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焦虑及应对策略

2017-06-30 23:41谭亦婷
博览群书·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面对现实焦虑动力

谭亦婷

摘 要:焦虑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的情绪之一。为了更好的应对焦虑我们要明白焦虑的定义,它是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知道在何种情况下会令自己产生焦虑感,面临不良处境时或者内心存在不良适应易出现。焦虑情绪会给我们带来消极、积极两方面的影响。要正确认识焦虑,将焦虑转化为动力促进自己成长,并选择合适的方式缓解不良的焦虑情绪。

关键词:焦虑;不安;动力;缓解焦虑;面对现实

一、焦虑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产生一些令自己不愉快的情绪——焦虑。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预期即将面临不良处境的一种紧张情绪,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紧张、担忧、不安全感)或发作性惊恐状态(运动性不安、小动作增多、坐卧不宁、或激动哭泣),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口干、胸闷、心悸、出冷汗、双手震颤、厌食、便秘等)。

焦虑是人类在与环境作斗争及生存适应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基本人类情绪,在精神分析的观点中,佛落伊德将焦虑分为三种:

①现实性焦虑(客观焦虑):察觉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危险并对其做出反应。

②神经性焦虑:本我和自我之间冲突,担心本我冲动会战胜自我而引起的恐惧感。

③道德性焦虑:超我与自我之间产生冲突,也就是自我受道德良心的指责引发的愧疚羞耻感。

二、焦虑情绪原因

1.产生焦虑症的原因

(1)生物学因素,如遗传影响与生理因素。

(2)心理因素,不良的认知,自我、本我、超我的失衡,童年、少年或成年期未解决的冲突等。

(3)社会因素,如城市过密、居住空间拥挤、环境污染、紧张、工作压力过大等。

(4)焦虑症在女性中的影响更大,由于女性对各种感官刺激非常敏感,包括身体接触、周围的光线、噪音和气味,很容易因此歇斯底里地发作起来。

(5)生活中再出现了应激事件,如天灾人祸等,就更有可能引发焦虑症。因为,在此过程中,心理压力得不到有效释放,从而导致持续的紧张、心慌等。

(6)焦虑症还与紧张相关的激素,如甲状腺素、去肾上腺素的分泌紊乱又会加重焦虑症的症状。

2.外因

(1)自己与别人作比较并产生一定差距时。例如:宿舍六个人,其余五个人都在谈恋爱了,最后一个人会产生一定的焦虑情绪,考虑自己是否有不足的地方或产生一定的自卑情绪。

(2)当自己所要面对的事情别人对你產生了较高的期待,或外界压力过大时,容易产生焦虑情绪。例如,考研在即,所有人都认为你一定能够成功,并且能够取得较高得分数,你会产生一定的焦虑。

(3)发生了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内心会感到恐慌不安。

3.内因

(1)在重大事情(与自己密切相关)发生之前,等待信息或者等待一件事情的结果时。

(2)知道将要有一件不好的、会对自己造成困扰或一定伤害的事情即将发生之前,内心会感到着急、烦躁,造成焦虑。

(3)要做一件不好的事情,自我与超我之间产生矛盾,产生道德性焦虑。例如:出轨,知道是一件不应该做的事情仍然做了,便会焦虑。或者现阶段不应该做这件事情却做了。例如:明天就要考试了,今晚应该复习知识早点休息以应对明天的考试。但是却看了一整晚的电视剧,便会产生焦虑情绪。

(4)面对一项任务,需要你完成,而自己的能力达不到,或者达不到自己的预期期望时会产生焦虑情绪。

(5)对自己要求过高时,自己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这时,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无法弥补,会令自己对自己失望,产生焦虑情绪。

(6)负性的生活事件是引起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的重要原因,国外内研究者也在不同的群体中验证了生活事件和焦虑的高相关性,说明个体在生活环境中所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是产生社交焦虑的重要诱因。

三、焦虑情绪带来的影响

1.生理

(1)表现在消化系统、泌尿系统、以及自主神经等的不正常反应。表现为寝食难安、多汗、心慌、头晕等不良症状。

(2)出现睡眠的问题,表现为失眠、多梦、梦魇、梦中惊醒等。

2.心理

(1)长期的不良焦虑情绪可能造成可疑性神经症,形成异常心理。

(2)长期的不良焦虑情绪可导致形成抑郁症。

3.消极

只有具备某些病理性特征同时对正常的社会功能造成影响时,才成为病理性焦虑。

4.积极

焦虑并意味着都是有临床意义的病理情绪,在应激面前适度的焦虑具有积极的意义,它不可以充分地调动身体各脏器的技能,适度提高大脑的反应速度和警觉性。用另一种话来说,焦虑其实就是一种动力,激发个体的内在潜能,促进个体更好的完成自我实现,促进个体更好的面对现实。

四、应对焦虑的方式

1.首先要正确认识焦虑情绪,它是每个人都有的,是不可避免的。但他并不可怕……

2.仔细分析自己焦虑的原因,对它有正确的认识,有助于减缓或者消除焦虑情绪。

3.寻求合适的解决办法,以缓解焦虑情绪。

在面对焦虑情绪时,要使用适当的方法减缓焦虑情绪。不要采取不当行为,例如自杀自残。

(1)在较短时间内产生焦虑情绪时,可做深呼吸,使自己保持冷静。

(2)做一些有氧运动或者听音乐、练字等。将力比多发泄出去指向外,而不是一直指向自己。

(3)坚持。

(4)选择合适的对象进行倾诉。与别人交流,听取意见。

(5)增强自信心。

(6)病理性焦虑要及时就医。

(7)自己无法调节或者认为自己生活收到了很大影响时,可求助于心理咨询。

参考文献:

[1]孙荣光.(2016). 大学生生活事件、自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2]位东涛.(2014). 生活事件与神经质影响焦虑的神经机制.

[3]孙科炎.&.武义龙.(2012).人格心理学.

[4]Richard J.Gerrig,&Philip G.Zimbardo.(2015).心理学与生活.

[5]金盛华.(2010).社会心理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面对现实焦虑动力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基于多动力总成的六点悬置匹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