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常态下广东外贸发展新动能

2017-06-30 16:20燕卿
北方经贸 2017年4期

燕卿

摘要:构建外贸增长动力机制是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推动外贸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全球经济艰难复苏,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贸易保护措施层出不穷,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都给广东外贸增长带来巨大压力,因此,广东外贸工作需要把握发展新常态,提升新常态下外贸发展的增长动力,争取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形成新的竞争优势,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高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巩固和提升广东第一外贸大省的地位。

关键词:外贸发展;质量效益;国际竞争;增长动能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4-0014-02

全球经贸格局深刻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出现外部需求萎缩、新保护主义盛行,这些新问题将长期困扰广东外贸发展。当前全球经济艰难复苏,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贸易保护措施层出不穷,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都给广东外贸增长带来巨大压力,因此,做好今后外贸工作需要把握发展新常态,提升新常态下外贸发展的增长动力,争取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形成新的竞争优势,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高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巩固和提升广东第一外贸大省的地位。

一、形成外贸增长新动能机制

构建外贸增长动力机制是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广东外贸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经济新常态不仅仅是增长速度变化,更是经济增长动能的变化。因此,抓住新机遇、培育新增长动能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今后十年,全球经济结构面临深度调整,围绕制度、规则、技术、市场、资源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应对新挑战和把握新机遇,争取在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竞争,是广东新一轮外贸发展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通过深化改革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动力机制,力争在品牌、技术、标准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形成外贸竞争核心优势,抢占标准制高点,增强规则话语权。这对提高广东外贸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广东由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转变,推动广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着力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传统外贸发展模式是出口导向型,外贸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具有“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特点。为确保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广东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必须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的路子,为此要着力优化出口产业和产品结构,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绿色低碳产品出口,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附加值;优化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结构,积极承接服务外包;优化贸易方式结构,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加快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着力提高外贸国际竞争力。

当前欧美等国重振制造业优势的“再工业化”政策已初见成效,“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已出现端倪,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广东必须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努力形成一批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要加快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力争在品牌、技术、标准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形成外贸竞争核心优势。鼓励企业将专利和核心技术转化为国家标准,从而有效地锁定技术标准的使用者。同时要促使名牌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和行业标准的制定,抢占标准制高点,增强产业规则话语权。

三、深化外贸进口管理体制改革

当前广东外贸发展进人了出口与进口并重发展的新阶段。只有在稳定出口增长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扩大进口,实现进口、出口“比翼双飞”,广东外贸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前广东进口仍存在贸易体制和政策不尽完善、贸易便利化水平不高、进口组织化程度偏低等问题。因此,广东要继续加强进口体制的改革。一是择机增加进口国内短缺、长期以来进口的重要能源和资源性产品,充实国家战略储备。二是采取措施鼓励部分资源性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关键零部件进口。三是要进一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放市场,清理妨碍进口的政策措施,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四是建立和完善进口促进体系,加强对促进进口的金融政策支持,促进广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服务,同时积极做好进口信息服务和引导工作。五是加快广东服务业开放,增加服务贸易进口,鼓励居民赴境外留学、旅游等消费。

四、加快落实“走出去”战略

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日益融合,要求广东外贸企业学会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利用好国内外两种资源。一是把一部分加工环节转移到境外,改变原产地标签对广东出口贸易扩大的制约。二是鼓励广东家电、轻工、纺织服装等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企业“走出去”,通过境外投资设立企业和机构,把省内过剩的生产能力、原材料及零部件出口到国外市场。三是在国外投资建设广东有短缺趋势的战略性资源和初级产品稳定供应基地,如油气、矿产、木材和纸浆生产基地。四是促进广东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收购国外企业、专利和品牌,建立自主品牌营销网络体系。五是在不对广东产业、出口和就业造成重大影响的前提下,鼓励广东企业转移后道加工能力,带动广东部分加工设备和上游产品出口。

五、促进加工贸易优化升级

广东要加快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稳住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为广东外贸结构实现重生作出新的贡献。

促进加工贸易企业优化升级。鼓励现有加工贸易企业通过技术转移、委托开发、联合开发、产业联盟等多种形式,加快对国外生产技术的消化吸引和二次自主创新,提高自身从事委托加工制造的能力(OEM),并向委托设计制造(ODM)和自主品牌加工制造(OBM)发展。鼓励现有加工贸易企业增加国内采-购和从事深加工结转业务,从而延长国内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聚,提高本地产业竞争力。

优化广东加工贸易产业布局。珠三角地区要重点发展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东西两翼和山区要充分利用土地、劳动力资源等优势,主动承接简单装配业和传统加工工业的产业转移,在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的同时,利用后发优势注重高起點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加工贸易,加快其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六、推动服务贸易加快发展

(一)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

香港是广东省最大服务贸易伙伴,是广东省最大的服务出口目的地和进口来源地,粤港服务进出口总额占全省比重超过一半。要充分发挥香港作为世界上重要的以国际贸易、现代物流和金融业为主的服务业中心,澳门作为世界上具有吸引力的博彩、旅游中心这一区域性的商贸服务平台,制定港澳服务业投资广东的促进政策,完善CEPA框架下港澳服务业进入广东的便利化措施,利用港澳的服务贸易优势促进广东的服务贸易加快发展。

(二)发展现代服务贸易

要重点推动信息技术服务做大做强,积极发展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的服务产业,完善信用、物流、支付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推动建立服务全国面向全球的技术进出口交易平台。加快建设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加快发展环境和节能服务。

(三)培育服务外包示范园区

建立以广州、深圳为中心,辐射珠三角的服务贸易发展基地,发展与广东制造业配套的金融、保险、法律、会计、会展、管理咨询、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逐步开拓信息网络服务、视听娱乐服务、知识产权与专利服务、软件设计、信息服务外包、技术转让等新兴领域。同时,支持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等重大合作平台先行先试,高起点做好现代服务贸易发展规划,推动服务外包企业进园入区集聚发展。

(四)鼓励承接服务业外包业务

以承接软件外包业务为重点进入国际服务外包市场,逐步拓展业务流程外包业务;引导广东企业与国外大型外包公司进行分包合作,逐步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利用香港、新加坡等服务业发达地区的语言、技术等优势,建立香港、新加坡等地接单,省内交单的业务模式,共同开拓国际服务业外包市场;引进国外服务业外包企业来广东建立国际服务业外包基地,逐步形成国际服务业外包的完整产业链。

七、提高核心竞争力

(一)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密切跟踪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选择绿色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为战略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二)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

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增强产业配套和协同发展能力,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

(三)利用全球资源促进创新

鼓励国内企业在科技资源密集的国家和地区,通过自建、并购、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充分发挥技术进出口交易促进平台的作用,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大型骨干企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依托,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广东产业创新发展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四)扩大科技对外开放

鼓励跨国公司在广东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与世界一流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拓展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专项成果的国际市场。引导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积极融入科技全球化进程,在国外申请专利,参与制定国际标准。

(五)增强出口竞争新优势

促进由“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和“广东服务”跨越。推动出口从传统的生产成本优势向新的核心竞争优势转化,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自我转型的内生动力,夯实出口的产业和技术基础,鼓励技术含量高的机电产品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拓国际市场。大力培育出口品牌,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鼓励内地企业在香港设立资本运营中心,使香港成为“走出去”的信息平台和融资平台。

[責任编辑: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