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锋
近年来,浙江省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扩展了文化礼堂建设工作,至今已建成6527个,计划2018年要建成文化礼堂一万个。文化礼堂正日益成为积极打造农民的精神家园,提升农民文化素质,繁荣农村文化,促进农村和谐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要让文化礼堂的活动真正像水一样滋润心田,像阳光一样温暖人心,成为农民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还需要长效的建设机制和各方长期的探索和努力。如今,我们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已建有文化礼堂14个,这些文化礼堂注重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整合创新,不仅是老百姓喜爱的文化活动场所,更是以“精神家园”为主题的内涵之地。
一、注重引导各村在创建文化礼堂过程中彰显地方特色
有着千年历史的瓜沥镇,文化底蕴深厚,这份底蕴,来自水塘纵横、稻米花香的昭东水乡;来自明代女将沈云英、近代绘画巨匠任伯年的名人遗韵;也来自千年积淀造就而成的瓜沥人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魄力。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瓜沥镇注重引导各村在建设过程中彰显地方特色,我们要求每个文化礼堂的外在建设都各具特色,“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进入瓜沥镇官一村,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幢白墙黛瓦的复合式小院,小院墙上绘着古诗《山居秋暝》和青山、松柏,一派诗情画意。这就是新建的文化礼堂,占地面积约有5亩地的四合小院就“安”在村中心位置,圆形拱门、仿古长廊、绿化遍地,令人仿佛置身于江南特色园林中一般,十分别致。将农村文化礼堂设计得如此有韵味,到底是谁的主意?这是村干部在实地考察了多个已建成的农村文化礼堂后,再结合本村的水乡风情特色自行设计的,这样的设计风格也最终得到了村民代表的认可;如今,官一村文化礼堂外在建设绝对独具一格,这幢投资130多万元的建筑已然成为村里的新地标。步入其中,更是别有洞天——宽敞的篮球场、偌大的村民活动室、炫酷的舞台设计……一切农村文化礼堂该有的标准配备,在这里都能看到。最值得介绍的是室内文化舞台,原来,官一村村民能歌善舞,茶余饭后大家都爱哼哼小曲跳跳舞,很是热闹;室内舞台刚建好那会儿,草根明星们便急着上台“试演”,多番演出后才发现,这个舞台还是有点儿小,难以容下更多人;后来,村干部们在了解民意后,又对舞台进行“加大”改造处理,尽可能地扩大舞台面积;如今,这个80平方米的舞台深得人心,满足了更多村民的文化表演欲。
二、注重不断提升乡村文化礼堂的文化软实力
如今,文化礼堂在瓜沥日益成为发掘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现代文明的重要阵地。比如官一村非常注重文化礼堂的内在建设,不断提升文化礼堂的“软件”设施,力争挖掘更多与本村有关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并以图板上墙、展览陈列等形式,“放置”于文化礼堂内,使其更具文化底蕴。官一村还先后邀请上虞、绍兴等地的专业戏班子走进文化礼堂,为百姓们送上曲艺演出,在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的同时,更积攒了文化礼堂的人气。因为精神家园建设的一个切入口就是礼仪教育,在瓜沥镇举行的礼仪大赛中,孩子们的开蒙礼、慈孝文化的敬老礼、尊师重教的拜师礼等都在舞台上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孩童开始识字学习常被称为“开蒙”,开蒙之际要举行“开蒙礼”,“开蒙礼”作为一项传统习俗,寓意希望孩子们在今后的求学求知路上能够开启智慧、明白事理、学会做人,养成尊重师长、崇儒好学的良好习惯。瓜沥镇长联、信源两村在长联村文化礼堂联合举行小孩七岁开蒙礼仪活动,二十位即将步入小学校门的学童欢聚一堂,点亮聪颖智慧之灯,开启求学求知之路。在司仪的引导下,全体小朋友穿上鲜艳漂亮的学童服,分二排齐刷刷地站在礼堂舞台上方,在“正衣冠”的基础上,先后举行了“行拜师礼”、“朱砂启智”、“开笔破蒙”、“学童朗诵|”、分发“智慧笔”和“聪明蛋”等仪式。通过七岁开蒙礼仪活动的举行,使小朋友永远铭记要敬重老师和知识,懂得勤奋学习,报效祖国,学会做人的基本道理,让学童一生铭记、终身受益,类似这样的活动在文化礼堂里已越来越多。
三、注重文化礼堂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实践
文化礼堂只有建立在长效机制上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特别需要在以下几方面积极探索实践:首先是对于文化礼堂的健康发展来说,质量第一,群众满意第一,营造生态的文化环境是生命线,没有根本性的重视,一切文化、精神的生长都将成为浮萍,改变不了生活,触及不了思想,更加不能光顾灵魂。文化礼堂在建设进程上要做到严格把关,做到自愿申报,条件成熟一村,建设一个村,没有条件,要放缓进程,稳扎稳打,同时要以资金优惠政策进行扶持,通过验收,以向心力来吸引更多的群众来学习模仿。在内涵上应根據地方特色倡导百花齐放,除了排舞,戏曲应该是占领农村文化市场的又一利器,戏曲为百姓所喜闻乐见,通过戏曲可以对民众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教化,一举而多得。其次还可以有意识地引进国学教育,结合当前形势,通过本地乡土学者开设课堂,吸引民众长期参与,为纯净乡风、民风贡献出一份力量。
注重文化礼堂可持续发展必须抓好建好一支基层文化员、文化管理员队伍,因为文化员能起到聚集骨干和人气的重要作用,并将引发基层文化建设的热情。因而要严把进口关,招收素质和技能上有文化底子的人员,在机制上保证他们的专职地位和相应的待遇,保证他们有精力搞文化,有热情爱文化,增强文化工作的使命感。在人员上要选择能接天线、通地气、聚人心的文化骨干,这样文化礼堂才能吸引人气,文化团队才有可能发挥大的作用,才能使所有的村民都能享受到文化的惠民带来的实惠和好处。因此,对于“种”文化来说,真正要“种”好的就应该是文化员和基层管理员这两支“良种”文化队伍,只有他们有奔头,有劲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新农村文化才会真正走上持续有效的发展轨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