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2+1”创业教育班学生个体特征及家庭特征的研究

2017-06-29 08:23:38申珊珊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03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意向个体家庭

申珊珊(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03)

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2+1”创业教育班学生个体特征及家庭特征的研究

申珊珊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03)

通过对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1”创业教育班12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2+1”创业教育班学生的个体特征因素和家庭特征因素对其创业意向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发现:“2+1”创业教育班学生的创业意向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因素都是影响其创业意向的显著要素,但每个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的程度和稳定度存在较大差异。

“2+1”创业教育;创业意向;影响因素

一、引言

根据浙教学〔2015〕98号文件提出,“在创业学院试点专科学校,开展‘2+1’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在完成专科二年学习后,转入创业学院集中学习培养”。即学生前两年学习其所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第三年转入创业学院,学习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2017年,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浙工贸)就开展了“2+1”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工作,组建了六个班级,这些班级简称为“2+1”创业教育班。

参加“2+1”创业教育班学习的学生大多数具有一定的创业意向,研究哪些因素对学生创业意向的形成具有影响,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如何等,对开展创业教育和指导学生创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浙工贸“2+1”创业教育班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学生的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十分显著。例如,有过或正在进行创业活动的学生占比达到22.5%,远高于全国高职高专学生的创业率——3.84%[1];家庭有企业的学生占比达到33.33%,亲友有创业的学生比例更是高达75.83%。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创业意向,从而选择创业教育、实施创业行为。

二、研究样本与设计

本研究以浙工贸“2+1”创业教育班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36份,回收130份,有效问卷120份,有效率为92.31%。有效样本的构成如下:男生73人,女生47人;来自城市的33人,农村的87人;有创业经历的27人,没有创业经历的93人;家庭有企业的40人,亲友有创业经历的91人;有文体类特长的34人。

“2+1”创业教育班的学生是潜在的创业者,他们创业意向的高低直接反映着其选择自主创业的可能性有多大。从国内外现有文献来看,目前对创业意向的测量并没有公认的量表,结合浙工贸的具体情况以及“2+1”创业教育班学生的特点,通过对前人量表进行梳理,主要通过“我打算将来开设公司”、“我有一直努力不懈成为知名企业家的信念”、“我积极地为创业做准备”、“我会尽最大努力克服创业困难”、“如果毕业有个好单位,选择先就业的可能性大”5个测项多方面测量创业意向[3][4];所有测量指标的编制均是参照李克特式量表,分成5个等级,从“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赋值分别是1-5)。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很多因素都会对创业意向的产生起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2+ 1”创业教育班学生的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十分鲜明,所以本研究将从学生的这两个方面,采取实证分析法来探讨“2+1”创业教育班学生的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同时对个体特征及家庭特征对其创业意向的影响度及稳定度进行了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2+1”创业教育班学生的创业意向现状分析

创业意向各指标的描述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得知,“2+1”创业教育班学生在创业意向的正向测量指标中的得分介于2.23~2.47之间,即介于有点同意和不确定之间,但是更偏向同意。这说明“2+1”创业教育班学生的自主创业意向比较显著。但是反向测量指标的得分最低,只有2.19,这表明学生虽然对创业有兴趣,也在为创业做准备,但是如果有好单位,还是更倾向于选择就业。2014届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报告中也指出,有一半以上创业者选择在受雇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再开始自主创业[5]。这说明学生在创业的选择上比较成熟,比较冷静、谨慎,在工作一段时间,积累一定的资源后再创业更能降低创业的风险。

表1 “2+1”创业教育班学生创业意向测量指标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二)“2+1”创业教育班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本研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来分析学生个体特征、家庭特征两个方面的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程度。模型一表示“2+1”创业教育班学生个体特征因素影响其创业意向的回归分析结果。模型二表示“2+1”创业教育班学生家庭特征因素影响其创业意向的回归分析结果。模型三是同时将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因素引入模型后,各因素综合影响其创业意向的分析结果。详见表2。

根据表2,模型一分析了性别、文体特长、创业经历、创业自我效能、创业态度五个方面的个体特征因素对其创业意向的影响情况。由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当模型中只引入个体特征五个方面的因素作为自变量时,男生的创业意向显著高于女生。创业自我效能和创业态度均会积极影响“2+1”创业教育班学生的创业意向。此外,由回归分析的结果可见,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作用要大于创业态度,且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作用最大。

模型二分析了家庭所在地、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工作类型、家庭是否有企业、亲友创业经历五个方面的家庭特征因素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作用。由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当模型中只引入家庭特征五个方面的因素作为自变量时,来自城市的学生,其创业意向会明显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这或许反映出,创业已经从最初的生存型创业转变为机会型创业,已经不再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而创业,城市学生由于相对容易得到来自家庭、社会、资本对其创业的关系支撑,其选择自主创业的意向较为突出。另外,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和父亲的工作类型都是影响学生创业意向的积极因素。母亲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学生创业意向越突出,可能因为母亲更多承担孩子的教育工作。母亲受教育程度高,其思想观念更加先进,教育孩子的方法可能更加科学,知识女性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效果更加明显,也培养了学生大胆尝试、不畏困难的态度。父亲在工作中承担管理角色,学生更具有创业意向,这或许是因为孩子受到父亲的激励,能相对容易地获得诸多资源,如资金、机会、实践和咨询等,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创业意向。亲友创业经历对学生的创业意向具有消极影响,这可能是因为学生目睹了创业的困难和挑战,尤其是近年来实体经济不景气,企业倒闭时有发生,甚至对家庭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促使学生对创业持有十分谨慎的态度。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来看,家庭特征的五个方面的因素,父亲的工作类型对学生的创业意向影响作用最大,其次是母亲的受教育程度,由此可见,在创业意向的培养中,父母教育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模型三是同时引入了个体特征的五个方面因素和家庭特征的五个方面因素,分析了个体及家庭特征对“2+1”创业教育班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情况。由回归分析结果可见,在模型一中对学生创业意向有影响作用的性别、创业自我效能、创业态度等因素,在模型三中其影响作用仍然显著,而且创业态度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作用最稳定。模型二中对学生创业意向有显著影响的家庭所在地、母亲受教育程度、父亲工作类型等因素,在模型三中其影响作用已不显著。

表2 “2+1”创业教育班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以“2+1”创业教育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创业意向进行了现状分析,并探讨了个人特征及家庭特征因素对其创业意向的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2+1”创业教育班学生的创业意向较为强烈,处于中等偏高水平。本研究通过4个正向测项和1个反向测项,多方面考量学生的创业意向时发现,当前浙工贸“2+1”创业教育班学生的创业意向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说明参加“2+1”创业教育的学生在主观上有学习创业的需求,这为浙工贸开展“2+1”创业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2)“2+1”创业教育班学生个体特征因素和家庭特征因素对其创业意向都有着显著的影响,但各个因素对其影响程度并不相同。从模型一和模型二中调整后的拟合优度判定系数(adj-R2)来看,个体特征因素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大于家庭特征因素,大学生进入高校后,受家庭的影响逐渐弱化,而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可以影响个性特征,进而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这也证实了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3)“2+1”创业教育班学生个体特征因素和家庭特征因素对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情况与其共同引入模型时,综合影响学生创业意向的情况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其中,个体特征因素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状况比较稳定,无论是仅引入个人特征作为自变量,还是同时引入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作为自变量,性别、创业自我效能、创业态度这三个个体特征因素对创业意向的影响都是显著的。而家庭特征因素对其的影响状况变化较大,当仅引入家庭特征因素作为自变量时,家庭所在地、母亲受教育程度、父亲工作类型对创业意向有显著影响,但是当同时引入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作为自变量时,家庭特征因素对其影响就不显著了。这表明,个体特征因素和家庭特征因素在对大学生创业意向产生影响的同时,它们之间同时有着某种程度的相互作用。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为更进一步激发“2+1”创业教育班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情,提升其创业意向,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1)积极提升“2+1”创业教育班女大学生的创业意向。研究结果显示,男生创业意向明显大于女生。这可能是因为创业是件十分艰辛的事,除了必要的能力外,需要很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男生在这方面更具有优势。而且,受传统观点和文化的影响,男生对事业的追求更高、承担着更大的社会责任,会更倾向于自主创业。为此,我们需要一些措施来提升女生的创业意向。因为女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方面都可能比男生弱,不能承担太大的压力,所以可能更适合一些小而美的创业项目,将自己的兴趣、技能发展成自己的事业。像花艺、化妆、美甲、礼仪等,这些小而美的创业对身体素质要求相对较低,而且在创业中,是跟美丽打交道,更能让女生自主爱上,不会产生太大的心理压力等负面情绪,会激发她们更好地去学习、创作。“2+ 1”创业教育班特意为女生开设了专门的创业教育方向——巾帼创业教育班。该班主要教授从事女性创业的基本技能——化妆、插花、茶道、婚庆等。从招生来看,这些学生确实是因为对授课内容有兴趣才来到了这个班级学习。从本学期的教育效果来看,确实激发了绝大部分女学生的创业兴趣,并积极地学习相关技能。在接下来的创业实践中,需要指导她们的创业想法、帮扶她们的创业项目,使其为创业做好准备。

(2)努力发展有利于提升学生创业意向的个体特征因素。创业自我效能、创业态度均对创业意向有着显著的影响,且作用稳定。因此,学校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创业态度,通过开展创业普及教育、落实创业实践等活动强化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从而提高其创业意向。例如,在就业指导课中,要贯彻创业教育,要让学生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意识到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生存与发展方式不再是适应,而是创新。大众化的高等教育立足于时代与市场要求,培养的是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学校应加强培育创新创业文化。浙工贸有大学生创业者联盟这样有特色的创业社团,打造了创意市集这样特色且有一定影响力的系列活动。建议在现有的基础上,更积极地发挥联盟社团的作用,定期举办创意市集,为“2+1”创业班的同学提供信息交流、展示创意、开展创业实践的平台,打造创意创业街。通过创意市集的定期开办,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同时,让学生组队参加创意市集,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业实效。

[1]杨晓慧.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2015届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善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报告[M].杭州:浙江省教育评估院,2016.

[3]李明章.高校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创业胜任力的关系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03):1-13.

[4]束方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创业教育效果评价[D].南京大学,2013.

[5]浙江省教育厅.2014届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报告发布[EB/OL].(2016-01-08)[2016-12-28]. http://www.zjedu.gov.cn/news/145274153571965971.html.

(责任编辑:邱旭光)

Analyzing the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Students--Based on the Study of"2+1"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Class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nd Family Characteristics

SHEN Shan-shan
(Zhejiang Industry&Trade Vocational College,Wenzhou,Zhejiang,325003,China)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120 students in"2+1"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class of Zhejiang Industry&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 factors and family characteristics factors on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Through the empirical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2+1"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class students'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are in the average level;College students'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factors and family characteristics factors are significant elements affecting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But degree and stability of the impact of each factor on students'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is different.

"2+1";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influence factor

G717.38

A

1672-0105(2017)02-0058-04

10.3969/j.issn.1672-0105.2017.02.013

2017-02-15

校级创新创业专项课程基金资助项目(C170106),课题名称:我院“2+1”创业教育班学生的创业意向研究。

申珊珊,女,安徽滁州人,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教育。

猜你喜欢
意向个体家庭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猪业科学(2021年3期)2021-05-21 02:05:38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5:50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02
家庭“煮”夫
安邸AD(2019年2期)2019-06-11 05:29:18
恋练有词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中国修辞(2017年0期)2017-01-31 05:41:04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学习月刊(2015年22期)2015-07-09 03:40:48
How Cats See the World
中学科技(2015年1期)2015-04-28 05:06:12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