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推动民族进步的源泉,各行各业都需要创新。在高考平稳推行的今天,高校也一直思考如何在人才培养等方面实施创新,以培养社会所需的交叉型、复合型人才,并做了多种尝试。高校的创新,大部分是针对目前单一的高校招生、培养方式进行完善和发展,以担负起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高校的创新之举,与考生的志愿填报以及进入大学后所受的教育方式密切相关,本文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高校是如何创新的。
创新举措一:招生方式
高校最普遍的招生方式就是通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学校开设的本科专业为基础,分计划、分地区参与全国统一招生,并按照规定的录取规则进行专业录取。招生方式的不同,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人才培养方式的不同,一些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诸如大类招生、各类试(实)验班,与普通招生方式相比,从招生、录取到培养都有所不同。
大类招生
大类招生的全称是按学科大类招生(培养),是指高校在招生时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通常是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类招生。命名方式有所区别,既可以按“XX类”来命名,如北京化工大学按数学类招生,包含了金融数学等专业;也可以按XX学院或XX班进行招生,如清华大学按“机械工程实验班”招生,包含了机械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这种模式已经逐漸适用于全国大部分“211工程”建设院校和一部分普通本科院校。
大类招生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在于延长了专业选择的时间,学生入学后经过1~2年的基础培养,在充分了解专业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专业。这为不了解专业设置、内涵的考生和家长提供了一个先了解、后选择的机会,尽力避免“一选定终生”的局面。
在报考大类专业时,需要提醒考生们的是,在招生计划中采用相同名称招生的大类,其包含的专业内涵及专业数量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即使是包含专业相近,但专业课程设置、就业方向领域都有差异,考生在报考时,一定要看清目标院校的某些大类所包含的专业中是否就是自己的意向专业。
大类招生的专业培养,涉及到二次分流专业的问题,每一类所包含的专业之间也有“冷”“热”之分。为避免学生扎堆某个专业而导致不均衡,二次分流一般都是结合多种因素考虑的,有的院校是双向选择,有的院校则要看学生的综合成绩来确定。比如厦门大学在分专业时,主要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成绩排名以及学习兴趣,允许自主填报2或2个以上志愿。这些情况都需要考生在填报之前有充分的了解。
关于大类招生实施情况的详细介绍,可参阅本刊2017年第3期《志愿方略》栏目的《大类招生观澜》一文。
试(实)验班
试(实)验班是高校为培养创新人才进行的一项有效尝试,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
按类招生、培养试(实)验班
如东北大学经济管理试验班,按经济与管理专业大类招生培养,下设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金融学(含互联网+金融方向)等八个专业,采取多学科知识技能融合、强化实践的培养理念,实施模块化课程设计,开设既有国际前沿又有本土特色的整合型课程。为培养学生成为适应和胜任社会需求的经济管理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复合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实)验班
这类模式创新之处在于跨学科复合形式的培养,突破了单一的学科限制,让学生成为掌握多技术、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人才。如中国人民大学开设的“金融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工商管理-法学双学位实验班”,都带有明显的复合培养特色,浙江大学工科实验班(竺可桢学院交叉创新平台)也提供了金融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自动化(控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个复合培养模式让学生从中选择。
来源:《高校招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