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旅程

2017-06-30 16:31聂槃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学院派风景画画派

聂槃

如果说马奈的开创性画风影响了印象派,助推其诞生,或者说莫奈发起了印象派画展,间接帮画派赋名。那么同样作为印象派元老的毕沙罗虽未像他们一般留下赫赫威名,但他以自己的身体力行,见证了印象派发展的整个过程,他被艺术史学者约翰·雷华德(John Rewald)称为印象派的大家长,他对印象派的壮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毕沙罗是唯一一位参加了全部八次印象派联展的艺术家,可谓是最坚实的印象派活动发起者与参与者。他所画的主题大部分都是乡村的生活和风景,画面质朴,大巧似拙,仿佛能让观众直接嗅到村野泥土的气息。他忠于自己所见到的景色,画笔坚定诚实,不作刻意的雕琢与夸大,就如他的为人一样:和蔼真诚。但在绘画风格上,他并没有那么从一而终,比起复制昨日的自己,毕沙罗更愿意与时俱进,可谓画家当中的弄潮儿。每次接触时下最新锐的绘画风格,他都会勇于尝试。他先是学习巴比松画派的柯罗,遇到了印象派的莫奈等人后,投入到了印象派风格的研究中,紧接着他又追随新印象派画家修拉的脚步走向点彩,最后他的画作中又能看到塞尚这位后印象派代表人物的影响。毫不夸张地说,毕沙罗的绘画经历仿佛就是19世纪下半叶西方艺术史不断发展创新的缩影!

一、毕沙罗的学画历程

雅各布·亚伯拉罕·卡米尔·毕沙罗(Jacob Abraham Camille Pissarro,1830-1903)出生于丹麦属圣托马斯岛(现属美国)的一个犹太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商人,家境还算殷实,不过毕沙罗从小就是文艺青年,相比经商更喜欢画画,圣托马斯岛的风土人情都是他笔下描绘的对象。虽然在父亲的安排下做了几年运货员的工作,收入可观。但21岁时,毕沙罗还是毅然放弃了这稳定的生活,不顾家人反对跟随来岛采风的丹麦画家弗里茨·梅尔比(Fritz Melbye)远走委内瑞拉和加拉加斯写生。这趟旅程极大释放了他的创作欲望,正如他后来回忆时说:“逃到加拉加斯去,割断了我和资产阶级生活的关系。”叛逆的毕沙罗潇洒地离开了眼前的苟且,奔向了那理想中的诗和远方。

1855年,25岁的毕沙罗来到巴黎,除了在画室接受教导,毕沙罗还参与了不少学校的课程,比如法国美术学院(?cole des Beaux-Arts) 和斯维塞学院(Académie Suisse),基本上都是学院派的路子。正是在斯维塞,他遇到了莫奈和塞尚,相似的理念让他们很快走到一起,为促成后来的印象派联展埋下了种子。毕沙罗还赶上了1855年的万国博览会,美术部展出的5000多幅作品让毕沙罗大开眼界。其中柯罗的作品最吸引毕沙罗,从这以后他迅速摆脱学院派风格,开始学习柯罗。

柯罗(Corot)是以现实主义风景为描绘对象的巴比松画派的重要成员。巴比松是法国巴黎枫丹白露森林入口处,风景优美,19世纪30-40年代,一批不满七月王朝统治和学院派绘画的画家陆续到这定居作画,后逐渐被称为巴比松画派。这些画家直接描绘自然,在户外写生,再将作品带回画室完成。这种忠于表现眼前自然环境的理念和在户外写生的做法,直接影响到后来的印象主义。柯罗的风景画大部分描绘的是色调柔和的清晨或傍晚,静谧而优美。我们如今看柯罗的《枫丹白露森林景色》(图1)这幅画也许并不觉得稀奇,但略加了解西方美术史上风景画的发展历程,就会理解柯罗以及巴比松画派的贡献。在欧洲古典主义时期并不存在单纯的风景画,所谓的风景画只是某个历史典故或人物的背景,居于绝对的附属地位。但是随着十七世纪荷兰画派及其后英国画家康斯太勃尔和透纳的探索,纯粹的自然风景作品开始逐渐形成。到了巴比松畫派这里,这些专职的风景画家已经可以终日沉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中,而不用顾忌主题的限制(过去哪怕想画一幅风景画,也要像普桑那样,给风景画取一个跟神话故事有关的名字),不用再在画室里临摹古典,也不再需要用暗沉的酱油色调子去描绘原本应该是灿烂夺目的大自然。

柯罗的作品就是这样反叛了学院派虚假的历史风景画程式,而这一点影响了毕沙罗。后来毕沙罗也近距离接触过柯罗,在看过毕沙罗的作品后柯罗建议他:“应该到田野去,缪斯在森林中”。也正是在柯罗的指引下,毕沙罗离开了城市,到巴黎以北的蒙莫朗西村作画。一年后,毕沙罗又搬到拉·罗什·居雍小镇。这时他的画面风格明显接近于柯罗。毕沙罗的《森林之路》(图2)和柯罗那幅《枫丹白露森林景色》非常相似。敷色较厚重,中性色调较多,笔触细腻,物体的边缘和纹理光滑,形体非常清晰,很明显后期是回到画室中进行完善的,而且还是有古典主义绘画修饰美化对象的影子。不过这依然是毕沙罗所乐见的,毕竟他走出了摆脱学院派死板教条的第一步。

然而真正在户外作画多年后,毕沙罗已深深爱上了直接在室外完成绘画的做法,加上莫奈等人的影响,毕沙罗更多地在户外一蹴而就,看到什么就画什么,描绘眼前真实的场景,而不是回到画室里去画“回忆”。不管是有车辙印的灌木丛、隆起的土堆还是形态不规整的树都在他的风景画中出现过,而这些在当时就如同我们今天在画街景时出现了杂乱的垃圾桶或啤酒瓶一样,非常不和谐,无怪乎毕沙罗的画被批评为“粗俗”,连柯罗也开始受不了毕沙罗的直接与不加修饰,并拒绝在毕沙罗展的作品上署名(毕沙罗奉柯罗为师,沙龙展要署老师名)。但毕沙罗不为所动,更加自由地去追求自己的表达方式——注重画面中空气感的营造,在外光中直接描绘他见到的物象。毕沙罗开始远离柯罗的影响,他的画面逐渐亮了起来,而且开始描绘各种角度的乡村生活,好像是一个乡村纪实摄影师一样。他后来对一个学生描述他的户外作画技巧时说:“在天空、河流、树枝、土地的自然环境中作画,我可以大胆而毫不犹豫地涂抹,直到画出我想要的,所以最好不要错过第一印象。”

毕沙罗在不断尝试新画法的同时,也没有放弃官方沙龙的渠道,1859年,他开始向沙龙递交作品,期间起起落落,但一直没有放弃。虽然经常被安排在不醒目的展放位置,却也获得了一些评论家的赞赏,他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画家受到关注,而不是笼罩在柯罗光环下的学徒。他终于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风格,成为了真正的风景画家。

猜你喜欢
学院派风景画画派
“学院派”藏族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之策
一代宗师华崇锋华派风景画作品选
学院派主义
立体画派
对“学院派”舞蹈编创与民族民间舞蹈编创的思考
打造画派迟早也要打入冷宫
智力大冲浪
名画家的聊天室
画派怎能打造?
画派能否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