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与返乡
——为宋克静教授历届研究生绘画作品联展《绘合》代序

2017-06-29 07:41桑建新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漫游者本源漫游

桑建新

漫游与返乡
——为宋克静教授历届研究生绘画作品联展《绘合》代序

桑建新

漫游乃是灵魂的漂浮,还没有安居于自己的家乡。艺术家们并不逃避那种穿越大地的出游,通过向异乡的漫游,家乡成为遥远的东西。离乡状态的急难表明,忧心忡忡的求索者在漫游中所寻求的返乡是在忍耐着那依然持续着的魂之缺失。然而,家乡才是灵魂的家园,是灵魂的本源和根基,是我们获得灵魂之所而成其为原始的开端之地。灵魂流溢产生精神,灵魂和精神乃是姊妹。唯有在这一最内在的灵魂或精神的家乡中的返乡才是可能的。返乡就是灵魂返回到本源的近旁得以净化而安宁。灵魂的漫游者聚集到他的根基上,达乎安宁。在这种安宁中,一切力量和关系都是活跃、生动的,是更为柔和的无限的关系,他们在这种关系中无限地相互归属,而这种关系乃是根据绘画的精神性把他们集合在一起,融会成一个合力的趋势,即一股喷涌的力量。

然而,唯有这样的人才能返回,他先前而且已经长期地作为漫游者承受了孤独的重负,并且已经向着本源穿行,他因此就在穿行中经历到他要求索的东西的本质,然后才能经历渐丰,作为求索者返回。返乡的漫游者已经对生活的本质有了更深刻而丰富的体验。艺术家的天性是返乡,唯通过返乡,家乡才作为达乎本源的切近境域而使其得到道路的准备——为了重新踏上“御风而行”(庄子)自由出离的漫游。

作为生长起来的确信,怀着隐秘渴望去寻找到一个真实不欺的家乡,漫游者出离自身才迈上了返乡的道路,而成其为返乡者。进入不受保护者之中的“确信”给我们带来了冒险一跃的决断,成其为冒险更甚的返乡者,从而投开出返乡者通往原始幽深的本源之道路。这条道路就是返乡,行走在返乡的道路上,亲熟的乡亲必将被迎面遭遇或伴随而行,而道路的必然性就是“道不孤,必有邻”(孔子)之亲密性中的归属状态。

返乡的道路带我们进入灵魂的本原的生动性中,它们对艺术生成来说,正处于最内在的创造力量的不可阻挡中。艺术作为人类最后可慰藉的精神家乡牵引着漫游者的步伐在绘事中聚集。灵魂或精神的家乡作为纯粹牵引把一切纯粹之力集中于自身而成为源泉。艺术家从家乡的源泉中汲取和接受喷涌出来的东西并把所接受的东西带出来并实行着创造,同时通过展开所涌现的东西的全部丰富性和深刻性而发扬光大。

来自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宋克静教授的历届43位硕士研究生(包括在读),推出命题为《绘合》的艺术作品展,这是一个师出同门,具有梯队结构的60后、70后、80后、90后所组成的艺术家群展,也是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A3艺术计划和研究生处、美术馆联合筹办的系列学术活动之一。这里是我们的家乡,一块神圣的疆域,在这样的疆域中,存在的年轻灵魂获得自由生长。

绘画把43个灵魂构成的无限关系聚集起来形成了这个《绘合》展,根据无限的关系组成的多样作品又成为这个展览整体本身。作为整个关系的中心,绘画之魂是把一切聚集起来的力量。绘画也许并不是他们的职业,乃是庇护他们生存之中的意义。绘画即实存。因此,他们敬畏着绘画而“因绘而合”。“合”,当有聚集的力量,即灵魂的核心作用。逗留于家乡三十余年的宋克静教授乃是这个灵魂根基的培育者和守望者,花甲之年的他痴痴地迎候着返乡者。

宋克静教授在绘画艺术创作中始终坚守“艺术是人类在高品质牵引下的技艺达到极致的结晶”的理念。强调“技艺的品质是艺术与非艺术的关键”。“技艺”即“几微”,乃是人作用于物的劳动、生产、建设、创造的成功经验达成的神经、肌肉记忆的发生机制和能力。“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易·系辞下》)道出了“几”的“微”妙。技艺几微就是介于有(显)和无(隐)之间的发生机制。“达到极致”乃是获得更微妙的揭示真理(道)的方式,达乎万物皆妙的境界。为了防止“技艺”沦为“技术”、“几微”硬变为“机械”的危险,就必须返回到灵魂的本源状态的内在工作中,去通达技艺几微引发的灵魂或精神之境,这种艺术实行的方式却找到了本源的中心,使其作品从源头开始绽放。而这里的“品质”就意味着这种“引发”在绘画创作活动和结果中所呈现出的思想深度、认识水平、艺术品味、精神境界等的本质状态的品阶。技艺在于品质,“由技入道”或“以艺进道”才成其可能。宋克静教授创作的入机入理、品味高雅、技艺精湛的油画艺术作品,将家乡之隐微娓娓传出,其魅力充分地诠释了他的艺术理念。

宋克静教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始终提倡“精技艺、高品质”和“自由开放、兼收并蓄、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精神性自由的基本态度使他的学生们的绘画既无任何招徕张扬,也非任何手艺行业,他们的绘画不谋求任何被制造的东西,也不局限于材料的使用,而是各自打开或开启艺术之境域,通过其专业技艺让艺术生成出来。他们的绘画始终在一种持续向着艺术本身的漫游行进中,这种漫游的行进不断地以笔触痕迹的节奏、色彩幽明的华滋、沉入氛围的造型、脱离流俗的表达、油画美本身的制作……或抽象、或具象、或淡雅简洁、或厚重浓烈、或隽永繁复、或严谨高明、或轻松深刻、或自由奔放、或抑制内敛、或偶发闪现、或沉稳历练……以诗意表达的尺度来测度自身的步伐。

这样一种让我们看到的是我们想象不出的视觉艺术表达的多样性在这里呈现。艺术家们的自由精神和独立人格所创作出的丰富作品使我们感动、喜欢、惊异、陌生、费解,甚至是难以接受。我们不禁要问,有些视觉经验是从何而来?有的作品打破了我们惯常的熟悉性而难以理解或看不懂。这就对了!如果所有的作品都被“看得懂”,那还要美术学院来干什么?“熟知非真知”(黑格尔),我们熟悉的并不是我们已经把握的,而只是被无数人一再重复而为我们被动接受的东西。真正的艺术恰恰是要向这样一些东西挑战。艺术家们正处于这样的挑战境遇。在他们种种的可能性、计划、感情受到各种偏见、传统、困境、局限的约束中,而能创作出的新东西,也许才有价值,才能生长和持久。学习他者而不崇迷于他者,学习传统而不沉沦于传统,松动一下僵硬了的传统,解除由它造成的遮蔽而向深渊钻研,才有原创性艺术的可能。而深渊往往是阴森恐怖的、陌生的,但又可能是深刻感人的。正如海德格尔所说:“我深信,没有任何本质性的精神作品不是扎根于源初的原生性之中。”导师指导下的漫游者的道路,比那些通常所做的旅行还更美,因为漫游者的道路所穿过的那片疆土——因漫游者的行走才出现的、带有道路的疆土——乃是美之领域。

在这个领域中,家乡之本质即“众妙之门”已经向他们洞开门牖。他们聚集到完全宁静的家乡中,赢获到在家之感。人唯在其中才能有“在家”之感,因而才能在其命运的本己要素中存在。由于这种返乡的聚集,把艺术和人在其中的栖留嵌合为一体。在如此这般聚集之际使每位艺术家归于本身而开放出来。在家乡,因根基的可靠,他们获得了泰然的宁静。艺术家诗意的漫游已经获得了宁静,为的是在家乡把一切都保藏入追忆之中。

艺术家现在不再远离家乡,而近乎源泉而行。当然,如果说艺术家曾想在其依于源泉而行时仅仅依赖自身的力量,那他就误入歧途了。因为家乡是来自根基的力量,即众神之力。犹如歌德所言:“每种最高级的创造,每种重要的发明,每种产生后果的伟大思想,都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都是超越一切尘世力量之上的。”[1]这就意味着唯当漫游者超越了个人才能来到家乡汲取力量。

毫无疑问,通过返乡并且经受着返乡的过程,他们加强了自身内立状态的稳固,获得了强壮、坚定、柔和、质朴的滋养,而会最终达到漫游者使一切都成为家乡的境界,从而创作着生活的喜悦。

桑建新 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处处长 副教授

她者 布面油画 70cm×80cm 2015 何慕婷

[1] 爱克曼. 歌德谈话录[M]. 朱光潜,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168.

猜你喜欢
漫游者本源漫游
探本源,再生长:基于“一题一课”的生成式专题复习课的探索
保函回归本源
追溯本源,自然生成*——《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教学设计
析错因找方法 溯本源寻对策
霹雳漫游堂
NASA漫游记
感觉、空间和风格
“漫游者”的空间:克利夫兰艺术博物分析(下)
欧空局将在2020年前发射大型月球着陆器
边走边看:漫游海底 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