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娣
“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亘古不变”的主题之一,“计算”也是学生必备的数学技能;而注重推动学生个性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是新课程“解决问题”的主旨所在。计算源于解决问题的需要,计算是为了解决问题。笔者执教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一课,尝试着将两者进行了有机结合,使我们的计算课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也使我们的“计算”教学更具价值。
【实录】
一、解决问题:生成学习材料
1.呈现素材:课件出示盒装水彩笔。
水彩笔
规格:12支装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认识它吗?
生(合):水彩笔。
师:对,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学习工具——水彩笔。(板书:水彩笔)
仔细观察水彩筆的包装盒,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生1:12枝装。
师:12枝装什么意思呢?
生1:就是每盒12枝。
师:很会观察!是的,每盒12枝。 (板书:每盒12枝。)
2.提出问题:课件出示3个小朋友和3盒水彩笔的画面。
师:现在,有明明、丽丽和芳芳三个小朋友,他们要用水彩笔画画。
根据,屏幕上所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1:3人一共有水彩笔多少枝?
师:3人一共有多少枝,也就是3盒一共有多少枝? (板书:3盒一共有多少枝?)
师:还有不同的问题吗?
生2:两盒水彩笔一共有多少枝?
师:可以的。我们选取“3盒一共有多少枝?”为问题,现在我们的学习材料已经完整,让我们齐声响亮地把学习材料读一读!(学生将板书“水彩笔,每盒12枝。3盒一共有多少枝?”进行朗读。)
二、渐进研探:积累计算策略
1.口答列式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呢?
生1:12×3=36(枝)
师:其他同学同意吗?
生(合):同意!
师:好的,老师把“12×3”写到黑板上,刚才他还说出了得数,老师把得数和单位也写上。
(板书:12×3=36(枝))
师:谁能结合屏幕上的信息,说说12、3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2:12是每盒的枝数、3是3盒。
师:其他同学听明白了吗?是的,“每盒的枝数”乘“一共的盒数”就是一共的枝数。
2.独立计算
师:老师现在肯定地告诉大家这个36是正确答案,那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不少学生马上举手了。)
咱不急着汇报,各人有各人的办法,为了便于交流请在自己的本子上把计算过程写清楚!
3.策略交流:
……
玻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计算的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大胆放手,引导学生带着研究的态度自主探索,主动地获取知识。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出发,在研究现实生活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选取学生非常熟悉的绘画场景为教学情境,从学生熟知的彩笔这一数学信息引出问题,学生很轻松地就提出了“他们三个人一共有多少枝彩笔?”这个数学问题,很自如地引发到本节课主要探究的“怎样计算12×3”。上述教学片段,以“计算需要”为支撑,以“计算”与“解决问题”的结合为目标,创设了符合学生心理的教学情境,设计了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合理选材,激发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计算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所思所想,而印象中计算课是枯燥、乏味甚至是“灰色”的,因此只有真正触动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呈现给学生有利于建构的学习材料,才能更有实效。事实上,教材是学科基础知识体系最系统、最完备的载体,教材包含丰富的知识点本身就是很好的研究对象,教材对知识点的安排和阐释本身就是研究性学习的范例。立足于此,本着“务实有效”的设计原则,我选用了教材编定的数学材料(计算3盒水彩笔的枝数)展开教学。我觉得,“水彩笔”素材的现实性,有助于增强计算学习的亲和力;而“水彩笔”枝数的直观性,则有利于学生数形结合领会算理、逐步抽象掌握算法。在课堂上,我也欣喜地看到,我们的孩子对“水彩笔”还是感兴趣,对学习的积极性非常的高,学生也完全入课,为后续的教学铺平了道路。
2.化静为动,彰显紧密联系
在完成了学习材料的选择之后,“如何用好教材,使学习材料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成了我思考的问题,新课程提倡:“以教材为依据,但应有所突破,有所超越,有所创新,拓展视野,丰富内容。”为此,以数学材料的呈现方式为着眼点,我对教材的呈现方式作了“裨益”调整:把教材静态的图文材料,变成了现场动态的情节材料,在完成“材料”展现的同时,在黑板上“适宜时机”同步板书了“水彩笔,每盒12枝。3盒一共有多少枝?”这样的处理使得“计算活动”与“解决问题”有了极其紧密的内在联系,也使“解决问题”在无形之中成了点燃计算的需要、成了锤炼计算思维的绝佳载体,将原本枯燥的计算课堂变得生机盎然。
3.突出重点,兼顾思维过程
本节是计算课,虽然课上以“解决问题”作为点燃计算的需要和计算思维的绝佳载体,但计算课毕竟是计算课,不能让“解决问题”喧宾夺主而淹没了“计算味”,所以在例题的教学中,我没有将如何列式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师只是“画龙点睛”似的说了:“每盒的枝数”乘“一共的盒数”就是一共的枝数。孰轻孰重,这样处理可以说相当的完美,既兼顾了学生列式的思考过程,又突出了计算课“计算教学”的重点,可谓一举多得!
当然,《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只是我对“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的结合的肤浅尝试,真正结合并没有如此简单。只有我们教师更多、更好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落实扎实有效、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计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