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材复习的一般方法
1
注重即时记忆
临时抱佛脚固然有用,但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当天学习的课程必须要当天记忆。不需要一字一句地背诵,只需在晚自习抽出20分钟左右进行回顾即可。
2
要将散点知识串成线索
历史知识点的特点就是散,因此我们需要将零散的时间点、事件点串成一条完整的线,这条线可以是横向的,也可以是纵向的,如“欧盟一体化进程”“共产党历史上的整风运动”等等。
3
要框架化、条理化
政治需要框架,历史同样需要,甚至可以说历史的框架较政治更为简单清晰。如学习一个历史事件,框架一般为其时间、背景、原因、过程、结果、评价。我们要为具体的历史事件构建一个框架,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对内容进行记忆和对比。
4
要有中西对比意识
高考历史题中常有中外历史联系和比较题,因此平时复习教材时就应树立比较意识。比如看到一个时间点,我们要同时联想此時中外双方都在做什么、处于怎样的社会环境之中。一旦考试出现了类似的题型,我们就能心中有数。
5
要树立现代史观,将历史与现在紧密联系
尤其是要紧抓当下热点,比如要将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清朝屈辱外交等教材内容与当今的“一带一路”战略联系,古代监察制度、历史上共产党党风建设与当今的反腐倡廉联系等等。
6
要做好课前预习
哪怕只是在上课前5分钟抽空翻一翻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也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提升我们的听课效率,强化我们的课后记忆。
历史考试的一般方法
客观题
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即史学观点中的“论从史出”。
我们所选的选项必须立足于所给的材料,而非我们的固定思维。这就需要我们抛弃以往的思维定势,心无杂念地去分析题目给出的材料。即使材料意思与教材语句不甚相符,我们也要尊重所给材料。
除此之外,历史选择题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要善于挖掘题干中隐藏的时间信息,并充分联系时代大背景。如看到“肥猪赛大象”等字眼便自觉挖掘出这是在描述大跃进时期的情形。
同时,任何对材料的分析必须做到“同情”,即将自己真正置身于当时的时代背景,设想“我会有何举措”“如果我在现场我是何种心情”等等。这既是对史实的考查,又是对我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主观题
我认为只要找准套路便能轻松上手。我一般按照一个固定的解题步骤解题,即审题-阅读材料-找准重点-组织语言。而关键在于第三步,难点在于第四步。
第一步,审题,找准题干中的几个要素。
第二步,阅读材料与解政治题的做法相似,一定要进行分层和概括大意。
第三步,找重点,即勾画关键词。
第四步,组织语言。
要格外注意三点:1.源于材料、高于材料,在教材原意基础上有升华提炼;2.联系课本术语,在材料与教材间架设桥梁;3.要点化,一目了然,一定要将一句话中的关键词“亮”出来。总的来说,不同的题型有着不同的格式,如“评析类题”“提炼信息阐述题”等各不相同。这需要我们平时做题对格式进行积累。但一般来说格式由三部分组成:总结论+阐述+结论升华。
来源:《高校招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