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娟
随着脑科学研究的新进展,婴幼儿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就国内研究而言,相关理论基础还比较薄弱,多以经验性总结为主,而且国内关于0-3岁婴儿早期教育的课程设计较多引用国外的,适合我国本土的课程设计还很少。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婴幼儿早期教育课程设计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来进一步拓展我国婴幼儿早期教育课程研究方面的理论视野,从而为设计出适合我国本土的婴儿课程设计方案提供可能。
每一种课程必须是以研究或相关的知识及理论为基础的。如:格赛尔的“成熟论”指出:发展由机体内部成熟所制约;华生的“环境论”认为儿童的行为由环境塑造;弗洛伊德第一次从精神动力学或精神分析的角度对幼儿的发展和行为进行了描述;皮亚杰提出了人类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阶段;还有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以及后来的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诸多的理论都支持这样一种思想:幼儿的早期学习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婴儿在安全、祥和、受鼓励和积极的气氛中,结合趣味性、新奇性、与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大脑较容易形成最佳的神经通路,又因为亲子游戏是以婴儿和家长的互动游戏为核心内容,能全方位开发婴婴儿的运动、语言、认知、情感、创造力、社会交往等多种能力,帮助婴儿初步完成“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因此,通过创设一套科学、全面、系统、有效的课程设置和活动设计,以亲子游戏活动为主、符合婴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活动,一方面可以帮助家长改变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育儿知识和教育方法等;另一方面则可以开发婴儿的潜能、促进其身心和谐的发展,为今后成为健全的人奠定良好基础。
课程设计的理念问题是课程设计的核心问题,其所要解决的是课程设计者在课程设计中所持有的价值观。0-3岁是人的一生中身体和大脑发育最迅速的阶段,特别需要在心理、生理、营养、保健及行为培养等诸多方面给予科学的指导。作为孩子启蒙老师的父亲、母亲和早期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和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婴儿的生理健康、行为模式、智力发展、人格结构和未来成就。因此,所设计的课程应能体现以下几个理念:
1.以养为主,教养融合。因为健康、安全及保育等是一切教养活动的基础,所以应放在首位。又因婴儿的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是相互依存、不能分割的,许多心理品质是在养育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形成的,而许多教育过程也都是在养育活动中自然而然进行的,因此需要教与养的自然“融合”,让保中有教,教中有保;自然渗透,教养合一。例如,婴儿洗澡,这是每个抚育者的“必修课”。然而,正是在这个养育过程中,婴儿自然积累着各种经验:水的冷和热,肥皂沫的多与少,洗澡时间的長与短,以及生活规则的养成(如按时洗澡),自理能力的培养,亲子关系的建立等等。所以,将教与养自然融合,优化整合,以促进婴儿生理、心理的和谐发展。
2.顺应发展与推动发展的辩证统一。在婴儿的教育中,一方面,要顺应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让他们在丰富的、适宜的环境中实现大脑与环境有效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换,以达到“自然发展,和谐发展,充实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要把握“成熟阶段”,重视“机会之窗”,以推动婴儿的积极发展。脑科学的研究揭示了这样一个有意义的事实:人的生命的最初几年,是人脑发育最快的时期。许多发展的“敏感期”均在人生的早期,诸如“语言敏感期”“秩序感敏感期”“感官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等等。所以,应关注婴儿经验获得的机会和发展的潜能,使3岁前儿童在按照“自身发展大纲”发展的同时,让环境、教育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支撑。
3.差异与潜能的正确对待。婴儿在发展过程中,差异是全方位的,有发育与健康方面的差异,也有感知与运动、认知与语言、情感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差异。婴儿的保教工作应以婴儿的自然差异为基础,更多地实施因人而异的个别化教育。此外,还要十分重视婴儿的潜能开发。人生的许多良好品质的形成和智慧的获得均在生命的早期,成人应密切关注,把握机会,积极提供适宜的刺激,诱发多种经验,让婴儿在快乐的游戏和生活中健康地成长。
4.多自然、少刻意。在早期婴儿教养活动中,要强调环境、材料的自然影响,倡导多提供“能爬行自如、独自活动、平行活动、小群体活动的空间”;提供“生活中的真实物品,让孩子摆弄、操作”;提供“利用阳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开展户外锻炼”的机会;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在生活中随时随地与孩子多讲话,进行沟通交流”。在生活中引导学习,在蕴涵教育价值的环境中促进发展,是组织婴儿教养活动的行动原则。
设计完善的课程方案是一方面,如何有效地实施方案更是一个重要问题。所以,在方案的组织实施部分也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强调家庭在0-3岁婴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家庭、父母(或其他家庭、父母或其他养育者)在0-3岁婴儿的成长、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因此,方案中要有专门的“指导要点”的内容,供家长在活动中或家庭实施教养活动时参考,也为托幼机构内的教师参与家教活动提供指导依据。
第二,强调婴儿活动的综合与整合
方案中不应划分生活、运动、游戏、学习四种活动形态,而是强调教养活动的自然综合,强调“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之中”各种活动的优化整合。
第三,强调教育的自然与隐性影响
所设计的课程方案在活动中更注重环境、材料的自然影响和它与孩子的互动价值,更强调教师的间接指导和隐性影响,更主张教养活动的个别化和生成性。
在方案中还可以设有“观察要点”这一部分,来充分体现方案的可操作性。“观察要点”为保教人员和家长提供了不同月龄儿童在发育与健康、感知与运动、认知与语言、情感与社会性方面的观察内容。这里的“观察要点”不应是发展指标,而是观察的方向,它可以提供成人了解儿童发展水平的依据,为遵循婴儿发展规律,科学地开展婴儿教养活动提供指引。
0-3岁婴儿早期教育是一件新生事物,可供借鉴的经验较少,值得尝试和探索的东西太多,因此,还需要不断地探索、研究与改进,特别需要在实践中和实践后的及时反思,不断调整方法,提高早期教育的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华爱华.“早期关心与发展”的内涵与0-3岁婴幼儿教养理念[J].学前教育研究,2004(11)
[2]程淮,籍孝诚.要重视中国0-3岁儿童发展与早期教育[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