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军人干政现象解读

2017-06-28 17:33孙红旗
西部学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清末解读

摘要:军人干政一向被人们所诟病、恶评,该现象在清末已初露端倪,滦州兵谏开启先河。滦州兵谏虽然与后世的军人干政在本质上有所不同,然该模式成为北洋军阀时期竞相仿效的样板。一是袁世凯借助北洋军要挟南方革命党人,迫使孙中山让出临时大总统一职;二是袁世凯又使用兵威,逼迫清帝退位。

关键词:清末;乱世;军人干政;解读

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军人干政”在北洋军阀时期是一种普遍现象,学界对这一问题讨论很多,但追根溯源军人干政现象在清末已显露端倪,只不过论及的人较少而已。本文拟就清末“军人干政”问题作一简单分析,以期抛砖引玉。

一、军人集团形成是军人干政的基础

军人干政或称武人干政在中国历史上不乏先例,如汉之刺史、唐之藩镇,至清一代,统治者极力防范,应当说卓有成效,到了咸同年间,伴随着湘淮军的崛起,晚清兵制也经历了一次蜕变,由传统的将不专兵进阶为兵为将有,因此亦形成了晚清著名的湘淮(军事)集团,故湘淮(军事)集团的形成有人则称之为近代军阀的肇兴。但湘淮集团毕竟和近代军阀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其一,其统兵将领出身多为文人,这一点湘军表现得比淮军更为明显。《湘军兵志》有云“在有籍可考的179名湘军营官以上军官中,书生出身者为104人,16名统领以上的高级军官中,书生占11人”。[1]66其文人的特质使得这些“武人”骨子里依然秉承着传统的君臣礼仪之大防,军功只是他们一生“事功”的一个方面而已,曾文正公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他们人生追求的目标。其二,他们只是部分的分享了原来属于中央政府的军事、人事、财政、司法等一些特权,其本身并没有达到或意图达到与中央政府分庭抗礼的地步。

湘淮集团之后带有军事结盟性质的是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集团,“小站练兵”是其滥觞。从1895年接手定武军起,到1905年北洋六镇成军,袁世凯通过练兵的方式,利用幕僚、门生、乡谊、姻亲和结拜等手段把各色人等粘合在一起,把北洋军培育成了一支唯袁命是从的军阀集团。在这支队伍中,士兵把袁世凯当成了自己的衣食父母,“其心理中不知有清廷,而唯知有项城耳”。[2]9这或许正是北洋集团与湘淮集团本质上的区别。此外,如朱家宝、齐耀琳、孙宝琦、张锡銮、赵秉钧、杨士琦等文职人员也都是在投靠袁世凯之后,经袁的保荐而得以重用,而徐世昌更是由袁的一个幕僚,奇迹般地入阁拜相,进入了清廷统治中枢。这些人名义上是朝廷的官员,实际同袁世凯荣辱与共,其本身亦带有浓烈的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北洋集团在清末已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成为左右政局走向的极其重要的因子。

二、皇权式微是军人干政的条件

传统中国的政治体制是文人当政,这一点从根本上讲至清朝覆灭并没有改变,但在量变的积累中可以发现,同治中兴之后,中央权力渐渐地被地方侵蚀也是不争的事实。中兴名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以军功济身督抚,因战争的需要,兵柄下移的同时部分财权、行政用人权亦发生微妙地变化,这是不以王朝当权者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咸丰帝对此曾经有过“挣扎”,但大势如此。辛酉政变之后,执掌朝纲的慈禧太后虽然精于权术,然治国无方,有底定之功的恭亲王奕?人虽聪明,但在皇权体制下,几番朝局的政权斗争终败于慈禧太后之手,“甲申易枢”接替恭亲王职位的醇亲王奕譞(载恬生父)才干远不如乃兄奕?,又鉴于奕?遭遇,唯有对慈禧太后俯首帖耳,因是之故“朝局日非”,依靠军功而进身地方大员的督抚们已隐隐凌驾于朝廷之上,“督抚专政”[1]217的局面因此形成,甚至有学者把庚子年的东南互保定性为地方督抚与清廷分庭抗礼的明证。[3]183晚清督抚权力扩张已成共识,更无争议,但是否达到“专政”的程度还有待商榷。[4]至袁世凯入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时期,袁纳贿庆亲王奕劻,二人沆瀣一气,凡“朝有大政,每由军机处问诸北洋”,[5]468袁世凯遥执政柄,权势显赫,时任军机章京的高树在《金銮锁记》中曾赋诗二首描述袁世凯颐和园觐见情形,把袁世凯与东晋末年的权臣桓温相比,并讽喻其为“海外天子”。[6]204袁世凯北洋集团在清末已成气候,但并没有威胁到清中央政府的统治秩序,当权者依然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保有对统兵将领的任命或黜涉权,袁世凯也依然能感受专制王权那时刻悬在自己头顶上方利刃之夺命杀气,为了“藏拙”他不得不主动于1906年彰德会操后把第一镇、第三镇、第五镇、第六镇的兵权上交,以暂时逃避皇权的打击。1908年,当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殡天之后,监国的摄政王载沣曾一度想除掉袁世凯,袁尽管大权在握,但并不具备与王权相抗衡的资本,惊吓之余不得不亡命于天津,寄希望于昔日幕僚、时任直督的杨士骧庇护。最终袁世凯虽然躲过了灭顶之灾,但却是丢官罢职,载沣一纸上谕就把他打发回家“养疴”去了。

中央与地方权力分割,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但中国传统的政治模式一直以来崇尚的是集权制,地方分权本身就说明了王权式微的走向。晚清统治者也一度幻想利用各种形式收回失去的权利,可惜这种努力成效甚微,至摄政王载沣当国,原本懦弱无能的皇族不合时宜地强力集权,反而导致了人心的分崩离析。

三、传统道德失序是军人干政的诱因

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尽管传统的儒家学说、正统的皇权思想作为主流的社会意识形态还在发挥作用,然毋庸讳言,鸦片战争以后,伴随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出现且不断壮大,建立在小农生产基础之上的传统意识形态也在不断地受到冲击,维系传统社会的“三纲五常”道德准则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随着西方新思想的传入慢慢出现了松动,特别是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使得儒学作为载体所携带的加诸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政治、文化与仪式意义渐行渐远。

以晚清三位划时代领军人物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为例证,似乎也可以窥见传统道德的滑坡。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对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曾有过如是评价:咸丰以后社会风气的改变得力于曾国藩诸人的“道德改造政策”,在他们一班人的努力之下,达成了一种“理想道德社会”;继之而起的李鸿章放弃了乃师的道德改造政策,代之以“功利改造政策”,专奖励“一班只有才能不讲道德的人物”;继李鸿章而起的袁世凯“变本加厉”,以“富贵为本位”,明目张胆地专意提拔“一种无人格的政客”做他的爪牙,天下事遂“大糟而特糟”,[7]1141梁氏之評价可谓一针见血。

在当时污浊的社会风气下,官场上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者实属凤毛麟角,多数人为谋得权位,竞相奔走于权臣门下。窃据高位的庆亲王奕劻贪婪之名一时无两,有清末“和珅”之谓,袁世凯与之沆瀣一气,狼狈为奸。1907年丁未政潮,时任军机大臣的瞿鸿禨联合有“官屠”名号的岑春煊,与庆、袁集团抗争,时人有所谓“清浊之争”,即可概见朝臣及士大夫对袁世凯的风评如何。私德不守,官德不彰。就清末而言,有很多人想方设法攀附于庆、袁集团以图进身之阶,著名的革命党人吴禄贞为谋得第六镇统制一职,也不得不“顺应”潮流,多方筹措了二万两白银纳贿于庆亲王奕劻。[8]传统道德失序,社会成员的言行举止失去了内心世界的自我约束,人性中之丑陋、贪婪就会被无限放大,言行无下限、无底线则有可能演化为一种普遍的社会乱象。

四、乱世为军人干政提供契机

王权式微只是为军人干政提供了一种可能,乱世才是把可能变为现实的最佳契机,武昌起义即为引领清末政局“崩塌的乱源”。

清末“卒起军人干政之举”[9]39的源头可追溯至滦州兵谏。1911年10月27日,即武昌起义十七天之后,屯兵滦州的陆军二十镇统制张绍曾联络陆军第二混成协蓝天蔚等人联名致电清廷,主题是“奏请立宪、挽救危局”;随即又截留清政府运往南方镇压革命党人的军火列车,并向当局提出类似最后通牒的“十二条政纲”。内容涉及“速开国会、改定宪法、组织责任内阁”等,主旨在于敦促清廷顺应民意,加快宪政改革步伐以回应南方革命党人的合理要求,推动中国的政治进步,此事件被称为“滦州兵谏”。发动滦州兵谏的张绍曾等人以武力胁迫当局接受其政治诉求的做法为后世所效仿,开启军人干政之先河,但张绍曾等人之武力干政与北洋时期的军人干政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发动滦州兵谏的张绍曾、蓝天蔚二人早年曾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深受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影响,与湖北籍革命党人刘成禹亦有密切来往,蓝天蔚本人还是中国同盟会的会员,面对当时亡国灭种的阴霾,富国强兵、从军救国的理念深埋他们的头脑。回国后张、蓝二人在新建陆军中任职,与此同时在他们身边也聚集了一批将民族主义情愫升华为政治奉献意识的热血青年,此乃滦州兵谏发动的社会群众基础,这也是滦州兵谏有所谓“假立宪行革命之实”评价的由来。滦州兵谏不久,清廷迫于压力,很快应允了张绍曾等人提出的要求和条件。然时局并未因此好转,反而愈加恶化,但滦州兵谏的模式却被袁世凯再三仿效,成为其借助北洋军要挟南方革命党人和清廷皇族的不二之选。

武昌起义之后,袁世凯得以复出。在与革命党人议和期间,袁一方面宣称自己坚持君主立宪,一方面又向南方革命党人暗送秋波,表示倾向共和。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打乱了袁世凯的如意算盘,恼羞成怒的袁世凯第一次动用北洋军向南方革命党人施加压力,以张怀芝、冯国璋二人为首,上窜下跳,联络北方各镇官兵“力主君主(立宪)”,[10]并作出集结军队,开赴前线与南方革命党人开战的姿态。及至南北双方就袁世凯接替临时大总统一职达成协议,北洋军则又成为袁世凯向清廷皇族催逼退位的有力工具。在段祺瑞领衔致电反对清帝逊位的蒙古王公的电文中,①赤裸裸的武力胁迫手段极为彰显了后世北洋军阀军人干政的流氓习气和作风。

武昌起义风暴引发了近代中国政治秩序的重构,国人面临着君主与共和两种选择,事实上秩序重构无不遵循着由乱到治的跳动,在这个过程中军人的角色是永远不会被忽略和轻视的。辛亥鼎革之际的军人或自觉地顺应历史潮流而作为完成政治使命的工具,抑或只是單纯从个人、集团利益出发,以政治投机取代政治责任、充当了历史上“反动”的角色。所谓军人干政应当是军人集团形成一定势力并力图对国家政治生活走向产生一定影响的表现。现如今军人干政被诟病主因是我们更多地引鉴了西方话语来评价现代政治的结果。辛亥南北议和之际,北洋军秉承袁世凯的意志,忽而坚持君主,忽而赞成共和,完全以袁之需求为准,北洋军彻底沦落为袁世凯政治角逐或权力角逐的附属物,这与北洋军阀时期的军人干政在表象上是一致的。

注 释:

①要闻:段祺瑞电告王公[N].大公报,1912年2月8日;要闻:段祺瑞等率兵北上时

致清廷电[N].申报,1912年2月13日。

参考文献:

[1]罗尔纲.湘军兵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6.

[3]冯天瑜,何晓明.张之洞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4]刘广京.晚清督抚权力问题商榷[A]//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六编)[C].中华 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5]张一麐.心太平室集(卷八)[A]//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一辑)[C].沈云 龙.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6]廖一中.袁世凯[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7]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8]李孝平.辛亥忠烈吴禄贞[J].炎黄春秋,2000(11).

[9]金梁.光宣小记[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10]要闻:北方军队之强硬举动[N].大公报,1912-01-03.

作者简介:孙红旗(1966-),男,河北新乐人,博士,邢台职业技术学院马列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晚清政治史。

(责任编辑:李直)

猜你喜欢
清末解读
清末书院改学堂
简述清末西方中国观的转变
论清末粤汉铁路风潮对粤港地区报业的影响
浅谈清末新式学堂与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中心的形成
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个案解读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解读日本摄影家植田正治的摆拍写实现象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清末陕南地区的书院改制
清末报载小说叙事“新闻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