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高校艺术专业思政工作的亲和力

2017-06-30 22:27张凡宁芙儿
博览群书·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亲和力思想教育

张凡+宁芙儿

摘 要: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和发展。加强艺术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文化素养教育,才能使学生们从思想上加深识,懂得学习和发展的关系,懂得为社会奉献的责任。艺术专业的特殊决定了对艺术类学生教育的特殊性,这些都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注和加强改进高校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教育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校艺术专业;思想教育;亲和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所有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才资源和研究优势,无论学校的政工、专业教师还是辅导员,都要努力研究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造有效的教育途径与形式,才能真正落实国家政策,切实把思政教育落到实处。

一、当前高校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

1.思想比较前卫活跃,崇尚自然,易脱离实际,对政治不太关心。

2.行为散漫,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组织纪律观念较差。

3.重视专业学习,轻视文化课。文化基础较薄弱。

4.性格内向同学较多,不善交流,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心理疾病较其它专业多。

总之,通过调查发现,艺术院校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状况总体是好的,群体中的这些特殊现象和现实问题,值得我们高校思政工作要认真思考和正确对待,切实加强艺术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培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专门人才。

二、做好高校艺术专业学生思政工作的意义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和发展。当代大学生不仅仅要掌握高深的专业知识、高端的技术,更重要的是他们是社会的前途,和民族的期望。加强艺术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文化素养教育,才能使学生们从思想上加深认识,懂得学习和发展的关系,懂得为社会奉献的责任,认真完成大学的学习生活,学会设计自己的人生和未来,成长成才。让学生知道艺术为人民服务,为大众服务,艺术来源于生活,更要服务于生活,从而真正实现艺术服务于社会。艺术专业的特殊决定了对艺术类学生教育的特殊性,这些都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关注和加强改进高校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教育尤为重要。

三、几点艺术专业学生思想教育亲和力尝试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所在,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教育者要了解所学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生活方式,学习习惯心理特征等,立足他们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倍感亲切,乐于交流,这样艺术化地有机聚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外构成要素,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吸引、融合等特征,促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产生亲近感、认同感与和谐感。2016年12月7日,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还明确指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由此可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全国高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核心和关键。

1.以人为本,发挥专业优势,强化实践活动

思想教育方法维度上要立足生活化。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学校要应立足于以“人”为主体,以实践为载体形成日常生活实践强化体验,团体实践自我检验”的全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教育避免空洞化、格式化、陈旧化,讲究循序渐进,贴近实际。教育方法的维度要强调艺术化、人性化。结合艺术专业的学生特点学校可开展喜聞乐见的有意义的思想教育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思想上受到启迪,政治修养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如让艺术专业的学生到社会上参加艺术惠民的宣传和技能讲解介绍,弘扬中国民族艺术文化精华;还可以让学生参加学校各种社团的宣传策划;在全校其它非艺术类学生中开展艺术教育普及讲解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熟。

2.充分发挥媒体的中介和载体作用

亲和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情商”。新媒体也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重要的中介和载体之一。利用互联网,微信等媒体的穿线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话语挑战,又提供了开放参与式的互动对话平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全体教师要聚合大数据的能力,适应学生求奇求异求趣从众等心理,开展各种网络平台互动。如教师可以下载有利于学生思想健康的教育短片,好的案例,优秀的模范人物讲座等、寓教于乐。还可以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平台,沟通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多角度、宽口径、全方位开展思政教育。在师生共建共享网络平台上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3.建立专业班导师制度,发挥专业教师思政引领作用

我们知道艺术院校的学生有重专业轻文化课的学习倾向,他们更加尊重专业教师的培养。往往专业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们的心灵成长。他们在学生的心目当中更有影响力和说服力。所以在艺术类专业中开展班导师制度尤为必要。专业班导师可以随时随地接触学生、利用专业优势说服教育,教书育人,在专业和思想上和学生保持同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共同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校要选拔一些专业好、觉悟高的教师担任班导师,同时还要关注这些班导师的健康成长,从学习生活工作上帮助关心他们,解决好他们的教师职务聘任等问题,帮助鼓励支持他们安心工作,让他们成为既懂专业又懂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家。

综上所述,高校从事艺术类专业的教师及专职教育管理者一定要遵照国家的教育政策,结合本专业学生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遵循科学教育的维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需求,掌握艺术教育的特殊规律,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思想教育等方面全方位做好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建华:《做好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3月.

[2]黄艳梅等:艺术类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问题及教育策略,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9, (2).

[3]《光明日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摘抄2009.

作者简介:张凡,女,56岁,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教育管理研究。

宁芙儿,女,26岁,大连艺术学院专业教师。

猜你喜欢
亲和力思想教育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探索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亲和力在播音主持中的作用探究
新闻播音的亲和力分析与提高
将亲和力应用于播音主持中的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