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凉州广善寺碑》考释

2017-06-29 22:27卢秀善
丝绸之路 2017年12期

卢秀善

[摘要]《重修凉州广善寺碑》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东南50公里的天梯山石窟,现保存于武威天梯山石窟管理处,碑文共计843字,立于大明正统十三年(1448),记述了镇守甘肃太监刘永诚于天梯山石窟旧址重修广善寺的史实。对此碑文进行调查、考释,有助于天梯山石窟相关研究的深入。

[关键词]天梯山石窟;广善寺碑;凉州石窟

天梯山石窟,即凉州石窟,俗名大佛寺,又名广善寺。该石窟始凿于北凉沮渠蒙逊时期,位于甘肃省武威市东南50公里的天梯山北麓。《重修凉州广善寺碑》现保存于武威天梯山石窟管理处,此碑采用祁连山一带出产的青石制成,碑身通高2.25米,宽1.15米,厚0.26米。碑额和碑座已失。碑阳用汉字书写,碑阴用藏文书写。正面汉文自右至左刻,共29行,共计843字,藏文自上而下24行。碑文虽经风吹日晒,部分脱落,但基本可辩认(如下图所示)。据此碑铭汉文部分末尾书“大明正统十三年岁次戊辰九月吉日”,知此碑立于公元1448年。现附《重修凉州广善寺碑》汉文录文如下并对此碑作考证分析,望方家指正。

明正统十三年《重修凉州广善寺碑》(汉文)

佛之法,本自西域流入中土,中土之人,无男女少长,咸崇信之,迄今千有余年矣。圣朝之有天下,所在有司,皆设殿宇,以置佛像,择其徒术精行修者官之,俾领其众,内而有僧录司,莫不崇且重也。盖其法以慈爱为本,而圣人之治天下,咸欲民之趋于善也,民之奉佛,苟有慈爱之心,则风俗岂有不善者耶?凉州古武威郡,去西域为近,而事佛者尤广。郡东南百三十里,地名黄羊川,有古刹遗址,中有石佛像,高九丈,为菩萨者四,金刚者二,诸佛之龛二十有六。前镇守官尝欲崇修其寺,志未就也。正统九年,上命御马监太监大名刘永诚,镇守甘肃。公于城池兵甲米粟之务既毕,乃考图寻胜,相其旧址,则曰:“前人有欲为之志,而未就也,我则承之。”于是出己金,鸠材聚工,凿山架楹,筑宫于其间,凡八层,高十有六丈,有钟鼓二楼,两庑三门,与夫诸僧禅诵之室,休宿之庐,瓦壁黝□,漆举以法。又于寺东高阜处,建塔一座,高二丈三尺,壮观实大。经始于乙丑三月毂旦,而落成戊辰八月望日。郡人争先观之,其□奉佛者,时送日献,罔有虚日。先时,有番僧伊尔畸,居于此,能以其法动人,赐号通慧国师,赐名广善。伊尔畸弟子锁南黑叭复嗣国师之号,阐其法焉。夫武威为边境之冲,去中州数千里,自昔以来,人皆习弓矢战斗,为御侮计,诗书之数,罕有习者。迨我朝建治立学,而人有士行,况朝夕事佛,渐磨慈爱,其于事亲敬长之道,无不尽力以赴之,习静之暇,又能重修其宇,则佛之法,其有以□□边人而翊皇明之教也,夫皇明之教,孝弟而已。人能孝弟,则亲其上,死其长矣。吾见却匈奴有如反掌也。御侮云乎?承公之命,不获辞,谨拜手而为铭曰:于戏我佛,慈爱为心。流入中土,岁月惟深。中土之人,不分男女,诵佛之典,曰亿万数。况乎武威,国之西陲,封信佛法,罔不归依。郡之东南,百三十里,崇修佛宇,严殿森邃。石像之高,俨乎清标。菩萨金刚,参列云霄。凉人虔恭,焚香稽首,舍资捐金,朝奔夕走。圣明之教,曰善曰良。佛翊皇庭,益振慈祥。岂惟化我,亦以卫我。千载西凉,居民安妥。

内有常住田地四至:东至小坡,西至大山,南至乱冢堆,北至峡口,各有暗记。

大明正统十三年岁次戊辰九月吉日

钦差镇守甘肃太监刘永诚,奉御阮和、福保

总兵官平羌将军宁远伯任礼

参赞军务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马昂、右参将都督佥事王喜

副总兵右军都督府署佥事王敬

右参将副都指挥同知刘法贵、协副都指挥使汪寿,署都指挥佥事萧敬

赐进士出身前湖广道监察御史牟伦撰,潜江杨广书丹篆额并镌。

《重修凉州广善寺碑》由明代赐进士出身、前湖广道监察御史牟伦撰,潜江杨广书丹篆额并镌。全文可分六部分,第一部分记述了佛教从西域传入中原以来,信众颇多,而凉州自古以来就崇信佛教的历史背景。“佛之法,本自西域流入中土,中土之人,无男女少长,咸崇信之,迄今千有余年矣。”佛教艺术从新疆向东传播,首及河西地区。河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魏晋以来在武威,即凉州。涼州自张轨以来,世信佛教。1“圣朝之有天下,所在有司,皆设殿宇,以置佛像,择其徒术精行修者官之,俾领其众,内而有僧录司,莫不崇且重也。”明朝时,设僧录司,掌管有关佛教徒事务。并在各省均设分支机构,如府设僧纲司,州设僧正司,县设僧会司。这些机构都重视在地方设殿置佛,尊崇佛教。

第二部分记述凉州广善寺的地理位置,重修广善寺缘由。“郡东南,百三十里,地名黄羊川,中有石佛像,高九丈,为菩萨者四,金刚者二,诸佛之龛二十有六。”明时凉州广善寺所在地名称黄羊川,当时天梯山石窟有洞窟26个,其中大佛窟有7尊造像。广善寺的重修“前镇守官尝欲崇修其寺,志未就也”。御马监太监刘永诚则承之。

第三部分讲凉州广善寺重修的经过、建成时间和规模。“于是出己金,鸠材聚工,凿山架楹,筑宫于其间,凡八层,高十有六丈……又于寺东高阜处,建塔一座,高二丈三尺,壮观实大。经始于乙丑三月毂旦,而落成戊辰八月望日”。 广善寺的重修从明正统十年(1445)三月开工,正统十三年(1448)八月十五日竣工。建成后的广善寺楼阁高八层,在寺的东面土山上修建一座高二丈三尺的佛塔。据李喇嘛老人讲述,天梯山大佛窟原有九层大楼,楼前还有厢房,每面四间,外有围墙和角楼,他就住在天梯小学后面的依山建筑的四合院内, 1927年时全部被地震震毁,寺院内的玉佛、玛瑙供器等物,已同时被毁坏,现在的小学,便是用大楼和寺院坍塌后的材料修建的。2现今,大佛窟前的遗存木构和窟顶的遗迹、散落在旁边的残破砖瓦,足以说明当时的广善寺规模的宏大。至于“九层大楼”的盛况,应该与阁楼顶加在一起为九层。解放后,由于黄羊河水库的修建,寺院被拆除。

第四部分讲广善寺名的由来。 “先时,有番僧伊尔畸,居于此,能以其法动人,赐号通慧国师,赐寺名广善。”广善寺由此而得名。

第五部分从“夫武威为边境之冲”至“千载西凉,居民安妥”, 讲述了重修广善寺的重大意义。凉州由于地处边塞要冲,远离中原数千里,为防外敌匈奴,习武者多而习文者少。而“圣明之教,曰善曰良。佛翊皇庭,益振慈祥。岂惟化我,亦以卫我。千载西凉,居民安妥。”明王朝以佛教来教化民众,实现安居乐业。

第六部分记述广善寺寺属田产四至:“东至小坡,西至大山,南至乱冢堆,北至峡口,各有暗记。”这与现在的天梯山石窟保护规划范围基本相吻合。

《重修凉州广善寺碑》补充了天梯山石窟乃至凉州地区明代以前的历史资料,反映了当时凉州佛教发展的盛况,印证了天梯山石窟即“凉州石窟”。此碑于1927年古浪大地震时掩埋地下,直至1959年11月29日由天梯山石窟勘察搬迁工作队发掘清理。在我国早期史书后魏崔鸿撰《十六国春秋·北凉录》、唐释道世撰《法苑珠林》、唐道宣撰《神州三宝感通录》等佛教史书中,对天梯山石窟进行了记载或转述。然而,自唐以后,凉州石窟由于不在见于史书著录,许多佛教史学家和美术史专家在谈到东晋十六国的佛教和佛教艺术时,总要按照上述历史记载提上几句,对它以后的发展情况如何,一直再未有人作过肯定而详细的记述。3解放前后,许多专家和学者,如向达、夏鼐、阎文儒、冯国瑞、史岩对天梯山石窟做过考察,根据当时石窟的规模,有些专家对天梯山石窟即“凉州石窟”提出质疑,《重修凉州广善寺碑》的发现,回应了专家、学者的质疑,印证了崔鸿及道宣等人所谓的“于凉州南百里崖中大造形象”更是凉州石窟无疑。

《重修凉州广善寺碑》刻于明代,碑文以藏汉两种文字记述,且碑文中提到了“先时,有番僧伊尔畸,居于此,能以其法动人,赐号通慧国师,赐寺名广善。伊尔畸弟子锁南黑叭复嗣国师之号,阐其法焉”。碑铭中出现的番僧伊尔畸,当时在天梯山石窟任主持。据此碑藏文载:此僧曾获妙善通慧国师。其弟子锁南黑叭,即嗣国师位。从宋元始,皇帝为积极扶植藏传佛教,封授大批藏传高僧为上师、国师等。而天梯山石窟在搬迁时剥出珍贵的西夏、元时期壁画菩萨像和童女像,其人物造型凝重,色彩浓厚单纯,色调和谐,几乎都受到了藏传佛教的影响。

凉州石窟寺,从西夏起,至迟明代就已经是喇嘛教寺院了。4现在紧邻天梯山石窟的天祝藏族自治县哈溪镇是一个藏民聚居区,那里仍有大、小红沟寺喇嘛教寺院。此碑对研究该地区当时的民族构成提供了证据。天梯山石窟所处地曾是藏人聚居地情况,清乾隆《五凉考制六德集全志》记载,武威将番民“编隶于民”,其中番民集中安插地有六处,天梯山石窟附近就有张义堡、沙沟(现行政区划属凉州区张义镇)两处。其中安插地张义堡:大头目一名,小头目两名,人口男269,女225。沙沟:乡约一名,■长三名,人口男143,女182。5到清代,这里还是卖力干部落的驻牧之地,后来不少藏人改奉汉姓,逐渐汉化,至今难以辨识。

《重修凉州广善寺碑》记载:“正统九年,上命御馬监太监大名刘永诚,镇守甘肃。”明代,全国实行太监制度。明王朝为了更好地维护统治,建立了镇守太监调任制度,由皇帝派出亲信太监,到各省和各个重要城市长期驻留,这是政治性的。太监制度早在8世纪时,唐朝就已有之,这一制度一直沿袭至明朝。到了15世纪,明朝又发明了镇守太监,即如税务太监、矿务太监、采办太监、织造太监等,与监军太监并驾齐驱管理公务。到16世纪,这一制度已成为一种永不变更“祖制”。碑文记述天梯山石窟正是由明代钦差镇守甘肃太监刘永诚主持重修的,在当时的制度和条件下,这样大兴土木,主持修建寺院,唯有这些亲信官吏才能组织实施。

《重修凉州广善寺碑》的发现,将极大地丰富天梯山石窟的人文景观。对此碑文的考证分析,有助于推动天梯山石窟相关研究的深入。

[注释]

1宿白:《凉州石窟遗址和凉州模式》,《考古学报》,1986年第10期,第435~436页。

23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编著:《武威天梯山石窟》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第180页、第9~10页。 4胡宗秘:《凉州石窟》,第8~9页。

5李静:《乾隆年间武威县的民族构成及其分布大势》,《河西走廊人地关系演变研究》,三秦出版社2011年版,第32~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