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肉多吃鱼?小心会错意

2017-06-29 09:14肖长江
饮食与健康·下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动物性心脑血管病红肉

肖长江

99%的医生都这样嘱咐病人:“要多吃鱼!”我是极其少数的那1%的医生,天天告诉病人:“鱼也不能多吃!”

在看门诊时,我总会提醒有心脑血管病、“三高”的病友避免吃大鱼大肉。他们常告诉我,自己吃肉不多,但吃鱼很多,因为医生推荐要“多吃鱼”!有些老人甚至一餐可以吃一条半斤以上的鱼。每当这时,我只能苦口婆心劝说:“鱼也不能多吃!”

的确很多医生交代病人的口头禅就是“少吃肉(红肉),多吃鱼(白肉)”,这句话说起来容易,执行起来却往往被病人错误领会,认为吃鱼总量可以没有限制。其实,医生讲的“少吃肉,多吃鱼”,是指吃鱼占所吃的动物性食物的比例要多一点,而不是指吃鱼总量多。

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最新《中国居民营养膳食指南》中,明确提出每周推荐摄入的动物性食物适量即可,每周吃鱼280至525克,畜禽肉280至525克,蛋类280至350克,但是平均每天摄入动物性食物总量最多200克。如果用鱼来替代红肉,每天最多4两。所以,每次听医生推荐说多吃鱼时,一定不是要大家总量更多,而是在每天动物性食物总量中,鱼占比多!

首先,鱼也是含有胆固醇的,尤其没有鱼鳞的鱼类胆固醇含量较高,如银鱼每百克含胆固醇361毫克,河鳗、泥鳅、黄鳝、鳕鱼的胆固醇含量也较高,100克草鱼的胆固醇含量约86毫克,相对较低。大量吃鱼势必增加胆固醇摄入,增加心脑血管病发生率。第二,按传统中医的观点,大多数鱼偏于寒凉,吃多了体内易产生痰湿,尤其虾蟹类为大寒大凉,易伤阳气,对虚寒体质的老人和女性有负面作用。尤其癌症患者很多体质偏于虚寒,忌大量吃鱼来补充营养。

人们生活水平改善了,往往通过吃动物蛋白来补营养,其实很多高蛋白的荚果、坚果、菇类、藻类也可满足人体需要。请大家记住一個原则——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猜你喜欢
动物性心脑血管病红肉
伊朗红肉月产量增长11%
加工红肉才是影响健康的“罪魁祸首”
新西兰红肉出口保持强劲态势
络病理论在心脑血管病治未病中的应用初探
沉默的杀手——心脑血管病,5秒要人命,该如何预防?
红肉蜜柚在合川引种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第二届编委会名单
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形成的危害与控制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