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比较

2017-07-01 16:13肖拥建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颈部出血量切口

肖拥建

(邓州市人民医院 急诊科 河南 邓州 474150)

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比较

肖拥建

(邓州市人民医院 急诊科 河南 邓州 474150)

目的 对比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邓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82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甲状腺瘤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将两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及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比较,改良小切口手术可减少甲状腺瘤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改良小切口手术;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瘤;临床疗效

甲状腺瘤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良性病变,其发病的主因为碘摄入过量、精神压力大、内分泌失调等,且以颈部不适、吞咽及呼吸困难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1]。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是以往治疗甲状腺瘤的主要方法,但术中易引发大出血、窒息,且易损伤血管及神经,术后易引发多种并发症,预后较差[2]。而改良小切口手术因其创伤小、切口位置低、可完美保留颈部肌肉、手术瘢痕小等特点,已逐渐成为治疗甲状腺瘤患者首选方法[3]。本文旨在对比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邓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82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男18例,女23例;年龄29~42岁,平均(35.4±3.9)岁;病程1~4 a,平均(2.8±0.7)a。观察组男17例,女24例;年龄29~44岁,平均(35.6±4.2)岁;病程1~5 a,平均(2.6±0.5)a。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取仰卧位,垫高肩部,充分显露颈部,之后实施颈丛阻滞麻醉,在胸骨切迹上两横指处根据腺瘤大小沿皮肤纹理横向切开。之后将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逐层切开,使用高频电刀游离疏松颈前筋膜和颈阔肌间结缔组织。将颈白线纵行切开,暴露甲状腺及瘤体,将甲状腺叶游离后,按照瘤体大小及性质对切除范围进行判断,操作中应避免对血管及周围神经造成损伤。术毕进行彻底止血,将硅胶引流管放在切口下,对切口实施缝合并加压包扎。观察组实施改良小切口手术,取平卧位,进行颈从局部强化麻醉,做2.5~4 cm平行切口于锁骨上1~2 cm处,两锁骨交界处为切口中心点位,扩张双侧腺瘤切口至6 cm。皮下注射15 ml 0.5%肾上腺素的氯化钠溶液,避免皮下出血。将皮瓣分离后,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之后疏松皮下及颈前肌群的结缔组织并将上至甲状腺软骨,下至胸骨柄切迹的上下缘分离。在正中线纵形切开颈白线直至甲状腺被膜,应保留纵向肌群的完整性,防止将舌骨舌肌及胸骨甲状腺肌切断,不对颈前静脉进行结扎。对颈前肌群实施牵拉,暴露甲状腺,对瘤体性质、形状、大小进行判断,将疑似恶性肿瘤患者的病理组织冰冻后送检。切除甲状腺,彻底止血后将切口关闭,不留置引流管,采用无创缝合正对皮肤进行缝合,加压包扎。

1.3 评价指标 记录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等临床指标,并统计术后6个月患者切口粘连、皮下结节等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s)

2.2 并发症及复发情况 对照组切口粘连3例,颈部麻木6例,皮下结节5例,颈前区疼痛7例,吞咽困难2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6.1%(23/41);观察组切口粘连1例,颈部麻木3例,皮下结节2例,颈前区疼痛4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4.4%(10/4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0,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9%(2/41)与对照组为7.3%(3/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

3 讨论

手术切除是治疗甲状腺瘤的主要方法,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在直视下进行操作,需将大部分腺体及颈前肌群游离,易产生较大的手术创伤及较多的术中出血量,同时切断颈前部位皮肤后,缝合处易引发颈前皮肤和肌肉粘连[4],留下瘢痕,严重将对颈部及舌喉活动造成限制,增加吞咽困难及声音嘶哑等并发症发生率。

本研究中,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这表明改良小切口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及术后恢复快的特点。改良小切口手术的手术切口较小,不易留瘢痕,满足了患者审美要求[5],同时改良小切口手术无需游离颈阔肌下皮瓣,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此外,改良手术中无需将颈前肌群切断,而是从颈白线处将甲状腺纵形切开,无需对颈前的浅静脉进行缝扎,降低机体损伤程度[6-7],且保护颈前区组织可减少对颈前区正常活动和功能的影响,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本研究中,观察组切口粘连、颈前区疼痛、颈部麻木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复发率无明显差异,证实改良小切口术可改善患者预后,安全性高。改良小切口手术不强调将喉返神经暴露,且在不影响手术操作及机体损伤的前提下,可直视解剖位置的神经及血管,进而减少损伤神经及血管,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在手术过程中,应确保颈白线切开长度够长,可将甲状腺峡部及腺叶充分显示,还应紧贴腺体分离被膜,避免对甲状腺及喉返神经造成损伤。

[1] 王华龙,王鸿波,王新民.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32例甲状腺瘤的疗效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9):96-97,107.

[2] 唐浩.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肿瘤的诊疗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14,29(8):969-971,974.

[3] 肖刚,刘立新,李丹.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50例甲状腺瘤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13):1086-1088.

[4] 曹一山,宋宏珍,曾国良.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9):134-135,146.

[5] 吴斌斌,李日增.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与传统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0):1548-1549.

[6] 沈晓波.改良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疗效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7):1076-1077.

[7] 王隽,权红光.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8):1314-1316.

R 736.1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0.095

2016-12-13)

猜你喜欢
颈部出血量切口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