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角下包容性增长对中国发展的意义及中国谋略

2017-06-28 17:06朱吉玉朱丹

朱吉玉+朱丹

摘 要:杭州G20峰会上中国提出了包容性发展,被认为是对G20峰会的“巨大贡献”。这个理念不仅体现中国的担当,亦可帮助中国实现互利共赢、提升国际形象、扩大国际影响、拓展发展空间、创新发展动力、分享全球化红利,从而为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保持经济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探索一条有益途径。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国际视角;互利共赢;一带一路;开放性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7)02-0009-04

杭州G20峰会上,中国提出了强劲、可持续、包容性发展三大主题。其中最亮眼的词汇就是“包容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说,G20峰会,中国的一个巨大贡献是加入了“包容性”这个目标。其实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一词已不是新鲜词汇,早在2007年世界银行就首先提出了这个概念,2009胡锦涛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上也提出了“统筹兼顾,倡导包容性增长”的发展理念。在G20峰会这样一个国际性的高峰舞台上中国再次提出“包容性发展”理念,显然这是中国智库深思熟虑的结果。从国际视角探讨“包容性”,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能真正付诸实施,必将对提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信心,对世界各国实现强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中国经济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保持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一、国际视角下包容性增长的含义及背景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不景气、各国经济下行压力大,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因此出现波折,甚至出现了反全球化思潮。比如:英国公投脱欧、美国新总统特

朗普直言“WTO就是个灾难”。[1]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国家,特别是受危机冲击较为严重的西方发达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阻碍了全球经济复苏。这不仅无法让经济全球化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还给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制造了巨大障碍。面对后危机时代复杂而严峻的国际环境,只有努力扩大开放和合作,继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包容性增长,才能使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实现共同发展。[2]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杭州G20峰会上提出了“包容和联动式发展”的世界主张,体现了对世界经济发展与振兴的“中国担当”,显然,也是希望能将心思各异的世界各国拉到一个合作互信的平台上,共同寻找全球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方案。诚如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所说,中国作为轮值主席国所作的积极努力“使二十国集团峰会的包容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包容性增长的内涵,可以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来理解。从国际视角来看,包容性增长体现在国际贸易中强调投资和贸易自由化,通过广泛的经贸合作,让经济全球化的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特别是能够让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从经济全球化中受益。[3]同时还包括一国的增长,不应损害或者抑制别国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发展应该是协

调、和谐的增长,力争双赢和多赢的局面。在当前世界发展的过程中,世界经济的两极分化趋势愈发严重,世界范围内也存在着严重的贫富不均问题。国际视角下的包容性增长正是在上述时代背景中产生和提出的。[3]因而,具有广泛的国际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国际视角下包容性增长对中国发展的意义

国际视域下的包容性增长,不仅具有广泛的国际意义,对中国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在世界历史的大环境中实现的。邓小平很早就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同样地“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4]实现包容性增长,对解决当前中国面临的现实困难,增强中国经济发展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发展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必由之路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30 多年了,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全面融合,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贸易不断发展,给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力量。虽然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暂时受阻,贸易保护主义有些抬头,但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中国要想实现第二次腾飞,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演进趋势,充分利用全球资源,秉承包容性增长理念,继续實施开放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可见,践行包容性增长,是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在后危机时代的重要战略选择。[2]

(二)实现互利共赢

国际间的贸易往来是互利共赢的。中国在过去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今天,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也愿意与其他国家分享我们的智慧和经验,以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3]这种包容性增长的理念不仅对世界其他相关国家有利,也同样对中国经济发展是有利的。它对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扩大对外市场的出口,加速商品和资本输出,消化国内剩余产能,进而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平衡协调发展。[5]以及发挥我国庞大的市场需求潜力,吸引外资,积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提升国际形象,扩大国际影响

在杭州G20峰会上,中国提出包容性发展,得到全世界的广泛赞誉。它不仅反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诉求,也成为与会发达和新兴经济体的普遍共识,受到广泛的拥护,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G20峰会也是第一次邀请了发展中国家代表参加,中国还在G20等多边场合发起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同时,中国深化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5]中国以积极包容的心态,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转让技术、开放市场、减免债务、增加援助,积极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如中国免除了 46 个最不发达国家的债务,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3],这些包容性的举措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四)拓展发展空间

践行国际视角下包容性增长理念,将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个方向,拓宽中国经济发展路径,创新发展动力。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存在诸多变数。对于中国的崛起,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并不乐见,千方百计阻扰或迟滞中国的发展。他们往往按照“修昔底德陷阱”理论,认为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以此来揣度中国的发展和中美关系。美国正在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并积极采取经济、外交、军事等各种手段试图延缓中国崛起的规模和速度。美日澳同盟不断给中国制造麻烦,企图压缩中国的发展空间。在这种紧迫的国际形势下[4],中国倡导和践行国际视角下的包容性增长,对拓展中国经济发展空间,助推中国经济国际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分享全球化红利

国际视角下的包容性增长,就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成果能够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体现世界均衡发展、共同发展的理念。[6]中国的改革开放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中国仍然是个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中国倡导包容性发展,不仅包容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同样能从经济全球化中分享共同发展的红利。这也是国际贸易发展的普遍原则。

全球化时代国家发展路径的选择既有显著的竞争性、多样性,又有一定的合作性和趋同性。[4]经济全球化红利依赖于国家间的紧密合作,国家间的分工利益不仅具有“互利性”也具有“依存性”特征。经济全球化红利分配不仅有利于发达国家,同样也为发展中国家获取红利创造条件。经济全球化红利的创造模式正从“常和”博弈向“变和”博弈转变。[2]因此,中国倡导国际视角下的包容性增长,在利他的同时也在分享全球化的红利。

三、国际视角下包容性增长的中国谋略

(一)开阔胸襟,包容合作

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处在爬坡的中上段,增强发展动力,保持可持续发展对当前的中国意义重大。我们要在全球范围内,以开放的胸怀,打破藩篱,释放善意,实现包容合作,这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国家崛起需要周边国家支持,我国外交应以邻国为重。而周边国家往往因领土、领海等问题和我国出现一些争议,特别是东盟和东北亚地区。改善与邻国关系不仅可以从正面提升我国实力地位,而且可从反向削弱美、日等国的阻力,为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营造更为和谐的国际环境。我国陆地和海上邻国有20多个,且包括俄罗斯、日本、印度三个大国。获得邻国的支持,将使我国崛起的国际环境从根本上得到改善。2013年我国就提出了“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原则。应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通过高层灵活多样的方式和相关国家保持密切接触,坚持以经济合作为重点,并在科学技术、人文教育等诸多领域进行广泛合作。[5]只有开阔胸襟,包容合作,中国发展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

(二)创新合作平台,拓展交流途径

包容发展,互惠互利,需要建立创新意义的合作平台。目前,中国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国主导的“亚投行”就是一个最好的合作平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来,其所倡导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和利益、责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着21世纪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有望令65个相关国家受惠,中国已同3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20多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以中国为主导的亚投行,目前已有57个创始国,成员国达90多个,影响之大超出预期。亚投行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为预计未来十年,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有8万亿美元的巨大资金缺口。[1]此战略布局体现了我国主动出击的外交理念,一旦落实,不但将翻转东西方对抗的冷战思维,更将重构欧亚政经板块的新风貌。另外,我们还要利用多边体制,拓展市场空间。比如在东北亚,中日韩自贸区,中俄、中东欧、上合组织,中东盟、中东亚,中非、中南美等区域,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

(三)互利共赢,各取所需

当前,世界经济普遍增长乏力,世界各国都在为自己的经济发展凝思聚力,寻求发展空间。国际视角下的包容合作发展,正是这种共识最好的选择。

国际视角下的包容性增长是建立在互利共赢、包容合作的基础上。我国在与发达国家贸易中可遵循“你发财我发展”的原则,利用颇具吸引力的广阔市场,换取高新技术的进口,推动中国科技进步,进一步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在与相对落后的国家贸易中可遵循“你发展我发财的原则”,利用资金、技术优势,帮助不发达国家发展经济,并从中获取大量外汇收入;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贸易中遵循“优势互补、互利发展”的原则,有效利用国际分工,扬长补短。正所谓互利共赢,各取所需。一方面,通过国际间的包容合作,内引、外联,扩大国际贸易,使各国都能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另一方面,中国通过资本输出、劳务输出,缓解国内经济结构性矛盾,解决中国产能过剩困境,加紧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通过优化中国贸易结构、鼓励有条件的中国企业积极“走出去”,实现中国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办公室”转变,使中国获取可持续发展的外部动力。

(四)政经互动,共谋发展

与国内贸易不同,跨越国界的经贸往来会受制两国间国际政治关系的影响。和睦融洽的政治互信是促进双边经贸合作的基石。对我国来说,发展经济仍是主要目标,为第一要务。总体来说,政治要服务于经济,当然经济有时也要服从于政治。政经相互服务、相互促进,共助发展。

各国之間只有承认彼此的差异,包容彼此的分歧,尊重对方主权和发展利益,才能使经济合作健康发展。首先要建立政治互信,加强高层领导对话,灵活解决多种争端。其次,应努力创造机会,促进人文交流,扩大民间互信,增进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夯实睦邻友好的民意基础,为包容性增长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4]其中,中国还要特别重视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在政治上,采取既斗争又合作策略,用“新型大国关系”新理念替代“修昔底德陷阱”旧思维。在经济上,充分利用双方经济的互补性和广阔的市场吸引力,强化经济纽带作用,打破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排除美国军事围堵,通过协商和谈判积极稳妥地解决相关争端。通过政经互动,以便为经济及其他领域的合作铺平道路。

(五)認清形势,保持战略定力

近年来,世界风云多变,我国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中国的发展让不少国家眼红,“树欲静而风不止”,但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我们面临的难题还很多。我们更需要冷静的头脑、稳定的战略定力,砥砺前行,力保发展的方向不动摇。这也是对我国政治智慧的极大考验。要从国家大局出发,从长远战略考量,不为外界环境变化所动,继续咬住发展大局不放松,努力改善中国的外部环境,化解周边矛盾。不争一时之气,不作匹夫之勇。要善于运用政治智慧管控风险,减少对抗阻力,扩大合作潜力,求同存异,为中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保持经济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参考文献:

[1]王义桅.“一带一路”推动包容性增长[N].人民日报,2016-09-07.

[2]方勇,等.论开放视角的包容性增长[J].南京大学学报,2012(1):24-31.

[3]黄刚.中国与世界双重视域中的“包容性增长”理念[J].理论与改革,2011(1):29-33.

[4]张峰,等.“包容性增长”的科学内涵及其世界历史意义[J].吉首大学学报,2011(1):9-12.

[5]陆利香.包容性增长视域下的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J].学术论坛,2012(8):183-188.

[6]李程骅.“包容性增长”下的“中国新速度”[J].南京社会科学,2010(12):6-10.

(责任编辑 高道友)

Abstract: In the Hangzhou G20 Summit which is held not long ago, the host China put forward three major themes referring to strong, sustainable and inclusive development. One of the most dazzling words is 'inclusiveness', which is considered to be a 'huge contribution' to the G20 summit. From th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inclusiveness is not only a good and positive propos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but also has a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concept not only reflects China's play, but also to help China achieve 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image, expand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enlarge the development of space, innovate development momentum, share global dividends. All of which can explore a beneficial way for our country to stride across the 'middle income trap' and maintain economic stability,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Inclusive growth,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Mutual benefit,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open econo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