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存在意义解读

2017-06-30 19:51梁永华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法国中尉的女人存在主义

梁永华

摘要:约翰·福尔摩斯是蜚声世界文坛的英国当代小说家,其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人》以其深刻的主体、丰富的内涵以及独特的叙事结构备受广大读者和评论家的喜爱。这部小说讲述了男女主人公查尔斯和萨拉经历了种种选择和抗争,摆脱了世俗偏见,最后走上了自由之路,使得该小说散发着哲学的智慧与文学的美感。基于此,主要从小说主题和创作技巧的角度探讨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所蕴含的存在主义思想,为解读这部小说提供一种新途径。

关键词:存在主义;《法国中尉的女人》;存在意义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6011003

有“哲学小说家”之称的约翰·福尔斯在牛津大学求学期间(1947—1950)接触了存在主义哲学,并对存在主义持有肯定的态度,认为它“是一种工具,一种实用的哲学,帮助人们在特定的处境中生存”“给人们提供了一种途径”。20世纪60年代人类经历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顿感信仰缺失,而存在主义的出现恰好契合了战后民众对生存的悲观焦虑,对许多探寻人生意义的作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世界文坛巨匠约翰·福尔斯便是其中的一位,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弥漫着浓厚的存在主义哲学色彩,启示人们要实现个体的自由意志,就要过一种自由的生活。

一、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是一种较为经典的哲学流派,这一概念最先由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提出。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充分尊重人的个性与自由。它强调人的存在在先,本质在后,人在无意义的宇宙生活本身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可以在自我存在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力量,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自身价值。从本质上来看,存在主义其实是个体对自身生存压力的一种回应和反抗。存在主义充分体现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人们自由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在《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福尔斯高度肯定了人的“自由选择”,鼓励人们在自由意志的指导下积极赋予生命存在的意义[1]。

二、《法国中尉的女人》

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主要讲述了贵族青年查尔斯·史密斯和贫寒出身的萨拉·伍尔夫以及出身在富商之家的欧内斯蒂娜的三角恋故事。故事发生在维多利亚时代的一个早晨,查尔斯和他的女友来到莱姆镇,偶然看见一个穿黑色衣服的女子孤零零地站在海呷的一头向大海的远处眺望,好像在等待归人。这位女子便是萨拉,她性情孤僻,行为古怪,被当地小镇的人们视为异类。萨拉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十八岁那年父亲去世,从此她便孤苦无依。在当家庭教师期间,一艘轮船沉没,萨拉对其中的一位幸存者法国中尉精心护理并助他康复出院。他们开始相爱,法国中尉许下山盟海誓,并答应萨拉很快会从法国回来娶她。可是日复一日,法国中尉仍然杳无音信。萨拉明显与维多利时代提倡的清心寡欲的主流思想不相符,成了莱姆小镇臭名昭著的“法国中尉的女人”[2]。这揭示了英国社会的黑暗、虚伪以及对自由人性的压抑。查尔斯在与萨拉短暂的交流过程中,发现她有坚定的意志和过人的智慧,尽管已经和蒂娜订婚,但是仍然控制不住地被萨拉吸引,并深深爱上了他。在小说高潮部分,男主人公查尔斯摆脱了世俗的偏见,勇敢地与萨拉结合,却惊讶地发现,她还是一个处女。当查尔斯下定决心和蒂娜解除婚姻,却发现萨拉不辞而别。小说提供了三个结局,实现了小说形式上的自由,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其中的某一个作为结局。其中,第三个结局:“查尔斯找到了萨拉,这时候的萨拉已经成为一名著名画家的模特,她承认还深深爱着查尔斯,但是不愿意为婚姻所累,最终查尔斯伤心地离开了。”最契合存在主义自由选择的精神。在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男女主人公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不同的事情,心路历程也不同,但是他们终究在自由意志的引导下获得了人格的独立,赋予生命新的内涵[3]。

三、存在主义在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体现

1萨拉的自由之路

关于存在主义,思想家、专家、学者持有不同的思想和观点,但是对于存在主义的核心问题,他们已经达成了一致。存在主义的核心和宗旨是人的生存问题,这里的人指的是个体,萨特认为每个人都是作为一种神秘而孤立的存在。对此,海德格尔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个体处于一种孤独的、无家可归的状态是因为扔在这个世界上与他人共处时被抛弃造成的。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女主人公萨拉正是这样一种神秘而孤立的形象[4]。小说一开始便是这样呈现在读者的视野中:“她孑然一身,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向大海远处眺望。”古老的壁垒,冷峻的海呷,狂风呼啸的清晨,孤独的黑衣女郎,查尔斯带着女友蒂娜在海边散步遇到了她——萨拉。这些景物的描写笼罩了浓重的色彩,暗示了萨拉身处社会环境的险恶,与当时的维多利社会格格不入,突出了萨拉孤独而神秘的特征。她出身低贱,但是在父亲的影响下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腹有诗书。萨拉的父亲具有浓厚的名门情结,以她的智慧和能力却难以使她进入到一个更高的阶级。所以在那些来自不同阶级的男青年看来,萨拉平庸且过于挑剔,所以不可娶甚至要避而远之。十八岁那年父亲去世,她成了孤零零的人,由于过了当嫁的年龄,萨拉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老处女。莱姆镇的居民向她投去了冷漠与鄙视的眼光,人们不想“走近她”,怕坏了自己的名声,于是萨拉彻底沦为主体世界之外的“局外人”。而她似乎也很享受这种孤独,依然我行我素,同整个维多利亚社会决裂,“过着孤寂的生活。”从本质上来说,存在主义是一种个人主义哲学,萨拉正是这样一个形象的体现,孤独封闭而神秘[5]。

福尔斯认为,人要为追求自由付出巨大的代價,虽然萨拉出身贫寒,受到了社会欺压和人们的嘲弄,但是她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内心深处从来没有放弃过对自由的渴望与向往,甚至不惜以孤独和被隔绝的代价去争取。由于和法国中尉的爱情无疾而终,被当地小镇的人们鄙视为“法国中尉的妓女”,但是她没有屈服,而是选择泰然处之。这是第一次为自由做出了选择。她和法国中尉的爱情终究没有走进婚姻,她成了与法国中尉有染却又被抛弃的坏女人,然而她仍然选择居住在莱姆小镇,依然我行我素,时常去海边向远处眺望,过着不一样的自由生活。当波尔坦尼太太搬出禁令,不准萨拉独自去海边时,她却选择了去森林里散步,在散步中忍受孤独,宣泄自己的情绪,通过放逐自己来获取自由。一个女子在森林里闲逛,这在当时的维多利社会来说是非常不合体的,于是这一行为被波尔坦尼太太无限放大。这是萨拉第二个为自由作出的选择。自从结识查尔斯后,萨拉便主动和他接触,在与查尔斯交往的过程中,她不断制造与他偶遇的机会,向他阐述了自己所受的不公平待遇。查尔斯深深爱上她之后,她却选择了离开。因为她不愿意为婚姻所累。萨拉的孤独、绝望、自由等情绪恰好体现了生命最本真的状态。

2查尔斯的自由之路

小说主人公查尔斯出身在一个贵族家庭,当时的英国社会财富积累快速,工业蓬勃发展,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查尔斯的物质生活条件优越,衣食无忧,在英国上流社会行走自如,并对理想和科学颇感兴趣。他英俊潇洒,谈吐不凡,喜欢进化论,期待爱情,渴望成家,给他归属感。然而他又是矛盾的,反对当时社会的黑暗与鄙夷,却从来没有反抗过;他喜欢自然科学却总是以没落的贵族身份为豪;他讨厌所处社会的道德观虚伪性却从未真正超越,甚至想尽办法去塑造社会给予他的种种角色;性格上的犹豫是他致命的弱点。在过去的三十多年来,他从来没有为自己意志的自由做出任何选择,比如屈服社会习俗,比如满意自己的未婚妻蒂娜,蒂娜漂亮、单纯、温柔、顺从,符合维多利时代对妇女设定的标准,认为女人处于弱势理应得到男人的庇护。

然而从第一次在海边遇到萨拉之后就开始深深地被吸引了。萨拉多次主动与他约会,在海边经常见面并相爱,忧郁的萨拉好像一个谜让查尔斯难以忘怀。查尔斯把萨拉想象成一个需要帮助的“悲剧”,而自己是拯救她的拜伦式英雄,于是感情的天平逐渐朝萨拉倾斜。由于受到维多利亚时代传统道德观的影响,他经常到教堂里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忏悔,“这实在是糟糕的事情,可是那姑娘的确吸引我。”他被她独立人格以及对自由的追求所感染。他想摆脱目前的生存状况却无法完全理解萨拉的生活方式,在与萨拉交往的过程中他发现萨拉远远超越了他传统观念中完美女人的标准。在萨拉的帮助下,查尔斯根深蒂固的维多利亚传统观念开始逐渐瓦解,建立起新的世界观。他自称达尔文主义者,到头来却成了进化论的牺牲者,他在面对生存的困境时已经丧失了自由选择的权利,甚至无法拒绝未来岳父给他经商的建议。当他与萨拉在旅馆约会,十分震惊地发现萨拉居然还是一个处女,性爱的力量使他选择坦然面对萨拉。他平静下来,逐渐理解萨拉,萨拉的“说谎”绝不是为了讹诈,而是放逐自己,为自己的自由而战。他不顾自己的地位和财富,不惜牺牲自己贵族青年的名声,与出身高贵的未婚妻蒂娜解除了婚约,决定选择与“臭名昭著”的女人长相厮守。这是查尔斯为自由做出的第一个积极的选择。可是这个时候萨拉却消失了,导致查尔斯一度怀疑存在,产生了恐惧。但是他没有消沉,反而更加坚定了寻找真爱和自由的决心。他开始苦苦寻找,找遍了欧洲,最后在美国嗅到新的气息。当他找到萨拉并向她求婚时,萨拉婉言拒绝了,这又让他再次感到震惊!查尔斯伤心之余,走向街头,“仿佛重新出生了一次”,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切都要从头学起[6]。然而他终于从自己身上发现了一点信心,并在萨拉的指引下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获得应有的意义。虽然情场失意,但是查尔斯的异域游历给他的人生思考提供了更广阔的角度,从一个贵族的角度逐渐平民化、生活化,在思考和判断中完成人生的自我选择。曾经那个迷茫又对存在充满畏惧的查尔斯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对未来的认识更加明晰。尽管可能会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但是仍然要自己掌握命运,为一个有意义的存在而奋力抗争,创造属于自己的真实未来。

3小说的结局设计

在小说结局方面,作者福尔斯设计了三个迥然有别的结尾,可谓是花尽了心思。一是男主人公查尔斯履行先前的婚约,与未婚妻蒂娜结婚,生育了七个儿女。这是符合现实的一个结局,也是对维多利亚社会道德观虚伪性的讽刺,但是却并非作者所青睐的,稍加推敲便站不住脚。查尔斯和蒂娜的思想存在很大的分歧,二者的结合主要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当查尔斯爵位不保时必然使他在家庭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怎么可能在婚后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二是萨拉在肉体上引诱了查尔斯,也在思想上感染了他,查尔斯在国外执着地寻找,找到萨拉后,二人终成眷属。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结局,但是会让查尔斯和萨拉对自由的追求无疾而终。而婚姻是萨拉追求自由的绊脚石,她会不顾一切地追求自由,这也是当初她不辞而别的原因。第三个结局最契合小说的自由主题,查尔斯在历经千辛万苦,忐忑不安地找到萨拉后,萨拉已经蜕变成一个现代女性,仍然为了自由和独立而拒绝了他。这时的查尔心内心足够强大,他伤心离去却没有任何抱怨,而是和萨拉一样追求自由[7]。相爱的人并不一定要长相厮守,只有心里有彼此就行。个人的存在也就是他人的存在,这也是作者要向读者传递的存在主义哲学理念。从形式上来看,作者福尔斯正是通过设计三个不同的小说结局,体现作者在创作技巧的存在主义,“自由”与“选择”主题。

四、结束语

总之,自由是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的主题和灵魂。从主题来看,无论是女主人公萨拉还是男主公查尔斯都充分肯定了自我的力量,并通过自我行动来实现自我存在的意义,改变自己的命运。萨拉追求的是绝对的自由,查尔斯是在萨拉的影响下被动地追求一种相对的自由。从创作技巧看,小说结尾采取开放式的結局和介入叙事者,体现了小说形式上的自由。《法国中尉的女人》无论从小说主题思想还是从创作技巧方面,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二者相得益彰,给当代读者以深刻启迪,使该小说在文坛一枝独秀。

参考文献:

[1][英]约翰·福尔斯(John Fowles).法国中尉的女人[M].陈安全,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2]郑健.The Call of the Wild Is a Reflection of Jack Londons Diverse Philosophies[J].海外英语,2012(10).

[3]郭立颖.人的存在与自由——从《法国中尉的女人》看约翰·福尔斯的自由观[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4]王峰灵.故事性与实验性的融合——论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J].名作欣赏,2012(15).

[5]赵建芬,张克坚.解析《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积极存在主义[J].作家,2012(16).

[6]潘家云.如何存在?——论约翰·福尔斯对存在的领悟与刻画[J].外国文学,2013(2).

[7]谢瑞琳.真实的自由人——《局外人》自由人意识与荒诞分析[J].青春岁月,2015(5).

Interpretation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LIANG Yonghua

(Xinxiang Career Technical College, Xinxiang 453000, China)

Abstract:John Holmes is a contemporary renowned British novelist of world, whose representative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with its profound subject, rich connotation and unique narrative structure has been popular among readers and critics. This novel tells the story of the heroine Charles and Sara who experienced a variety of choices and struggles to get rid of the secular prejudice, and finally embarked on the road to freedom. The novel exudes philosophical wisdom and literary aesthetic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existentialism in the novel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from the theme and creation skills to provide a new way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is novel.

Key words:existentialism;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責任编辑:陈树)2017年6月第36卷第6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Jun.2017Vol.36 No.6

猜你喜欢
法国中尉的女人存在主义
路在脚下——从萨特存在主义看《长路》
积极心理学的批判与发展:存在主义给予的启示
从元小说视角下分析《法国中尉的女人》
论《法国中尉的女人》元小说叙事策略
《归来》中的存在主义叙事
存在主义思想下《蝇王》与《鼠疫》的比较
荒诞世界的生存之道——《他们》的存在主义解读
《在冰山里》的存在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