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中阅读 在阅读中成长

2017-06-28 02:01刘光荣
神州·中旬刊 2017年3期

刘光荣

摘要: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更要“会学”。“会学”的基础首先便是会“阅读”。数学阅读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是顺利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相关数学阅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培养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培养阅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如果在小学里没有教会他阅读,他日后在学习中就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在我们今天的教育中仍然存在一些偏见,认为阅读只是语文教学的事,数学只要懂得演算就够了。数学教师有意识的阅读教学行为将会影响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进而影响学生的数学成绩。对此,我们学校进行了一个课题研究《新媒体时代下数学阅读能力的研究》,我们全体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注重阅读,特别注重阅读能力的指导。下面就我平常对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谈谈我的体会。

一、提高认识,注重阅读价值

1.数学阅读能促进学生数学语言水平的发展,认知水平的发展,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也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的提高。

2.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课堂上对数学语言信息的敏感性差,思维转换慢,从而数学理解能力差,即使会做也不能很清楚的表达为什么这样做。因此,重视数学阅读,作好与书本标准数学语言的交流,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提高数学语言水平,丰富数学语言系统,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教育意义。

3、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终身学习的需要,是信息化、数学化社会的需要。

二、指导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一)注重图文转化

低年级的解决问题,有的是图,有的是图文,其实就是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把数学问题转化为数学算式。但对于有的孩子来说,解决问题时的错误并不在于计算,而在于理解题意,这往往是由于没有把生活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算式中的数量关系沟通起来。而沟通的“桥梁”就是在于学生是否会“阅读”,所以教师一定要让孩子们用手指着看图,看字,然后读题,然后用自己组织的语言说题意,可以个人说,小组说,一起说等,形式可以千变万化,关键在于让学生开口说。因此,从低年级开始就要重视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脑海中会用一些数学术语,如“来了……,走了……一共……,剩下……”“增加了”“增加到”等,并通过说,使学生的思维条理化,概括化。从低年级开始就要注意到日常用语与数学用语的“翻译”工作,为以后学习解决问题作好准备。

(二)产生正确联想

语文中在阅读时经常产生联想,你读了这句话想到了什么?其实数学是一样的。如 “比的意义”这一课。“班上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5:4”可以联想到:男生占全班的5份;女生占全班的4份;全班一共有9份。男生就占全班的,女生就占全班的。明白这些数据后,就有利于后面把比和分数全起来应用,也就是比的应用就可与分数中的解决问题一起来解答,这样提高解决问题的正确率。例如由“…比…多…”等联想到用减法解决,由“一共…”联想到用加法或乘法解决,将题中的各种已知量用列数量关系式的方式来准确地反映出其内在联系。

(三)引导学生质疑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的过程是学生逐步理解问题的过程,也是思维能力发展、自学能力提高的过程。要求学生学会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提供一些信息“kg芝麻可榨油kg,照这样计算,kg芝麻可榨油多少?”,学生拿到问题后,知道用分数的乘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可不能正确应用方法。对此,可让学生读了第一句后自己提问,也就是提出“1kg芝麻可榨油多少kg?”。让学生通过质疑提出一个中间问题,这样第二个问就迎刃而解了。质疑使学生观察得更仔细,发现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自然思考也越来越周密深刻了。久而久之,学生在阅读时,也会抓住关键,多问些为什么,思维的深刻性随之得到培养。事实也是如此,质疑使学生创造性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三、优化过程,培养阅读习惯

(一)独立思考的习惯

阅读中,教師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边读边思考老师布置的阅读思考题,边读边思考每个字、词、符号和图表的内在意义,边读边建立知识间的联系,找规律、抓本质,而不能只去死记硬背公式、定义、法则或只是机械模仿计算的方法、分析的过程,只有积极、主动地思考,才能弄懂、学会知识,掌握思维方式,提高学习能力。

(二)手脑并用的习惯

1.划:划出概念、术语、公式、法则等,以便查阅和记忆;划出语句中的重点字词以便在适当的时候提醒自己;划出阅读中不理解的地方,以便质疑。画出直观的线段图、平面图形等示意图,变抽象为直观形象,帮助自己分析题意和数量关系。

2.算:数学知识是以计算为基础的,因此,阅读中,边看、边想、边算,在算中比较找规律、在算中尝试探索、在算中验证推理的结论等。

3.操作:阅读中,依据教材提供的信息,亲自动手实际操作,可以使学生借助动作思维获得鲜明的感知。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学生边读边平移旋转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变成平行四边形,在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中积累了感性材料。

(三)勤问的习惯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学生阅读中会产生很多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刚开始,有些学生不会提问题,提出来的问题往往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是幼稚的,但这是思维的火花,教师应善待,这样,学生才敢思、敢问,才会逐渐产生更多有价值的问题。

总之,数学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应当是一种意识,一种旨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自学能力和习惯的意识,而不是一种形式,它应当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基础,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石。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的发展,以真正达到“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教育目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