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产阶级鄙视链,你栽在哪一环了?

2017-06-30 08:53郑晶敏
第一财经 2017年24期
关键词:外教中产阶级

郑晶敏

当大多数人还在通往中产阶级的大道上奔跑,所谓的中产阶级已经开始内部分化了。一篇名为《成都小区里的阶级斗争》用50万元人民币划了一条线。家庭收入过线的,不仅自己是精英,子女未来也是精英。家庭年收入没过线的,不好意思,你没有资格跟过线的住同一个小区,你的孩子更没有资格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精英倒是没看到,通篇下来只有满满的两个字—鄙视。真要细究,文章表现的可不单是高收入者对低收入者的鄙视,在这场实为教育资源的角力中,一条鄙视链呼之欲出。

人嘛,谁还没点看不上的东西。鄙视链就像大自然的食物链,越往上数量越少,越小众显得越高级。不同的是,食物链底端的动物无法逆天改命,鄙视链里的每一环却都不太愿意接受来自上一环的鄙视,却又同时不可避免地多多少少鄙视了下一环。这种单向循环是鄙视链的基本运作模式。

要说鄙视是人的天性可能有点夸张,但不夸张地说,有圈子的地方就有鄙视。不管看剧还是听音乐,学习还是玩游戏,都有人暗搓搓帮你排序。于是你虽然不懂为什么看个英剧能看出高于美剧、日剧的优越感,还是选择对号入座并对下游投去鄙夷的目光。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同理论或许能解释这一点。大量的实验证明了人一旦形成某个群体,就会不自觉地偏袒自己群体内部的人,同时歧视这个群体之外的人。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随着人类变得越来越容易接近,交往越来越广泛,人开始关注他人也希望收到关注。公众的评价获得了重要价值。在社会中那些最能歌善舞的人,最漂亮的人,最强壮的人,最灵巧的人或最能言善辩的人会受到最多关注,这就是不平等的第一步。同时也是走向罪恶的第一步;从这些偏好中一方面产生了虚荣心和轻视,另一方面也产生了羞耻心和羡慕。

鄙视这件事也算是个有悠久历史的劣根性。古代文人之间还经常争风吃醋互相看不起呢。曹丕《典论》中记载的“文人相轻”大概是有记载的最早的鄙视链。类似的鄙视链还出现在钱钟书的《围城》里—“在大学里,理科学生瞧不起文科学生,外国语文系学生瞧不起中国文学系学生,中国文学系学生瞧不起哲学系学生,哲学系学生瞧不起社会学系学生,社会学系学生瞧不起教育系学生,教育系学生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

但要论鄙视链的长度和宽度,文人恐怕要给所谓的中产阶级让座了。这群口袋里有钱、商家最惦记的消费者理所当然地走在了消费升级的最前线。原本大家都爱吃炸鸡喝啤酒,现在有人吃得起米其林了,回头一看,咦,垃圾食品。

鄙视链的流行,多少也有商家在推波助澜。在“你值得拥有更好的”的鼓吹下,生活一下子有了高下之分。有了鄙视链,商家就有理由把一盆草卖得比肉还贵。所以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吃了×××,你就爬上了鄙视链顶端”这种说法。大多数鄙视链实际上都是鄙视环,是斗兽棋里的象吃老虎老虎吃猫猫吃老鼠但老鼠可以吃象。你看,最近苹果和微信“茬架”,站苹果的竟然是少数,它代表的可是曾经站在鄙视链顶端的iPhone。

如果真要说站在鄙视链顶端的方法,大概只能是跳出鄙视链了。大家还在鄙视链里刷优越感,王菲早就预知了结果。听,每只蚂蚁都有眼睛鼻子,它美不美丽,相差有没有一毫厘,有何关系。

中产阶级的鄙视链

教育鄙视链

国际幼儿园>欧美外教>非欧美外教>外教代课>没有外教

本着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不能输在人生起跑线上的观念,中产阶级的教育鄙视链已经延伸到了幼儿园,可谓是“文人相轻”的终极版本。

再来看看留学鄙视链:

美国>加拿大>英国>欧洲大陆>澳大利亚>日韩>其余第三世界国家是不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当然还有一个更客观的标准—学费。

游戏鄙视链

主机游戏>DotA>LOL>王者荣耀>小游戏

主机玩家鄙视PC玩家,PC玩家不接受主機玩家的鄙视并鄙视页游玩家,页游玩家鄙视手游玩家。手游玩家:玩游戏连钱都不舍得花,通通鄙视!至于小游戏,那也能算游戏?

服装鄙视链

ZARA、优衣库>国产快时尚

国产快时尚>ZARA、优衣库

说到底是性冷淡风和淑女风之间的较量。一线城市小年轻最爱逛的ZARA和优衣库到了二三线城市,估计会被VERO MODA和阿依莲完虐。大概二三线城市的小年轻永远不能理解穿着100元一件的T恤的一线城市小年轻哪里来的优越感。反之,一线城市小年轻也理解不了为什么二三线城市的小年轻愿意花几倍价钱买一件在自己的审美范畴里属于“土到掉渣”的衣服。不过先别忙着相互鄙视,说不定两件衣服模仿的其实是同一个设计师呢。

健身鄙视链

私人教练>健身房>健身App

健身这件事作为中产阶级的新生活方式已经有年头了,每个人在健身上投入的成本不一样,怎么能没有鄙视链呢?不过健身鄙视链的痛点可能不在于健身方式或者训练结果,而是“他比我有钱,他还有时间健身”。

健身房内部鄙视链:

健美党>Crossfit党>举铁党>跑步党>自拍党

以肌肉大小和训练难度为标准,健美党站在了健身房鄙视链的顶端。虽然下游的健身达人不一定服气,但他们也不敢表现得太明显。毕竟,肉质悬殊“刚”不过。

饭圈鄙视链

真爱粉>CP粉>路人粉>私生饭单看某个饭圈内部,互相之间的鄙视也不少。我们在《敢黑我偶像,分分钟让你被点蜡》中介绍过饭圈的再厉害。最近奇葩说辩手互撕事件再一次让公众见识了脑残粉的破坏力。脑残粉大概是唯一不受任何人待见却还能被自己感动的生物了。但在真爱粉眼里只有自己才是爱豆的亲粉丝。捐款帮爱豆庆生才是正经事,不出钱不出力的路人粉,就真的只是路人吧。至于以爱的名义去骚扰偶像、堵门敲锁追车的私生饭,得到的貌似是人人喊打到连爱豆自己都要下场撕的待遇。

电影鄙视链

文艺片>好莱坞大片>国产青春片>国产恐怖片

看电影和阅读的道理基本相通,鄙视链基本和票房走势相反。文艺青年嫌弃好莱坞大片没内涵,尽管自己也不一定能看懂几部文艺片。青春片观众不管电影好不好看,反正都没有自家爱豆好看。虽说品位不分高下,电影类别是平等的,但电影质量某种程度上加强了电影鄙视链的合理性。吐槽一部电影故事情节错漏百出,演员演技尴尬的时候,难免会误伤喜欢这部电影的影迷。至于国产恐怖片,到底是谁给投资人勇气投资的,梁静茹都不敢吧。

旅游鄙视链

欧美>日韩>东南亚>港澳台>国内秘境>国内热门景点

游客照里的人口密度才是检验逼格的唯一标准。同样都是看海,游客扎堆的戛纳海滩比不上人少景美的马耳他群岛。总之能自由行千万别跟团,热门城市热门景点打完卡别忘了去几个冷门景点。尽量避开旅游旺季,毕竟拥有法定节假日之外的假期也是一种鄙视资本。

咖啡鄙视链

咖啡豆>手冲>精品咖啡>星巴克>速溶咖啡

又是消费升级的锅。星巴克的咖啡只能算咖啡饮料啦,真正有品位的消费者都是买咖啡豆的啦。你造吗?在不同地点、不同日照时间、温度湿度环境下生长出的咖啡豆味道是不一样的哦。冲泡方式不一样咖啡口味也也会受影响哦。什么 你还在喝速溶咖啡,那和喝甜水有什么区别?

饮食鄙视链

有机食品>素食主义>肉食主义吃肉不上档次这个观点古人早就有,所谓“肉食者鄙”。现在消费升级告诉我们食物的第一要义不是果腹,作为一盘食物,它得高颜值、低热量、绿色有机……如果你还停留在“要是今天中午吃不到刚从日本空运过来的金枪鱼刺身,这顿饭还有什么意义呢”的境界,那就是拖了中产阶级的后腿—灵魂的香气从吃草中来!

阅读鄙视链

哲学名著/宗教经典>世界文学名著/社科经典>通俗小说>成功学/心灵鸡汤/人生哲学>教科书

事关品位,当然是越小众越显高级。人人都看过的教科书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看成功学的人估计自己成功无望,只能拿起手边的心灵鸡汤聊以自慰。剩下看小说、文学、宗教著作的读者,大概只能以文字的晦涩程度来排序。

综艺节目鄙视链

国学节目>语言节目/辩论节目>户外真人秀

书信朗读节目《见字如面》让国内观众认识到原来综艺节目还能这样操作。当户外真人秀已经到了明星不够用、环节雷同、一集勉強挤出几个笑点的时候,这么个体现学识的好机会,精英中产们怎么能轻易放过。你说看综艺不就是图个开心嘛,辩论节目表示不服,我们有笑点还有内涵!

兴趣班鄙视链

马术、高尔夫、礼仪、茶道>电子琴、画画、舞蹈、跆拳道

幼儿园学费动辄十几万元的孩子,才艺当然也要向欧美贵族靠拢。骑马射箭、礼仪茶道,听着就高端大气上档次,电子琴、画画那是给请不起外教的孩子学的。

创业鄙视链

创业模式:共享经济>O2O>传统行业

创业城市: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杭州>南京、成都、厦门

套用一句老话,创业风口一来,猪都能上天。所以别着急鄙视其他行业,共享经济现在是火,可也别啥都共享呀,给大家的生活留一点私密空间不好么。现在谈O2O,投资人听了恐怕扭头就走,可三四年前人家也是红过的。眼看共享经济大有步O2O后尘之势,倒是传统行业遍地开了花。喏,你啥时候看到喜茶、1点点和鲍师傅门口的队伍断过?

单说互联网公司内部,市场、产品、技术、设计、运营也从没停止过相爱相杀。鄙视链存在于任何两个部门之间,最终都归结成一点—产品经理。

猜你喜欢
外教中产阶级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外教Lis的诗意生活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外教新词堂
外教新词堂
外教新词堂
外教新词堂
外教新词堂
英国维多利亚初期中产阶级女性角色再界定——从《北方与南方》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