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炳罡民间儒学思想述评

2017-06-29 15:08姜嘉欣
东方教育 2017年8期

姜嘉欣

摘要:颜炳罡先生是中国当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当代民间儒学的领军人物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颜先生一直致力于新儒家的研究,受到当代新儒家孤往精神的感染和启迪,他投身于民间儒学的研究和实践中去。经过20多年的努力,颜先生的民间儒学思想日趋成熟,一系列实践举措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本文对这20多年来颜先生民间儒学思想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关键词:颜炳罡;民间儒学;官方儒学;精英儒学;政治儒学

一、颜炳罡民间儒学的提出过程

颜炳罡先生是儒学与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的大家,也是民间儒学研究领域的权威。作为复圣公颜子第七十九代孙,同时又受很多儒学大家的影响,颜先生对儒学和中华文化有着深深的价值认同和责任担当精神。在当下可查的资料中最早提出“民间儒学”这一概念的便是颜炳罡先生于2005年在国际儒学高峰论坛上发表的《民间儒学何以可能》,他不仅是研究民间儒学思想的代表人,也是践行民间儒学的领军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颜炳罡致力于新儒家的研究,尤以牟宗三先生的思想研究为多。从颜先生2003年发表的《以梁、熊、牟为例看当代新儒家“反”“孤”“狂”的三重品格》一文,也可以清楚看出他的儒学立场和态度。正是受到早期梁漱溟、牟宗三等人的 “乡村建设”及其一系列讲学活动的启迪和当代新儒家孤往精神的感染,1996年颜炳罡先生和几个研究生一起在山东大学洪家楼校区创办了“经典读书班”,通过诵读儒学经典,推广和普及儒家经典,承续和弘扬儒家文化。在大学中创办“经典读书班”,这便是颜先生民间儒学思想的初步萌芽。

在2003年发表的《“儒学与当代社会双向互动”刍议》一文中,颜炳罡先生进一步提出了,“儒学本质上是生活的智慧和现实的学问,是人伦日用规范之道,因而它只有在现实中,在百姓日用人伦具体生活实践中,才能找到用武之地和力量的源泉,并由之生生不息和创进不已。” 这是颜先生民间儒学思想逐步形成的体现。

为突破校园“经典读书班”的局限,颜先生于2006年底发起创办了《心灯》报纸,随后参与创立尼山圣源书院和复圣书院,这些民间儒学平台的建构,成为了颜先生民间儒学思想的重要载体,更好地促进了大众儒学、草根儒学、生活儒学、实践儒学的开展。

二、颜炳罡民间儒学的基本内容

颜炳罡先生于2005年发表的《民间儒学何以可能?》一文可谓他对民间儒学的集中阐释。他认为,“民间儒学即儒学的民间形态。它既是传统民间儒学的延续,又是新的历史时期应对人类问题对儒学的新发展。扎根于民间社会,切合于民众生活,贯穿于民众的伦理实践过程是民间儒学本色,大众化、草根化、世俗化、生活化、实践化是民间儒学最基本的特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间儒学也可称为大众儒学、草根儒学、世俗儒学、生活儒学、实践儒学。”

在此文中,他通过民间儒学与官方儒学、精英儒学、政治儒学等的辩证关系,深刻的阐释了民间儒学的基本特性。

(一)民间儒学和官方儒学

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的两千年多年间,儒学成为了国家意识形态的代名词,儒学的官方化虽然对儒学的普及和推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却极大的侵蚀了儒学的真正精神,使儒学变成了一滩毫无生机的死水。随着中国结束了封建统治,儒学的官方化也逐渐解体,但官方儒学留下的消极影响至今还被那些激进的反儒学复兴之人诟病。

颜先生认为,相对于官方儒学来说,民间儒学既不是政治的附属物,也不是用来操作政治的原则,而是以民间为本位,以心系民间、面向民间、服务民间为宗旨,以源于民间、依靠民间、植根民间为本色的“草根性”儒学。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官方儒学仍存在,民间儒学也不是官方儒学的异己力量,只是说民间儒学不依赖于官方儒学而存在,而是从民间生发、诱出,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生活智慧。

(二)民间儒学和精英儒学

在儒学官方化以后,非官方儒学并没有消失。两汉经师更相授受、唐宋书院讲学等等“经生文士之业”,便是精英儒学的体现。精英儒学的出现使得儒学有了精致、缜密、庞大的逻辑体系和理论说明,构筑出千百年来儒学之传统,使得儒学推陈出新,代代相传。但这些深奥的儒学典籍大部分只发挥作用于书院、宫廷等精英大儒身上,很少被民间大众所接受。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精英儒学并没有充分起到化民成俗的作用。在当代社会,精英儒学或者说学术儒学仍然曲高和寡,高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等精英组织自成一个世界,缺乏和民间社会的良性互动,儒学研究离普通百姓的现实生活越来越远,也必然不会被大众所关注所接受。

“相对精英儒学或者学术儒学而言,民间儒学是大众的而非精英的,是通俗的而非学术的,是生活的而非理论的”。颜先生认为,民间儒学“重下贯而非上达”“重宣介而非学究式研究”“重述而非作”。民间儒学当然也不是精英儒学的反对力量,而是使精英儒学更好发挥其传承作用的强大力量。精英儒学也只有保持和民间儒学的良性互动,才不会永远停留在形而上的天国,才能化知为行,从而真正体现出儒学的真精神。

(三)民间儒学和政治儒学

封建时代的中国,从国家意识形态和政治架构到平民的日常生活,儒学都保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儒学的政治化成为了官方化的必然要求。然而21世纪的今天,已不同往日。像政治儒学这样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儒学设计,不论在政治制度层面还是意识形态层面,它所遭遇的挑战都是难以想象的。在儒学的未來发展问题上,政治儒学这一构想有利于儒学在当代的新探索,但想要通过政治制度的重构与设计,来实现儒家的王道理想式的民主政治,这很可能会威胁儒学本身的发展。

颜先生给出了答案,“儒学在当代中国果真欲获取生存权与发展权,最好在当下规避政治”。但应该明确的是,规避政治,并不意味着民间儒学不关心政治,而是指不依附权势。倘若儒学不从权势的附庸中走出来,那么其自身永远也没有独立性,往往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儒学规避政治,并不表明放弃了儒家“以道易天下”的社会理想,而只是将自己的政治诉求和社会理想通过民间社会来呈现。正如颜先生所言,“儒者,深入民间,化民成俗,恰恰是现在为政的最好方式”。

(四)民间儒学何以成立?

近代以来,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效益优先原则和强烈的竞争意识确实使民间儒学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新社会新时期下,如何弥补儒学在新文化运动中形成的断裂,搭建儒学和现代文化的桥梁也成为民间儒学应该担负的重要使命。颜先生也对新形势下民间儒学何以成立给出了他的建议。

第一,依靠志工。民间儒学不能仅仅依靠个别学者专家的学术实践活动,更多的是靠志工来宣传推广。现代的儒者不能再仅仅怀抱着“为帝王师”的空想,更多的是要踏踏实实做一名“视传道为己任”的志工。近年来,儒学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成为了一种热潮,大批的儒家学者、有文化修养的企业家积极投身于民间儒学的事业中,成为了推动民间儒学开展的坚定力量。

第二,重开读经与讲学之风。重开读经之风,深入民间讲学是民间儒学开展的重要工作。读经与讲学不仅是普及推广儒学的重要途径,也是最基本的形式。颜先生的“经典读书班”、“四书原典”公益讲堂、“乡村儒学讲堂”都是读经与讲学的典范。

第三,编印通俗儒书。古往今来,儒学经典大都是精英化、学术化,可以被大众百姓所接受的寥寥无几,晦涩、繁杂、深奥的儒学经典阻隔了儒学走向民间。民间儒学的实质便是将晦涩难懂的儒学经典转化为百姓人伦日用能知、可知、可行、能行之学。因此,编印简单易懂的儒学著作并广而散发就成为民间儒学开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第四,建书院,开讲堂、设会所。书院、讲堂、会所就是民间儒学传播的重要场所和基地。颜先生参与创办的尼山圣源书院和复圣书院、在村庄里开设的“乡村儒学讲堂”等,都是他民间儒学思想普及的主阵地。书院、讲堂的兴起为儒学的大众化、草根化、生活化、实践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第五,制礼定仪,化民成俗。儒学本就是一门教人如何为人的生活智慧。儒学深入民间、融入民间、化民成俗也是民间儒学的应有之义。

三、民间儒学的提出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一)丰富了儒学的当代探索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崛起”所带来的民族自信使人们普遍开始重新关注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从不少企业家鼓励员工背诵“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到“以儒经商”、“以儒治企”,从不少乡村干部鼓励村民学“论语”、“孝经”到“以儒治民”、“以儒治村”,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的春天正在到来。民间儒学的开展应运而生。

在现代化的今天,传统文化都面临着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任务。只有将优秀传统文化归于民众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中华文化的整体复兴才能真正实现。颜炳罡民间儒学思想正是立足现实、与时俱进的典范,它的发展和完善极大地丰富了儒学在当代的探索。

(二)带动了儒学的民间开展

正如颜炳罡先生所言,“儒学从来就不是少数哲学家、思想家、历史学家的奢侈品,而是民众的生活向导,是人们的生活规范系统。”让儒家从神圣的高等学府、科研机构中解放出来,让人们关注到儒学并非是官方的而是民间的,并非是学院精英的而是普通大众的,使儒学真正走向现实生活,走近平民百姓,使儒学成为百姓日用之学,成为愚夫愚妇能知能行之学,是儒学发展的当务之急。

颜先生民间儒学思想的发展和一系列实践活动的开展,极大的带动了儒学在民间的开展。“儒家的学问是人的学问,是人伦日用之道”,颜先生的“读经班”和《心灯》报纸等平台的构筑,便是化“百姓日用而不知”为“百姓日用应知、能知、可知、所知”的强大力量,这也正是使儒学灵根走进民间、植根民间,使儒学真正实现大众化、草根化的有效手段。

(三)促进了民风民俗的改善

社会上的人,古往今来,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健康还是残疾,总要去面对日常生活上的各种规则规范,师友关系、上下关系、左右关系、前后关系等等,这些关系构成了人们日常生活规范的全部。“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儒家给予人们的就是处理这些关系的基本原则,简单来说正是教人如何做人,以何为人的生活智慧。

这种“化民成俗”正是颜先生民间儒学思想的最大价值。山东泗水县圣水峪镇小官庄村的“乡村儒学讲堂”就是其中一个成功的范例。颜先生从人们普遍关心的孝道开始,用故事化、生活化、互动化的方式授课,坚持了短短一年时间,大大改善了整个村庄男女老少的道德面貌。这种“乡村儒学讲堂”的开展不仅符合国家倡导的“文化治村”要求,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乡村的民风民俗,对当代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也能起到一定的改正作用。

四、结语

21世纪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直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更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当务之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夯实国内文化建设根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从思想道德抓起,从社会风气抓起,从每一个人抓起。……要让13亿人的每一份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要真正做到让每一份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民间儒学的普及和推广必然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颜炳罡.以梁、熊、牟为例看当代新儒家孤、反、狂之性格[J].文史哲.2003(02)

[2]颜炳罡.“儒学与当代社会双向互动”刍议[J].孔子研究.2003(05)

[3]颜炳罡.儒学:从来就不是少数哲学家的奢侈品[J].国学.2007(10)

[4]颜炳罡.由学术殿堂走向民间社会 2014年新儒学主流倾向显现[J].人民论坛2015(03)

[5]颜炳罡.2015年新儒学“一体两翼”發展格局[J].人民论坛.2016(03)

[6]颜炳罡.“乡村儒学”的新挑战[N].人民政协报.2016- 02-22(009)

[7]颜炳罡.斯文重建从“根”做起[N].社会科学报.2016- 06-16(005)

[8]颜炳罡.民间儒学何以可能?[A].北京:2005年国际儒学高峰论坛专集[C].2005

[9]颜炳罡.生命的底色[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5

[10]顾红亮.儒家生活世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1]陈来.回向传统——儒学的哲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