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试验法在发泡、喷涂工艺控制中的应用

2017-06-30 12:33郑健斌朱波
科技与创新 2017年12期
关键词:工艺参数化工工艺正交试验

郑健斌+朱波

摘 要:通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在喷涂及发泡工艺中的应用实例,优选了最佳工艺参数条件数据,从而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正交试验;化工工艺;工艺参数;发泡工艺

中图分类号:TQ63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12.150

在电冰箱和空调器生产过程中,涉及多种化工工艺。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开发新产品,经常通过试验来优化生产工艺。如何设计试验,做到既能减少试验次数,缩短试验时间和降低盲目性,又能得到好的试验结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正交试验法是研究和处理多因素试验的一种科学方法,它在实际经验和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利用排列整齐并规格化的正交表安排试验,包括2方面的内容,即如何设计试验、如何分析实验结果。正交表具有“均衡分散”的特点,可做到均衡抽样,能通过少数的试验次数找到最优或较优的生产条件。这方法可以大量应用于实际工作,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利用正交试验法设计安排喷涂发泡工艺试验,优化工艺参数,解决了许多工艺难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 优化低CFC发泡工艺参数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生产的小冰箱采用低CFC发泡工艺(后因出口需要,已改用141b发泡工艺)。由于组合料中减少了75%的F11,增加了1倍用水量,物料黏度增大,导致与异氰酸酯在混合头处混合困难,生成的泡沫与基材的黏结强度变差,泡沫易与基材脱离(离泡),影响了冰箱外观质量。为了消除这些缺陷,我们利用正交法优选最佳发泡工艺条件,使冰箱箱体的轻度离泡率降至0.5%以下,泡沫导热系数稳定在20 mW/(m·K)左右,尺寸变化率小于0.8%,满足出口冰箱质量要求(本试验成果获国家优秀QC成果奖)。从试验結果可知,该组合料的最佳发泡参数为模温50 ℃、料温23 ℃、灌注压力为18 MPa、黑料与白料的质量比例(mI/mp)为1.48,其中模温对离泡率影响最大,必须严加控制。

2 优化电镀锌和冷轧板混线处理工艺

为了提高空调室外机和窗机外壳的耐蚀性,我们采用电镀锌钢板喷粉工艺,但同线生产的小冰箱采用冷轧板喷粉。由于2种钢板表面的状态不同,对涂装前处理工艺的要求有较大的差异。电镀锌板不能用强碱清洗,磷化槽液中铁离子浓度较低,如果工艺控制不当,会出现脱脂不净和磷化上膜不完全的情况,影响涂层的附着力。为了解决电镀锌板和冷轧板混线涂装的问题,我们采用正交表L9(34)安排试验,优选最佳的脱脂和磷化参数。选出的最佳脱脂参数组合为:碱度12点、温度为60 ℃、时间为2.5 min,其中,脱脂时间是关键因素,可通过严格控制输送链速度来保证。选出最佳的磷化参数为游离酸FA0.5点、总酸TA18点、促进剂AC2.0点、温度50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总酸度。试验安排及试验数据统计分析如表1和表2所示。我们将试验选出的脱脂、磷化最佳参数应用于电冰箱和空调器混线涂装生产。电镀锌钢板与冷轧板脱脂和磷化效果良好,工件表面无离水挂珠,磷化上膜均匀连续,耐蚀性达到标准要求,喷粉涂层附着力优良。

3 交互影响

用热镀锌板生产窗式空调器外壳,因锌层较厚,百叶窗的边角耐蚀性较好。但普通热镀锌钝化板不磷化直接喷粉,涂层有锌花和隐约可见的条纹,外观不理想。用经过光整处理的热镀锌板磷化喷粉,涂层附着力较差。其主要原因是热镀锌板在加工过程中加入了0.15%~0.20%的铝,磷化过程溶出的铝离子在槽液中积累而使磷化液中毒,导致光整热镀锌板磷化不上膜,喷粉后涂层附着力下降。磷化液中Cl-对磷化膜质量和涂层附着力也有影响。为了了解杂质离子的影响,我们确定了磷化喷粉参数,分别进行了Al3+和Cl-的单因素试验,考察了30~210 ppm Al3+和50~500ppm Cl-对磷化膜质量和涂层附着力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Al3+>90 ppm时,磷化膜开始变粗;Al3+>180 ppm时磷化上膜不全;Al3+浓度达210 ppm时磷化不上膜。

猜你喜欢
工艺参数化工工艺正交试验
化工工艺中常见的节能降耗技术措施探讨
基于选择性烧结技术的薄壁零件加工工艺研究
基于AMI的双色注射成型模拟分析
倾斜式子棉清理机工作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MADYMO的航空座椅约束系统优化设计
祁山药醇提物提取工艺研究
工程机械油缸内孔加工滚压头设计
ABS材料红外激光打标工艺参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