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法人》特约撰稿 喻家卿
导引迷路心灵回家的人
文 《法人》特约撰稿 喻家卿
曹广健从警校毕业后,来到北京市监狱局当了一名狱警,那个时候的他也没有想到会跨入心理咨询师的行业中。2000年,就在曹广健在分监区长的职位已经干出了点儿名堂的时候,一个到大学深造的机会出现了。那年,司法部在扬州大学组织了全国监狱系统的心理学培训班,对心理学感到陌生又好奇的曹广健主动请缨,带着憧憬去了扬州。半年的培训结束时,曹广健感到 “心理学在教育改造服刑人员中很重要”。
从扬州回到北京,踌躇满志的曹广健想要将心理咨询引入罪犯改造教育中,但当时同事和服刑人员都不太认可,尽管每次咨询曹广健都是认真对待,但效果一言难尽,他心里清楚,只有咨询者真心实意地接受心理咨询方式,才会显露成效。 “那时候,我都不知道还会不会成功,真正让我树立信心的是用心理学知识挽救了一名要自杀的服刑人员。”曹广健清楚地记得那个刚入监不久的服刑人员叫赵前。
神色沮丧、目光暗淡的赵前对曹广健说,他入狱后媳妇儿跟他离了婚,自己刑期太长怕是熬不到头儿了……曹广健感到赵前的抑郁心理已经很严重了。在进行了相应的测试和评估后,得出的结论也印证了他的预感:赵前患有“严重的抑郁倾向,并有自杀的危险心理反应”。曹广健决心一定要对赵前进行心理干预,不能让他在自杀的心理旋涡中沉没。一周三次,整整半年,经过81次的心理疏导后,终于使赵前打开了心结。“我曾经想了好几种自杀的方法,是您把我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也把我对人生的希望拉了回来。”赵前在给曹广健的信中这样写道。
从这个成功案例开始,曹广健感到,面对不同类型人格障碍的服刑人员,要运用不同的矫治方法,但这对大多数都没有经过正规心理学专业训练的普通狱警来说难度很大,有没有一种易于操作、标准规范的简单有效的办法呢?在2012年的一次领导委派的活动中,曹广健终于找到了切实可行、体验训练人内心的方法:内视观想。这个活动让曹广健在自身的认识上有了质的飞跃,用他的话说,就是“对别人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了”。
“内视观想”,是一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取出来的思想精华,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训练人去审视内心,从而正确地去认知自己、认知他人、认知社会。
具体方式就是让体验者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利用7天的时间,通过11大主题,42个小环节,从生命初始一直到现在当下,对自己的人生进行系统地检视、纠正,找寻认知误区,从而达到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积极改变。
曹广健全面细致地将内观与心理学理论反复进行了比较,又结合对服刑人员进行的传统文化教育,他认定“内观”是监狱民警易于掌握、易于操作,而服刑人员又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心理矫治方法。在没有任何国内其他监狱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曹广健在全国监狱系统率先建立了“内视观想”团队。
一开始,对于“内视观想”不但服刑人员不明白,狱警们也不明白,直观地认为它是另一种形式的“禁闭”惩处。所以当曹广健在服刑人员们中征求体验者时候,分监区往往会推荐来那些对抗改造的顽危分子。
曹广健不介意,只要愿意来,谁都成。
周武从小好动不爱学习,初中辍学后凭借身强体壮横行乡里。他因暴力犯罪进了监狱后,依然动不动就要挥拳头实施暴力。他被分监区送来参加“内视观想”体验时,是刚刚因严重违纪受到惩戒回来的。
洁净典雅的“内观室”环境和那些难以理解的“规矩”让周武不知所措,除了去卫生间,其他时间均不能随意走动、不能看书、不能写字、不能与隔壁的人交谈,即使去卫生间见到人也不能说话。这让周武有点烦。
周武的每顿饭,都是有做导引师的狱警端来,而且说:“打扰了,请用餐。”入狱多年的周武,哪受过这待遇呀!他不知道,民警们一开始也不乐意,可曹广健说:“我们跟服刑人员身份是不一样,但在内观体验期间,我们和他们是平等的,就是要营造出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氛围,去感染他们。只有服刑人员感觉到了这种平等和尊重,他们才会解除戒备心理,进入被我们引导的心理状态。”
受到导引师如此礼遇的周武,开始认真思考曹广健留给他的三个问题了。
他(她)为我做了什么?
我为他(她)做了什么?
我给他(她)添了什么麻烦?
“他(她)”指的是父母。五大三粗的周武从来没有想过这三个问题,也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思考,曹广健让他将自己30来年的人生分成若干的段落,一段一段去回忆。
“被母亲抱在怀里吃奶、母亲奶不够就熬米汤给我喝、冬天夜里屋里冷,母亲整宿地把我搂在怀里……可我又为母亲做了什么事呢……以前听母亲说的这些,从没有正经地听过。”今天想起这些,周武感到好像有一把小锥子在一下一下扎着自己的心……
顺着曹广健的导引,周武渐渐陷入了沉思……
经过7天的内视体验,让周武像是变了个人,他知道说“打扰了”这样的礼貌用语,与别人面对面相遇时懂得侧身让路了,更为重要的是他改变了对自己的认识。“通过思考那些问题,我发现我对自己的父母非常陌生,我不敢想下去,我逃避,可还是要想。我入狱前的一年,母亲得了重病,我去陪床照顾,可大打心眼儿里不情愿,就想着自己去外面玩儿,父母怎么着的都与我没关系……导引师问我:‘假如你得了重病,谁会陪伴照顾你,再假如你成了植物人,还是谁会日夜陪伴在你的身边?’说真的,我从来没有这么想过,我试着去想,就想进去了。越想越觉得对不起父母,越想越觉得我不是人啊!……我不知道我活着为了什么,也不知道我想得到什么,更不知道服刑是为了什么,30多年就是这么稀里糊涂地过来的,我不能再这么活下去了……”在与大家分享“内观”收获时,周武一次次哽咽地说不下去,这个从不落泪的魁梧汉子哭得像个孩子。曾经解决问题只会依靠武力的周武在参加完“内视观想”体验回到分监区后,真诚地对狱友们说:“警官们是真的为我们好,我们谁也不能再违反监规纪律了。”
每一期内观体验结束后,曹广健都会让参加体验的服刑人员们坐在一起分享感受。他们中有的侃侃而谈,有的寥寥数语,有的情绪激动,有的羞愧难当。
当向善、内省的种子播撒进服刑人员的心田后,加之法律、道德的阳光和情感关怀的雨露,那种子就一定会发芽,最终长成一棵根深叶茂的生命之树。“内视观想”体验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所有参加体验的服刑人员没有人在改造中再严重违纪。
曹广健2006年被司法部首批授予“全国罪犯心理矫治专家”“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师资库专家”称号。2016年,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将“内视观想”作为“十三五”规划中,教育改造关键技术规范化试点,对此,曹广健感到了很重的使命感。
北京市监狱局首个“内视观想监区”于2016年初在北京市监狱成立,成为监区长的曹广健说:“我们要为更多的服刑人员铺架心桥,导引他们迷路的心灵回家,帮助他们都能身心健康地去开始新的生活。”
作者介绍:喻家卿,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北京老舍研究会理事,1990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纪实文学《审讯室里的采访》《从死囚到数学学士》《被白色粉末凋零的玫瑰》《回归高尚的历程》等。
(本文中服刑人员的姓名均为化名)
职业介绍:
监狱心理咨询师:专门为监狱服刑人员从事心理治疗、行为矫正,帮助罪犯解决心理压力,促使罪犯的心理和行为发生积极变化的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监狱罪犯心理矫治又被称为“罪犯心理学干预”,目前在监狱管理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