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元静
(淄博世纪英才外语学校)
摘 要:计算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个大项,它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学习时间长,分量也最重,它不仅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心理发展,还能促进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
关键词:计算机;根基;重视;培养
本学期的计算教学包括两大项:三单元的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五单元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三位数乘两位数是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它是学生在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也是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反思自己计算教学是否达到了我期望的“教育效果”?如果没有达到,那么出现问题的原因又是什么?如何来改进自己的教学呢?为了学好这两部分的计算,做了以下工作:
一、找到根基,重视口算,提前准备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有两大方面,九九口诀和乘加是根,两位数乘一位数是方法;除数是两位数的基础有:九九口诀和两位数乘一位数是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方法。要想在这两单元上不耽搁时间,让部分孩子能在本学期学习时比较容易一些,在暑假时就进行了分层布置口算作业。每个孩子做完一本口算书,口算能力弱的孩子在家让家长出题每天练习20道口算题,题目类型包含上述所有类型的题。有的家长每周都和孩子练习,学到三单元的计算时,坚持下来的家长发现孩子在学这部分知识时,孩子不吃力,计算速度在慢慢变快,正确率也提高了很多。小A的家长感动地说,MISS翟,自从坚持天天练习口算,发现小A的计算能力提高了很多,出错也比以前少了,真的是太感谢了!小C妈妈说,MISS翟,你布置的这项作业太有针对性了,我们家小C一定要天天练习。但是也有个别家长没有时间和孩子一起去练习;还有的家长没有坚持给孩子练习,想起来就练习,忘了就不练习了。所以,在学习这两大部分计算时,这部分孩子还是速度慢,正确率也低。
二、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算法多样化,还要帮助学生讲清算理
在计算教学中,算理与算法是两个不可或缺的关键。算理是对算法的解释,是理解算法的前提,算法是对算理的总结与提炼,它们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透彻理解算理和熟练掌握算法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保证。
例如:P53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160×30这个例题的重点是竖式的简便写法以及积的末尾0的个数的确定。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这方面的旧知识和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自主迁移类推出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简便算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则在积的末尾再添几个0。我在备课时就犯了只把算法多样化作为重点的错误,认为孩子前面学习的口算乘法都很好了,可以类推到新学的知识上,就没先和学生一起再去理清算理。当学完这部分知识,孩子们对于方法也都背过了,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则在积的末尾再添几个0。但是一到练习中,就会有几个较弱的孩子出错,只添写一个0,我才发现问题所在,这几个孩子根本没有理清算理是什么,背过的方法也不会应用。在教学这个知识点时,虽然孩子很快说出方法,最关键的是应该让孩子说明为什么它的末尾是添两个0,而不是一个0。
160×30=4800
16个十乘3个十等于48个百,也就是4800。为什么是百,因为十个十就是百。
所以,是两个0。针对这一问题我在练习课中进行了重新说明。通过这节课,让我从问题中汲取了教训,并从中获得了新的教育启迪。在计算教学中,算理是不可省的。
三、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根本
通过平时的练习和考试来看,做题中总是出错的原因有多种,有的是知识点掌握不扎实,也有的是老师课堂设计有问题,还有大多数的孩子是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因此,要想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必须重视好的计算习惯的培养,那么要培养哪些习惯呢?
1.审题的习惯。一要看数字和符号,二要看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三要看计算方法是否合理、简便,然后才能动手做题。
2.养成认真计算、书写规范的好习惯。按格式要求书写,字迹端正、不潦草,最好是不勾划、保持作业的整齐美观。
3.养成验算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的保证。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
总之,培养学生较强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备课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联系生活实际,设计游戏活动,进行多媒体的整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活力,让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使枯燥的計算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计算教学变得让学生有所期待,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石磊.试论如何有效提高小学计算机教学效果[J].中小学电教,2012(3).
[2]余慧.网络环境下教学策略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6(31).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