸“治痰癖胁痛”,玉粉丸“治痰癖,胁下硬痛,呕吐痰饮”等。《普济方》从之。《普济本事方》用牛蒡子散治“胸膈生痰,久则赤肿,附着肢节,久而不退,遂成厉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小活络丹治“经络中有湿痰死血,腿臂间忽有一二点作痛”。《三因极一病症方论》用“十枣汤治悬饮,咳唾引胁下痛;又治支饮,咳烦胸中痛”“大青龙汤治溢饮,身体疼重,汗不出,拘急痛”;控涎丹治“痰涎伏在心鬲上下,变为此疾”。《妇人大全良方》从之。《妇人大全良方》用茯苓丸、控涎丹治疗“脾气虚弱,痰邪相搏,停伏中脘,以致臂内筋脉挛急而痛”“臂痛牵引背胛,或辍或作,由荣卫循行失度,痰滞经络,或似瘫痪,宜白芥子散”。金·张元素《洁古家珍》用白术茶治痰湿咳嗽、肢体沉重等。《济生方》曰:“外有支饮亦令人痹,当随证施治。”用茯苓汤治支饮为痹。《杂病源流犀烛》等后世医家多从之。《应验简便良方》用子龙丸“治颈项、胸胁、背腰、筋骨牵引钩痛,流走不定,手足冷木,气脉不通,痰涎在胸膈上”。《活人方》用四妙散治“湿痰风痹,筋骨拘挛,气虚体肥,经络酸麻疼痛”。元·朱震亨《丹溪心法》曰:“四肢百节走痛……因于痰者,二陈汤加酒炒黄芩、羌活、苍术。”“若痰带热者,先以舟车丸,或导水丸、神芎丸下伐,后以趁痛散服之。”用“控涎丹治一身及两胁走痛,痰挟死血者”“如肥人肢节痛,多是风湿与痰饮,流注经络而痛,宜南星、半夏”“如倦怠无力而肢节痛,此是气虚,兼有痰饮流注,宜参、术、星、半”;列有“治酒湿痰痛风”方药和“血气虚有痰”痛风医案。忽思慧《饮膳正要》用茯苓酒治“肌肉沉重,麻木,身体肥胖,痰湿重而脾气不足者”。《普济方》引《经效济世方》用灵脂丹治“支饮,手足或时少力,指节间疼,屈伸不快;或有痰食,甚则及于膝足,或麻或弱”。朝鲜金礼蒙《医方类聚》引《医林方》用祛痰丸治痰饮“流则一臂大痛,升则头面昏眩,降则腰脚疼痛”。明·虞抟《医学正传》引丹溪言:“湿痰浊血流注为病,以其在下焦道路远,非乌附气壮不能行,故用为引经。”并用五积散(局方)“治寒湿及清痰流注经络,腰膝、背胁疼痛”。《医部全录》从之。《医学入门》详细论治:“初起强硬作痛者,宜疏风豁痰;……久病须分气血虚实,痰瘀多少治之。……挟痰者,手足痹麻,多睡眩晕,济生茯苓汤,或二陈汤加竹沥、姜汁。”认为痛风痰火风湿全者,宜用古龙虎丹;“痰湿热者,导水丸”。龚信《古今医鉴》列有治“妇人湿痰流注,肩背臂腰胁疼痛”的方药。《医方考》用赶痛汤治疗“瘀血、湿痰畜于肢节之间而作痛者”。《万病回春》用滋荣舒筋健步丸“治痰湿手足不便,血虚注下,筋软不能行步兼痛者”。《证治准绳》曰:“痰挟死血,丹溪控涎散。”治一切痰疾的豁痰汤:“《指迷》茯苓丸治中脘留伏痰饮,臂痛难举,手足不得转移,此治痰之第一方也。”“湿痰者,二陈汤加苍、白术,少佐附子行经。……戴人以苦剂涌寒痰,次与淡剂。”用威灵仙、猪腰子治痰积。朝鲜许浚《东医宝鉴》用半夏芩术汤治痰饮臂痛。《寿世保元》曰:“脉洪大促紧者,肩背痛;沉而滑者,痰痛也,豁痰汤。”《医门法律》提出:“浊痰不除,则三痹漫无宁宇也。”强调“治痹方中,多兼用治痰之药”。《辨证录》用消块止痛丹治“遍身生块而痛,……乃湿痰结成者”;补正逐邪汤治“胸背、手足、腰脊牵连,疼痛不定,或来或去,至头重不可举,痰唾稠粘”。《证治汇补》对于痹病“初起强硬作痛,宜祛风化痰,沉重者宜流湿行气。久则须分气血虚实,痰瘀多少治之”“上体宜祛风豁痰,散热微汗”。清·冯兆张《冯氏锦囊秘录》有治风痰原则“风盛者先治其风,痰盛者先治其痰,相等则治风兼治痰”;用滋肾舒筋健步丸治“痰湿手足不便,血虚筋骨软弱”。蒋廷锡《医部全录》用二陈汤(《局方》)治疗本病。顾世澄《疡医大全》用火龙膏药治“肢节烦痛,湿痰流注作痛,不能行步”。《杂病源流犀烛》治疗本病“豁痰开结”,用豁痰汤治痰痹;双合汤治“有湿痰死血相并作麻木者”。俞根初《通俗伤寒论》用芥子竹沥汤、蠲痛活络丹治“痰注:湿痰挟瘀流注经络,致手足牵引,四肢麻木,骨节串疼,或肿而痛者”。程鹏程《急救广生方》曰:“痰湿肿痛,水红花、萝卜、荚白、金凤花、水龙骨、花椒、槐岑苍术、金银花,甘草(各等分),煎熏患处。”翁藻《医钞类编》论治痹“大法宜顺气清痰”等。《杂病广要》用滚痰丸治一切遍身无故游走疼痛。吴尚先《理瀹骈文》中药熏洗治“湿痰窜痛,白凤仙、苍术……煎洗”;用散阴膏治一切气血痰凝滞,跌扑闪挫诸痛,湿痰流注等。沈明圭《痹证析微论》治痹强调“以降火清热豁痰为主”。马培之《马培之医案》用导痰汤“治湿痰攻注,背俞脊庀作痛,脉小滑者”;《三三医书》从之。近代张寿颐《张山雷专辑》列有治痰湿阻络、气机不调之痹病的方药。陈伯勤认为本病“祛风散寒除湿之剂大多无效,治当从痰论治,痰除则痹可愈”,其多用小活络丹或侯氏黑散祛痰治痹。朱良春十分推崇滌痰化瘀之法。路志正《痹病论治学》用参苓橘红酒“治痹病气虚痰阻证。肌肉麻痹,骨节疼痛”;薯蓣薤白粥治“脾虚不运,痰浊内生而导致的气虚痰阻之痹病”。《中医良药良方》用天麻愈风茶治疗湿痰内遏、夹风上扰而致的肢体困重。近年来,人们对于一些顽固性痹病,多从痰进行辨证论治。

8 痰浊痹的转归预后

痰浊痹可见于多种痹病之中,痰浊多是在其他病因基础上形成的,所以痰浊痹病情的轻重及预后,与原有痹病密切相关。若原有痹病病情重笃,则预后较差;反之则预后较好。但大多数的痰浊痹都有一个较长的病程,因此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以使其趋于好转或治愈。若失治误治,或体质较差,病久深入骨骱,预后较差。

9 结 语

痰浊痹其病位在肢体、关节、筋骨,与肺、脾(胃)、肝、肾等脏腑密切相关。病机特点是虚、邪、痰瘀,三者以痰较为突出,虚、邪兼存。痰浊痹阻是其基本病机。本病以实证为主,也有虚实夹杂之证。实以痰浊为主,兼见热、湿、燥、寒、瘀及气郁等不同;虚实夹杂乃痰浊与正虚并存,其虚可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不同,也可相兼出现。其病因外与六淫之邪,内与脏腑失调有关。痰浊痹多见于风湿病的中晚期,痰浊较明显,治疗相对较为困难。痰浊痹的治疗以祛痰通络为原则。祛痰则应根据所兼病邪及正虚的不同辨证论治。通络的运用要重视虫类剔痰药物及活血药,另外要注意补脾。痰濁痹若坚持长期正确治疗,则趋于好转或治愈;否则预后较差。因此,痰浊痹要及时积极正确治疗,尽早控制病情。同时要注意综合治疗,重视调护,预防痰浊形成。另外,根据规范化研究,把风湿病(痹病)作为一级病名[12],那么痰浊痹就是二级病名(三因三候痹)下面的三级病名。本文通过对历代文献的梳理,对痰浊痹的认识更加系统化,便于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10 参考文献

[1] 娄玉钤.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271-279.

[2] 娄玉钤,李满意.三因三候痹的源流及临床意义[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0):50-58.

[3] 娄玉钤.风湿病命名与分类的规范化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9):840-844.

[4]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二级病名及其相互关系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2):53-57,64.

[5] 娄高峰,娄玉钤,娄万峰.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4:48-50.

[6] 娄玉钤.中国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50-1754.

[7] 王承德,沈丕安,胡荫奇.实用中医风湿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5.

[8] 娄玉钤,李满意.常见风湿病患者临床440问[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4.

[9] 娄玉钤,娄高峰,娄多峰,等.基于“虚邪瘀”理论的风湿病学科体系建立及相关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1):10-15.

[10] 李满意,娄玉钤.湿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3):71-80.

[11] 李满意,娄玉钤.瘀血痹的源流及临床意义[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7,6(5):51-56.

[12]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病名源流[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37-41.

收稿日期:2017-04-15;修回日期:2017-05-29

猜你喜欢
风湿病经络疼痛
风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身体出现这5个现象 说明体内的经络不通
出门晒太阳 风湿病患者要注意这些方面
风湿病 你了解多少
总干眼 看看风湿科
把疼痛赶走!
怎么给疼痛分类
快乐也能赶走疼痛?
疼痛到底有多少种?
《易经》养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