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从审题到确定立意都是由学生的思维习惯独立决定的,逻辑性强的思维模式对于写好材料作文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思维能力的训练便成为语文作文教学中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读材料,审清题目
学生要仔细阅读、认真钻研所给材料,以把握材料所体现的中心思想。材料的种类不同,因而借助来把握材料中心思想的方法也就不同。材料的类型可大致分为:单一型和正反对比型。只有一则材料的被称作单一型,学生在阅读这样的材料时,首先要找到材料的主要人物及主要事件,进而向更深层次挖掘,发现这则材料中所蕴含的道理或体现主人公怎么样的品质,这样便做到了把握材料的中心思想。如果是正反对比型的材料,学生首先还是要找出材料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然后着重把握正反衬托的渲染,找出正反的对立面,进行辩证思考,从而确定立意。这里着重讲述寓言故事类的材料作文。这类作文是借助虚构的故事或自然事物的拟人方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进行劝导,具有隐喻性、多义性和哲理性。
对于这种材料的审题,学生首先要精读材料,提取揭示寓意的关键词语,明确材料主旨。在这里要注意一点,学生要从整体上把握寓言的主旨,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般来说,材料中所包含的最主要、核心的含义,即是材料的主旨所在。例如下面一则材料:黑暗之中的石头十分不满地对旁边的钻石说:“为什么你的地位这么高贵,人们都把你视为珍宝。可是现在我们都是黯淡无光的,又有什么区别呢?”钻石说:“没错,其实你我都不会发光,但我之所以比你高贵是因我知道如何对待来自外界光芒。”这时,云消雾散,皎洁的月亮悬挂在夜空中,钻石由于月光的照射立刻变得光彩夺目,熠熠生辉。经过分析后不难发现,这则材料的对象即石头和钻石,关键句是钻石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光芒。所以可以从正确认识自我并借助外力来成就自我这个角度来立意。
二、先系统,后看局部
由于材料作文的篇幅都较小,想要把握材料的整体性并不是很困难。但同时由于材料篇幅短小,其中可能有一句话就将全文反转的现象,导致不好把握中心思想。这就需要学生先系统地大致了解材料所写内容,再进行精读,在此基础上对关键性的部分进行深入挖掘、体会出题人的意图并站在出题人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这样才能正确的进行立意。比如下面这一则材料:在遥远的西方有一个伟大的雕塑家,有人慕名而去,向他讨教雕刻出如此完美的雕塑的方法。雕塑家告诉这个人:“其实雕像原本就在那里,而我的工作只是将它多余的部分去掉,让它更加完美。”其实,你自己就是一座雕像,而你自己就是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只要你不断雕刻自己,去掉“多余的部分”,就能使得自己更加完善。有很多同学抓住了关键词“雕塑自我”,以此为话题,立意为“塑造自我”、“阅读塑造自我”等等。但他们只抓住材料本身的“只言片语”来立意,没有能够准确把握出题者的真正意图,所以未免有些偏颇,有跑题的嫌疑。既然是审题,就应该更加全面,把材料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而不是分割蚕食,片面立意。因此,当我们局部精读后就会发现:除了“塑造自我”以外,“去掉多余的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信息。因此,“去掉多余的部分才能塑造完美的自我”才是材料的中心内涵,学生应围绕这一点进行选材立意。
三、多角度,全面审题
很多材料中包含两个或更多含义,因此学生在分析材料时,要运用到自身的发散思维。学生首先要仔细阅读材料所写内容,阅读完毕后在纸上写下从中引出的两到五个观点,然后找出一个对自己写作有利、自己有把握能写好的分析角度来立意行文。如下面这一则材料作文题目:有个鲁国人以织麻鞋为生,而他的妻子以织白绢为生。他们想要离开鲁国到越国去,但有位他们的朋友提醒道:“你们若是去了越国会遭受贫困之苦的。”鲁国人便问他为什么这样说,那人说:“越国人是披散着头发、光着脚走路的。你们夫妻二人,一个做帽子,一个做麻鞋,到了越国根本毫无用处,怎么能赚到钱呢?”首先,学生可以进行横向立意,即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顺着原材料所指明的方向去考虑。因此不难发现,这个材料的中心思想是:无论我们做什么,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方法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的現象。此外,学生还可进行反向立意,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思考,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因为越人赤脚、披发,没准鲁国人的到来会开拓鞋帽市场,反而大赚一笔。这就要求鲁人要有敢于尝试、敢于冒险的精神。
汪柳,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