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艳杰
2017-01-22 走向世界杂志
千佛山上的“柿子会”
过去济南的庙会有大小数十余处,唯以“千佛山”和“药王庙”庙会规模最大,流传最久。千佛山庙会一年两次,于春季的上巳节和秋季的重阳节期间举行。上巳节魏晋时固定为三月初三,元成宗大德年间(1310年前后),千佛山庙会始成定例,源自汉代的习俗,三月上巳日到水边沐浴,叫作“修禊”以除不祥。每年到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登高的好日子,千佛山庙会期间,适值大盒柿成熟上市,赶庙会者,多买柿子而归,故千佛山庙会有“柿子会”之称。每年庙会期间,从山脚下到山腰兴国禅寺间一公里多的山路两旁,有固定和流动摊位1000多个,也有来自省内外的民间艺术团体在庙会上表演杂技等,人流如潮,热闹非凡。
名镇四海的“药市会”
济南药王庙为明万历末年知府孙承荣所建。庙内供奉的是唐代名医孙思邈,民间传说孙思邈因救活一条白蛇而被人们尊为药王,农历四月二十八为药王孙思邈的生日。旧时,每到这一天,要在药王庙举行庙会,香火十分旺盛,来自全国各地的药商、市郊的药农和众多香客都到药王庙来烧香祭祀。庙内的主持也借此雇戏班演戏,以助声势。而药商、药农们则借祭祀的机会,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中草药和中成药在此出售、交易,买卖者多达上万人,逐渐形成了以药王庙为中心的庙会,又因庙会以买卖药材为中心,后又称为“药市会”。在清初就小有名气,韩国仁川等地的国外药商也来此赶会,规模很大,曾与河北祁州(今安国)、安徽亳州、河南禹州(今禹县)的药材会,并称国内四大药市会。
原汁原味“糖球会”
海云庵糖球会起源于海云庵庙会。自海云庵建成,每年第一个大潮日——农历正月十六,为开庙逢会日。庙会为青岛市区最大规模,庵内香火鼎盛,庵外摊贩云集,百货杂陈,赶会群众络绎不绝。起初庙会以“保平安,祈丰收”为主题,后因庙会中食品以糖球居多,且制作技术精湛,花色品种繁多,深受赶会者喜爱,海云庵庙会遂以糖球而闻名四方,历经数百年而不衰。如今,“兔儿爷”、面塑、扑灰年画等的加入,让糖球会上原汁原味的民间项目增添了浓浓的民俗特色。并且不再局限于几个广场、几条街,慢慢开始辐射到全区、全市。
玉皇大帝“庆生会”
毓璜顶原名玉皇顶,因山上有玉皇庙而得名。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重修庙宇时由当地文人雅士倡议将山名改为“毓璜顶”,庙却依然是玉皇庙。玉皇庙始建于元代,经明清多次扩建,规模十分可观。庙会日在农历正月初九日,汉族民间传说这一天是玉皇大帝生日,烟台人赶庙会几乎达到万人空巷的程度。山下窄巷通道挤满了小商小贩,卖糖的、卖玻璃球的、卖针头线脑的,物细而摊密,烙饼菜汤朝天锅、福山大面三鲜汤,地方小吃展览成市。现在,毓璜顶已建成了一处可登山观海的公园,平时已没有多少庙堂气氛。但一到农历正月初九,往昔的庙会场面就回到了毓璜顶上。这种变换的场景具有浓厚的汉族民俗风情和乡土气息,使游人感到分外新鲜。
灵山的传奇“神水”
灵山,位于安丘、昌乐、坊子3县区交界处,在周边颇有名气。据说,早年间灵山山顶曾建有庙宇,有数不清的石碑,如今庙宇已没,石碑也荡然无存,只剩下遍地瓦砾。山腰有四个洞,洞中有水,人称“神水”,传说喝了洞中神水,就能祛病消灾。起初来此烧香求“神水”的人很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人们淡忘。原来在山下的村子里,是个大集,一年一度,也是三月三,专搞经济贸易、物资交流。后来山下的集越赶越小,而山上的香火却越来越大。到1987年,山下的大集便无影无踪,人群全被灵山山会夺去了。据当地人讲,来烧香的远近都有,新疆和东北的也有人来。
客商云集的“物资大会”
郯城境内庙宇建筑多,庙会发达,郯城庙寺观庵祠著名的有60多座,早些年多有庙市,到现在单纯的香火会已不存在。郯城諸多庙会,多崇拜自然神和地方神。郯城十月十五古会,是为纪念汉孝女衔冤而兴,初为香火会,后添骡马市,历数百年之久,占地利人和,成为今天全县物资交流大会之首。该会自清初兴起,民初极盛,10余省客商云集,张家口皮货、东北骡马、济南银楼、苏杭绸缎塞街满巷,上市达10万之众。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几年,更是规划整齐,行市有序,成为物资交流盛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