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获客月流水4000万!揭秘抓娃娃机这门暴利生意,背后到底谁在操控?

2017-06-30 23:11善缘街0号
音乐周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暴利娃娃商家

善缘街0号

最近,娃娃机火了,商场、影院、街头随处可见。

过去只在电玩城中充当「小配角」的娃娃机,现已开始独立门户。而娃娃机的玩家们动辄花费数百元,也很难抓到一只。那种眼看就要成功却掉下去的感觉实在令人咬牙切齿,很多人因此不断投币,结果几乎都是越输越多。

很多玩家认为是爪子抓力不够,或技术不精,其实,这是商家人工设定的程序。据业内人士透露,设置娃娃机内部程序需要拿捏一个度,太难没人继续玩,太简单则会赚不到钱,甚至亏钱。购买机器后,还会教商家怎么设置。

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慢慢解析。

揭秘抓娃娃机真相:抓不到不是你的错

不要再责怪自己了,因为抓不到娃娃不是你的错。商家在抓娃娃机器上都设置了程序,不知道这些神秘「机关」的玩家是很难抓到娃娃的。

抓力设置:一台娃娃机可以通过调整电压,控制抓手力度。一般有强抓力和弱抓力两种设置,如果是弱抓力的话,差不多50次能中一个,最低200次中一个。

抓取过程:抓娃娃机主要由抓起娃娃、运送娃娃两个环节构成。这两段抓力可以分段设置。如设定强抓力为2秒时,则抓到娃娃2秒后转为弱抓力使娃娃松动脱落。

强抓频率:除了强爪、弱爪,还有各种时间的先强后弱,而娃娃机可设置强抓力出现的频率。例如,设置好每游戏5次便有1次强抓力出现的机会,当强抓力出现时,此爪子有足够的力道抓取物品,使顾客抓到娃娃。其余次皆为先以强力抓取娃娃后,经设定的秒数后转为弱抓力,使娃娃在半空中不知不觉掉落,引起顾客连续投币再次玩游戏的欲望。

而这样的设置让抓娃娃机成为一门暴利生意。

目前,北京的娃娃机大多采用移动支付方式,简单方便,容易操作。一个娃娃机的游戏币价值大概是2元/个,一次扫码10元,连续5次抓取机会,也就是5个游戏币,有的还会赠送1个。

设定娃娃成本为8块钱,如果商家把目标利润设置为一倍(此处只是假设,老板都很贪婪的),那么抓娃娃机的概率便会设置为平均抓8次可以抓到一个娃娃。

但是事实是,大部分抓取程序都会设定在50-200次之间的概率才能抓到一次。不过如果太难了很容易影响用户继续抓下去,所以这个时候,后台会自动调整程序。

假设按照50次概率,2元一个币来算,平均花费100块钱你才能抓到一只娃娃,除掉8元娃娃成本,一只娃娃净利润依然可以做到92元,你说是不是暴利呢?

內业人士表示,一般只要整体选址不出问题,一台机器一般2-5个月收回成本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目前90%的商家都可以做到。如果是5台机器,除去每月机器费、场租费、折旧费、维修费、电费等的成本20000左右,从行业整体状况来看每月盈利在5000-6000利润之间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这门回本时间短坪效高,月收入秒杀白领,在家坐着就能收钱的暴利生意,有没有让你羡慕嫉妒恨呢。但是,先别着急,这背后最大的赢家恐怕另有其人。

最大赢家:制造娃娃机器的厂商

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这个生意背后其实还有另外的赢家,不是娃娃商家,而是那些神秘的制造娃娃机器的厂商。

有近十年历史的老牌娱乐机器厂商星奈吉表示,从2013年开始,自己公司抓娃娃机出货量几乎每年都要上涨50%;国内另一家老牌游艺机制造企业展晖动漫科技有限公司也表示,娃娃机无论是从出货量绝对值,还是其在各类游艺设施中所占比例,都在显著上升。

上述星奈吉人士称,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甚至原来生产涉赌设备的企业在政策监管趋紧和娃娃机市场繁荣的吸引下,也开始转型生产娃娃机」。

「根据我们的统计,过去几年每年都有二、三十万台的增长,目前全国的抓娃娃机总量已经超过130万台。」一位业内人士称。

这些厂商有两种经营模式:一种是直接卖机器;第二种加盟模式,把机器以出租的方式租给当地人经营,然后利润分成。

这本身就是一门赚钱的生意,毕竟有时候送水才能卡住生意的命门。也许它只拿最小头,但由于它是机器终端制造商,当机器成本到批量后是极低的,而它可以大批量分发加盟,假设它最终做到有10000个加盟商,它的流水利润是非常可观的,如果3-5月收回机器制造成本,接下来都是盈利空间。

所以,这些机器厂商恐怕才是背后最大的赢家。

抓娃娃机暴利心理学:人性贪婪与上瘾

今年已年过五十的市民周先生平时生活节俭,「逛街连矿泉水都舍不得买」。不过,自从他尝试过夹娃娃机后,每次消费都高达几十元。

娃娃机发烧友周柔倩也回忆,「上个月,花了200元就夹了一个。」她坦言,抓娃娃有点上瘾,「看到娃娃机就想试一试,没准就夹到了呢?」

随机采访中,唐女士向记者吐槽到,原本只带着女儿来逛商场,结果女儿看中了娃娃机里的小猪佩奇,「反复尝试多次,硬是花了一百块才夹到。」

明明都知道了它的「机关」,也知道了它的暴利,可是我们这些玩家为什么还是控制不住自己?背后到底是谁在操控?

首先,这个游戏的设计深黯人性。

这个产品是一个典型满足女性、儿童需求的产品,这两大类人群都是非理性消费人群,容易因为某个视觉上的娃娃需求而去使用这个产品。

再设想一下一个典型的使用场景,在购物中心逛街以一家三口和情侣居多,小朋友想要一个娃娃,父亲这个时候很容易去为他抓一个,因为这个时候是显示父亲特质的绝佳机会。

情侣逛街同样如此。由于这类娃娃公仔在女性用户群中非常受欢迎,男性一定会有很大动机去抓取娃娃。所以抓娃娃机绝大部分的付费人群在男性。

其次,这是一个典型的以小博大的游戏。

与买彩票相比,抓娃娃机毕竟是看起来有技术含量的一件事情,所以,他既融合了彩票以小博大心理,又在一定程度上告诉你,只要技术好你就容易抓到,在可得性与可控性上更强。所以,你花1块钱是有可能抓到卖价10-20块的公仔的。

通过巧妙地游戏设计方式,这让抓娃娃机成了一个兼具娱乐,又兼具技术炫耀性产品,还在一定程度上能带有「赌博」才能获得的快感,是不是特别像我们小时候在游戏厅玩的老虎机?

为什么突然火了,难道它没有「软肋」么?

是谁重新点燃了这款已经有几十年历史的线下游戏,让它再次成为这一代年轻人的新宠?除了抓娃娃本身的魅力,多个商业领域过去十年的变革,成为抓娃娃机走红的共同推手。

新兴的商业综合体对于抓娃娃机这类轻便省时的线下娱乐消费方式有着强烈的需求。

过去十年中,中国的主流零售业态,从其1.0时代的单一零售,2.0时代的组合形式,进化到了3.0时代的商业综合体。商业综合体定位于休闲、购物一体化,除了标配的影院、超市、书店,有些甚至还设置了冰场等游乐项目吸引年轻人,抓娃娃机的进入可以说再自然不过。

另外,第三方支付服务的日渐成熟,为抓娃娃机以移动支付代替硬币兑换,降低巨额硬币运营造成的成本提供了可能。

但是,抓娃娃机也有它的「软肋」。传统的抓娃娃机生产厂商以及游戏厅经营者一直在强调的是,这个小生意在实现规模化的道路上遇到了难题。

因为在娃娃机的运营中,最繁重的工作量来自定期添加玩偶和取回硬币。移动支付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工取出硬币的工作量,但由于抓娃娃的成功概率是不确定的,因此娃娃的补货量和节奏都不能确定。

而抓住这个「bug」的创业人士表示,他们已经决定投入智能娃娃机的研发生产,目前已经迭代到第四代产品了。看来各路玩家以后有机会玩上智能娃娃机了。

猜你喜欢
暴利娃娃商家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暴利的钻戒
博士眼镜上市引行业“暴利”之争 但净利率不足10%
博士眼镜上市引行业“暴利”之争 但净利率不足10%
三个娃娃一台戏
简易娃娃床
商家告示不能打人脸
白色暴利
诚信乃是商家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