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探索

2017-06-30 13:19党琪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分流师资方案

党琪

【摘要】“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是高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高校在试水“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中仍能发现如大类人才培养方案、师资力量、社会需求及分流选择等问题。文章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已需求为导向的面向西部矿山地质类专业“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校 大类招生 分流培养 地质类

【基金项目】2015年度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5BZ35)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014-01

一、引言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是高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这一培养模式能适应社会需求,减少新生对专业选择的盲目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北京大学首先提出“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模式,并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我国高校所采用,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也都相继实施这种培养模式[1]。

我校地质类专业从2016年级本科生开始,实施按大类招生,采取“2+2”的培养模式。“2+2”模式要求学生用两年(四个学期)的时间修完规定的基础平台课程后,于第四学期末完成相关分流工作,并在第五学期分流到相应专业继续学习。首次在“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上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二、探索“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中发现的问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试水“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同时也得到了许多考生和家长的青睐。但在“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却并非一帆风顺。在探索的道路上,仍能发现许多问题:

1.大类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的问题

随着“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实行,各学院首先应当制定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大类人才培养方案来源于单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同,但也有别于单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许多开设地质类专业的高校在分流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中,一味的注重市场经济需求,而弱化专业本身的培养要求。如大量削减《地质学基础》、《构造地质学》等地质类专业基础课、理论课程的学时及要求,增加《工程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偏工程应用类的专业方向课程。这种修订方案虽从表面注重了工程实际知识能力的培养,但从总体课程体来说系缺乏合理性,实际的教学效果往往偏离人才培养本身的目标。

2.师资力量影响分流培养效果的问题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对教师授课能力、知识面等要求较高。但是,地方高校教师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难以满足“分流培养”后的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师资数量缺乏。专业任课教师数量少,许多地方高校专业任课教师师生比均在国家要求的下限范围,尚能满足传统的分专业培养要求,但对“分流培养”,师资数量明显不足。同时,地方高校由于学科平台及人才引进待遇问题,拔尖人才引进难度大。其次,跨专业师资培养困难。高校教师科研压力重,中青年教师教师教学任务量繁多,均限制了专业课教师继续深造的机会少,知识更新和扩充慢,影响跨专业师资力量的培养。

3.社会需求对人才培养要求改变的问题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在分流过程中会出现只注意专业分流本身,而忽略各专业实际社会需求现状。对于地质类专业,尤其地矿类专业,没有能主动把握矿业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在分流培养后学生的專业学习过程缺乏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

4.学生在分流时盲目选择专业的问题

学生在专业分流选择专业时部分学生以当年就业形式为首要考虑,剩下一部分无主见的学生也盲目跟风,随大流。学生对大类内专业认识的不足,造成了选择的盲目性,一方面违背了“分流培养”模式以学生学习认识和兴趣为出发点而分流的原则,另一方面也使类内各专业人数严重失衡,加剧了冷热专业的矛盾。

三、以需求为导向的面向西部矿山地质类专业“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

在“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下,高校应当进一步优化大类专业结构,凸显大类专业特色,适应产业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使“分流培养”模式能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既是时代赋予高校的神圣使命,也是高校需要[2]。地方高校应以区域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修订完善大类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符合大类专业培养要求的师资队伍,形成以需求为导向的“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

1.完善大类人才培养方案,满足社会人才需求

把握西部矿山地质类企业人才需求现状,结合西部矿产大开发的战略布局,预测分析未来西部矿山在经济转型升级、矿山绿色开采发展态势下对地质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据此确定地质类专业分流培养的专业方向和培养规格。在“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的基本培养原则基础上,修订完善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方案,满足大类招生、分流培养要求。

2.加强师资建设,优化课程体系

基于OBE工程教育理念优化“通识教育+地质基础+专业方向+学科前沿”模块化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各学科大类的专业结构和布局,引进、培养或整合校内师资力量,加强教师跨专业师资能力,保证师资力量满足“分流培养”模式要求。同时,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加强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提升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3.健全管理机制,合理分流专业

为适应社会需求,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思想,规范“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下学生专业分流管理,我校相继制订了《西安科技大学大类招生与分流培养实施办法》、《西安科技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预警机制》等文件,从政策上健全管理机制。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分流专业的基础上,考虑专业的布局是否合理,合理调整专业人数。其次,在尊重学生志愿的同时,为避免各专业人数严重失衡,保证各专业均有适量的学生报读,原则上采取鼓励性政策和指令性措施相结合的分流措施,引导学生报读相关专业。同时,启动就业工作预警机制,对“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各相关专业就业情况进行监控,及时预警并调整专业设置、招生计划,从而在社会需求上保证各分流专业的合理设置。

参考文献:

[1]李姣姣,陈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运行机制的困境和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8.

[2]李树刚,王贵荣.优化专业结构凸显专业特色适应产业结构调整—西安科技大学办学改革探索[J].煤炭高等教育,2015,9.

猜你喜欢
分流师资方案
涉罪未成年人分流与观护制度比较及完善
烂脸了急救方案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基于MEC的LTE本地分流技术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肝胆胰外科手术与动、静脉自然分流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不断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
稳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