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 环卫领航全国

2017-06-30 17:13张兴庆
重庆行政 2017年3期
关键词:收运餐厨重庆市

张兴庆

重庆直辖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市环卫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市环卫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积极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勇当循环经济、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排头兵,努力打造领先全国的环卫航母,推进超常规、跨越式大发展,实现了固废垃圾收运处理领域、环卫高新技术研发领域多项工作全国率先,受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的肯定。重庆市环卫集团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全国青年文明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众多荣誉,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富民兴渝贡献奖获得者、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先进环卫工作者等一大批先进模范典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几乎所有大城市均来考察学习固废垃圾收运处理经验。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多次正面报道重庆市环卫集团。

重庆市环卫集团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于2002年出资组建的大型国有企业,主要从事固废垃圾收运处理以及重要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在市政府正确领导下,近年来市环卫集团发展迅速,职工100余人发展到1500余人,资产规模由1亿元增长到约100亿元,垃圾收运处理量由2012年底的4000吨/日增长到目前12000吨/日,业务领域由单一垃圾填埋拓展到餐厨垃圾、建筑垃圾、果蔬垃圾、市政污泥、水域清漂、一般工业废弃物收运处理等众多领域,业务范围由仅局限于主城区扩展到整个大重庆地区和全国。重庆市环卫集团成为全国同类型企业中资产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先进、业务领域最齐全的龙头企业。

一、积极作为,实现固废垃圾收运处理多项工作全国率先

固废垃圾,也叫固体垃圾,指人类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它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包括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垃圾、果蔬垃圾、水上垃圾等有害垃圾。在发达国家,人们把城市废弃物统称为“城市固废”,并围绕“城市固废”完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规范市场秩序,构造产业链条,驱动循环经济,力求最大程度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固废的处理方式和产业化程度,标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幸福指数。

重庆市环卫集团在全国率先构建城市生活垃圾智慧化清洁运输网络物流系统。环卫集团在全国率先实施主城区生活垃圾清洁运输工程,投资25亿元构建生活垃圾前端收集、一次运输、二次转运智慧化清洁运输网络物流系统,彻底改变生活垃圾运输“跑冒滴漏”污染环境等问题。集团新建、改建38座垃圾转运站,所有垃圾转运站生产作业全程均在全密闭空间进行,站内均安装有现代化通风除臭系统,生产全程实行全自动生物除臭,保持了作业场所的空气洁净。与转运站配套的生活垃圾运输车均为现代化全密封可卸式运输车,彻底解决了过去垃圾收运和中转过程中二次污染问题,实现了垃圾转运全过程零污染作业。一是在全国率先建成首座多功能生态垃圾转运站西永站,实现同一工位生活垃圾、餐厨垃圾零污染一体化转运,减少了环境敏感点,减少了社会矛盾,节能环保和统筹兼顾的设计理念在全国率先,为重庆市乃至全国开展生活垃圾、餐厨垃圾转运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二是在全国率先建成跨区域大型生活垃圾二次转运站界石站,转运规模达3000吨/日,转运规模全国第一。界石站建成后,主城区相应减少建设中小型转运站5座,减少购置生活垃圾运输车60辆,减少了环境敏感点、减少了污染源,降低了垃圾运输过程中污染控制难度,减少了社会矛盾。同时,所有去往界石站和从界石站运往焚烧厂的垃圾运输车均走内环高速或绕城高速,无需再穿过人口稠密的城区,相当于每天减少约400车次垃圾运输车穿过主城核心区,保护了市容市貌环境。三是重庆市环卫集团采用互联网+环卫智慧系统管理主城区垃圾网络物流系统,为所有站点、设备、垃圾运输作业车辆均安装GPS实时监控系统、实时摄像监控系统,车辆行驶速度、行驶线路、油耗以及驾乘人员工作状态实时动态监控,对车辆行驶过程中异常现象自动提醒,实现了垃圾转运站的远程管控、车辆实时动态管理和垃圾流量流向管理,整个系统实现了办公、生产、安全“三位一体”信息化智慧管理,实现利用大数据系统实现垃圾运输作用精细化、智慧化管理。

重庆市环卫集团全国率先成功采用高温厌氧工艺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餐厨垃圾。为了解决餐厨垃圾带来的水环境和城市环境污染,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在餐厨垃圾收运处理国家无法律法规、处理技术国家无规范和技術标准,国内尚无成功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市环卫集团投资5.7亿元建设黑石子餐厨垃圾处理厂,全国率先采用世界领先的“高温厌氧、热电联产”工艺技术,对餐厨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餐厨垃圾经油水分离、酯化和酯交换反应生产生物柴油,“潲水”经高温厌氧消化生产沼气、发电上网或生产CNG,实现餐厨垃圾变废为宝。以日处理1000吨餐厨垃圾测算,可年产生沼气2800万立方米,发电3300万度,生产生物柴油8000吨,生产CNG798万立方米,生产有机肥料2.4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22万吨。目前,重庆市已累计收运处理餐厨垃圾240万吨,日均1200吨,餐厨垃圾收运量和处理技术位居全国第一。

重庆市环卫集团在全国率先实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程。环卫集团投资2.7亿元建成渝北和南岸两座建筑弃料资源化利用厂,采用国内领先的“破碎、分选、制料、配料、制砖”工艺利用建筑弃料生产骨料、标准砖、透水砖等新型环保再生建材,产品质量与普通建材完全一样,可广泛用于道路、楼房等各类工程建设,市场前景广阔。两厂建筑弃料年处理规模达140万吨,处理规模全国第一,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多重效益。一是有利于环境保护,实现蓝天碧水。渝北和南岸建筑弃料厂在全密封厂房内全自动集中式生产。厂房内安装有全自动喷雾降尘系统、全自动吸尘系统,除尘效率达90%以上,粉尘浓度低至22mg/m3,远低于国家标准120 mg/m3,彻底解决了建筑弃料运输倾倒污染空气和水环境等问题,保护了蓝天碧水的城市环境。二是有利于保护耕地,节约土地资源。按年资源化利用建筑弃料140万吨算,减少取土74万立方米,相当于节约了2米深耕地551亩。同时按堆高2米算,可节约140万吨建筑弃料堆放用地551亩,合计年节约土地1102亩,解决了取土烧砖、开山取石破坏耕地和建筑弃料堆放占用土地等问题。三是有利于降低温室效应,实现节能减排。传统建材采用取土烧窑方式生产,能源消耗大、碳排放量大。渝北和南岸建筑弃料厂为全自动电气化生产,无需烧煤,年节约标准煤13055吨、减排二氧化硫208吨、二氧化碳3.7万吨,减少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四是变废为宝,促进循环经济。渝北和南岸建筑弃料厂生产的砼骨料、标准砌砖和透水砖等再生建材,产品质量与普通建材完全一样,已广泛用于巴南、渝中等主城区九区市政工程建设中,适应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律。

重庆市环卫集团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收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農村建设、助力重庆市早日全面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环卫集团积极作为,充分发挥资金、技术、管理优势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投资7亿元在巴南、大渡口、渝北、南岸、九龙坡、江津、垫江、綦江等区县(自治县)建设和运营现代化城镇、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收运,促进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一是推动农村环卫基础设施跨越式升级。重庆市环卫集团负责建设和运营管理各区(县)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均安装了现代化垃圾压缩设备、增设环保设施、配套全密闭现代化垃圾收运车辆,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设备互联互通,推动了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域式升级。二是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实现标准化作业。重庆市环卫集团统一建设和运营管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实现车辆设备规模化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实现车辆设备工艺规格统一、互通互用,做到在全区(县)乃至全市范围内统筹调度,大幅降低运行成本,规模效应、集约效应明显。同时,实行标准化管理,垃圾转运站统一定制化管理,标志标牌统一上墙,设施设备统一涂装、人员统一着装。垃圾收运作业、站点环境管控、设备保养维护全部采用统一操作规程,开展职业化培训,提升农村垃圾收运作业人员整体专业化水平和职业素质。三是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实现信息化。重庆市环卫集团为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站、作业车辆均安装GPS实时监控系统,并与主城区生活垃圾信息化系统联网数据共享,实现作业远程监控、远程指导、智慧化管理。此举改变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脏乱差”的旧面貌、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

二、创新驱动,环卫高新技术创新成果丰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固废产业链的核心驱动力。固废产业链,不是一些相关的产业简单拼揍、粗放组合、低效慢速的混合体,而是科技含量较高、工艺流程先进、彰显环保生产力的刚性链条,是科技化、系统化、生态化的固废产业体系。重庆市环卫集团秉承“让城市更生态,化腐朽为神奇”的企业宗旨,从一开始就把环卫科技定为环卫产业升级的核心要素和创新动力,力求把“传统产业”打造成“朝阳产业”,实现环卫产业向环保产业的无缝衔接。这些年,重庆市环卫集团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方针,积极开展餐厨垃圾处理技术、工艺的自主研发,成功摸索出了一条将生活污泥、厨余垃圾、果蔬垃圾、餐厨垃圾一体处理、资源化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的正确道路。

环卫集团坚持走科技环卫发展道路,建成全市固废垃圾研究领域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软硬件实力最强的“重庆市固体废弃物处置与利用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集团“城市生活垃圾单相湿式厌氧生物制气设备研发与示范工程”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集团“城市生物质废物制气技术开发及集成示范”课题被国家住建部立项,取得一大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

重庆市环卫集团在全国率先掌握餐厨垃圾处理核心技术。环卫集团开展餐厨垃圾处理核心技术的强力攻关,开发出适应我国餐厨垃圾特点的国产化成套设备,解决了餐厨垃圾处理过程中的除杂、除油、分质处理等技术难题,形成了独有的知识产权,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目前,重庆市环卫集团利用掌握的餐厨垃圾处理核心技术,正积极建设重庆市五大功能区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将在重庆市黔江、合川等7个区域中心城市设7座餐厨垃圾片区处理中心,对餐厨垃圾实行跨区县建设、统一收运、集中处理,力争早日实现餐厨垃圾收运处理大重庆地区全覆盖,以彻底解决“潲水油”、“地沟油”侵害市民身心健康等食品安全问题。

重庆市环卫集团在全国率先掌握有机垃圾厌氧消化核心技术。环卫集团大力加强科技成果研发活动,吃透厌氧消化工艺技术的精髓, 还在全国率先实现果蔬垃圾、污泥、病死畜禽和餐厨垃圾联合厌氧消化生产新能源,开辟了果蔬垃圾、污泥、病死畜禽等有机垃圾资源化利用新途径,实现了环卫领域的“中国创造”。

重庆市环卫集团在全国率先掌握生活垃圾干式厌氧消化技术。环卫集团成功完成生活垃圾干式厌氧中试生产线研发,利用生活垃圾生产新能源,开辟生活垃圾除焚烧和填埋之外的第三种方式,开创全国垃圾资源化利用新领域。

重庆市环卫集团在全国率先开工建设废旧塑料生产新能源示范工程。环卫集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合作,开展低温裂解废制油技术攻关,利用废旧塑料生产燃油,推动绿色能源经济发展。

截至目前,重庆市环卫集团共取得40余项环卫领域国家新型技术专利,生物柴油新能源技术获评2016年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名同志获评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市环卫集团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战略思想,以深化国企改革为发展动力,以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追求,以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完善了固废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产业链;演绎了“化腐朽为神奇”的生动过程,实现了固废垃圾收运处理和环卫科技多项工作全国率先,实现了重庆环卫产业的超常规和跨越式发展。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环卫事业使命光荣、任重道远。重庆市环卫集团将坚持以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重庆为目标,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探索出一条城市公益环卫企业不断壮大、创新发展的新路径,为发展中国特色的环卫事业提供可资借鉴的范本和标杆。

作 者:重庆市环卫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责任编辑:马 健

猜你喜欢
收运餐厨重庆市
考虑工作量平衡的餐饮垃圾多行程收运路线优化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垃圾收运系统分析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热电气联供系统优化
2025年山西垃圾收运覆盖90%以上自然村
苏州工业园区餐厨垃圾产生现状及收运方案研究
小型堆肥箱用于餐厨垃圾连续堆肥的性能试验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餐厨垃圾的微生物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