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务实 多元共治促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2017-07-01 22:51:0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民政局
中国民政 2017年10期
关键词:访惠议事克拉玛依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民政局

为民务实 多元共治促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民政局

克拉玛依区是新疆克拉玛依市党、政、军机关所在地,也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2015年7月,克拉玛依区被确定为第三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两年来,克拉玛依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实验区工作,将社区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和区长为组长,区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区长为副组长,民政局、教育局等23个成员单位正职领导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把社区治理工作纳入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紧扣“多元共治,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实验主题,积极探索克拉玛依区“7+7”社区多元共治模式。2016年12月召开了克拉玛依区创建全国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实验区现场会,将议事协商、居民公约和“三社联动”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短片、短剧、小品、演讲等多种形式展示。

7类主体 7种机制聚力社区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关键在党,根本靠坚强的干部队伍、严密的基层组织体系、管用的群众工作机制。克拉玛依区形成了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基层政府为主导,社区居民为主体,社会组织、社区共建单位等多元参与、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格局。明确社区党组织、基层政府、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访惠聚”工作队、社会组织和社区共建单位作为社区多元共治模式的7类主体,通过党建引领机制 、“访惠聚”驻社区工作机制、群防群治维稳机制、“五百”工作机制、议事协商机制、“三社联动”机制、网格化综合管理大联动机制等“7种机制”,发挥各自优势,聚力社区治理,推动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强化意识 深化机制助力社区治理

一是强化基层党的建设,深化党建引领机制。强化政治引领,打造党员教育示范基地,利用国旗下讲话、草根宣讲等各种形式,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强化组织引领,成立了576个片区活动支部、2325个党员楼组和55个社区区域化党委,引导辖区各类党组织积极参与社区共建。持续深化“红细胞”工程,创新“组团式”服务、“积分制”管理和“党员政治责任区”制度,激励引导党员回社区报到开展服务,联系帮扶弱势群体,参加维稳巡逻、政策宣讲、民族团结等活动。二是深化“访惠聚”工作机制,助力社区治理。克拉玛依区始终坚持把深化“访惠聚”驻社区工作作为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的重大举措和有力抓手,工作队扑下身子访民情,实际行动惠民生,真诚服务聚民心。三年来,治理成果显著。共累计教育转化“五种人员”562人、转化率100%;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600余件,开展宣教活动300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16万人次;创建了9个市级、14个区级“访惠聚”长效机制示范点,完成村级惠民生项目6个,帮扶慰问困难群众投入近400万元,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投入达1040余万元,做好社区治理。

紧扣目标 多元共治提升社区综治维稳水平

积极推进流动人口聚居区域小区化管理,强化“369限时工作法”的执行和落实力度,累计发放奖励金额5万余元,对违反“369限时工作法”的48家单位(场所)和196人累计处罚3万余元。组建街道专职联防队伍,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由公安部门进行专业化管理。依托义务联防队、单元长、楼栋长、“访惠聚”驻社区工作队、“红细胞”等,不断充实基层群防群治力量,共有义务联防队61个,1600余人。在全区商业网点推行“十户联防”,加强人员密集场所联防自保,提高群众预防突发事件能力,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截至目前,已编成368组,安装一键报警装置4996部。

扩大基层协商民主形成协商治理常态化

2015年通过制定《克拉玛依区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制度》,规范了社区协商议事范围、主体和程序。2016年,在5个社区开展多元主体参与议事协商试点工作,形成有事议、有人议、会议事、议好事的良好社区议事氛围。在社区建立服务需求库和问题收集库,每月不定时召开议事协商会议。推动形成了前进社区流动晨会等社区灵活多样的议事协商平台,围绕物业纠纷、僵尸车、爱心椅等居民和社区关心的重点议题,引入相关利益方和吸纳多元主体参与议事,推动各项问题的有效解决和改善。

推广“三社联动”成果开展社区治理服务

探索完善“以社区为平台、政府扶持监督、社会组织承接、项目化管理运作、专业社工引领、志愿者参与”的“三社联动”运行模式,形成“一教二带三联动”工作方法,引进内地专业社工机构,将区社工联、乐龄社工服务社培育成枢纽型社会组织。乐龄社工服务社、胜利社区与各社区社会组织共同开展“一起公益·三社联动”服务项目,增强社区工作者及社区社会组织的凝聚力;整合了260家社会组织、单位、商户、“老友关爱圈”参与“幸福乐龄坊”为老服务联盟。开展各类主题活动50余场,惠及老年人3000多人。连续3年每年设立社会组织公益创投经费100万元,两年来立项项目86个,总额1936万元。

“五百”机制 深化落实夯实社区基础服务

克拉玛依区“五百”工作机制要求社区居委会通过“串百家门”、做到“五必到,六必访”,“知百家情”、做到“四知四清四掌握”,“管百家事”、做到“十服务”,“解百家难”、做到“七帮六助”,“暖百家心”、做到“三实一满意”。社区每个网格配有一名关爱居民联络员,每两个月走访一次辖区居民,按照放心户、基本户月访,关心户、暖心户周访,管控户(重点户)日访的要求进行走访。社区“五百”工作机制的实施,是推动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的有效方式和途径。通过实施“五百”工作机制,充分调动了社区党员、居民代表、楼栋长、单元长等群体的积极性,激发广大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增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工作自治的意识。

做实基层网格治理平台推进网格管理工作机制

2016年,克拉玛依区构建了统一的受理渠道,以百姓需求和管理需要为核心,建立统一的资源调度和协调机制,有效整合各部门原先分散的管理和服务资源,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道”。整合社区关爱联络员、治安维稳、城市管理网格,(划分为4个街道网段、61个社区(管委会)网节、13个扩展网节和783个关爱联络员网格)形成“区、街道、社区、网格”四级管理体系,实现了管理触角延伸至城市每个角落。

几年来,克拉玛依区不断致力于公共事业发展和为民服务能力提升。目前已实现全区居民免费体检、意外保险和大病保险全覆盖,幼儿园到初中阶段义务教育免费,残疾人员、环卫工人及中小学生乘坐公交车免费,并建立了环卫工人休息室,所有景点、公园、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免费向本地居民开放。

克拉玛依区的社区治理一直走在转变和发展的路上,由“单管”到“共治”,由 “独断”到“共商”,由“坐等靠”到“上门帮”,由“单一”到“ 全面”,打牢了社区人才基础,建立了专职社区工作者与兼职社区工作者复合参与模式。

通过努力,克拉玛依区的社区建设工作得到国家民政部和自治区民政厅的肯定,先后荣获第五届“全国区街深化改革与治理创新成果百花奖”“全国创新型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红细胞”工程被评为“第三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自治区无邪教创建示范区”,连续5年保持“自治区综治先进集体”“自治区优秀平安城区”荣誉称号;克拉玛依区“和谐兴油城 社区大讲堂”及金龙镇“彩虹桥”两个项目荣获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社区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今后,在国家民政部、自治区党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克拉玛依区将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开创社区治理和服务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访惠议事克拉玛依
张国华看望慰问南疆访惠聚驻村干部及第一书记
克拉玛依胡杨
街道专题议事激活基层治理
浙江人大(2020年7期)2020-08-03 01:56:12
暖心煤真暖心
兵团工运(2019年12期)2019-12-13 07:29:36
一〇四团“访惠聚”工作队篮球联谊赛
兵团工运(2019年9期)2019-12-13 00:08:28
SBS改性克拉玛依沥青的相容性和稳定性机理
石油沥青(2018年5期)2018-10-24 05:41:08
学校议事需谨防“三化”
教书育人(2017年5期)2017-11-07 12:58:36
克拉玛依城市防护绿地树种的选择和配置的探讨
现代园艺(2017年11期)2017-06-28 11:32:36
学校议事需谨防“三化”
皮山农场三连迎来自治区驻村“访惠聚”参访团
兵团工运(2017年11期)2017-01-26 11: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