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商剧,费脑子也追

2017-06-28 12:35罗晓汀
环球时报 2017-06-28
关键词:托罗高智商克斯

本报特约记者 罗晓汀

电影有烧脑名片如《盗梦空间》《云图》,美剧也有类似的“高智商喜剧”,刚播完第四季的《硅谷》(图二)正是其中一部。《好莱坞报道者》认为该剧结局充满意外,中国豆瓣网上同样对第四季大结局点赞。在此之前,像《生活大爆炸》《电脑狂人》《飞天大盗》这些英美高智商喜剧都在中国白领和金领中大受欢迎,这些收入和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对于低俗闹剧渐渐失去兴趣,于是像《硅谷》《天才》(图一)这样的剧集开始填满他们的追剧时间。

科技大佬当编剧顾问,赢了

所谓高智商喜剧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指题材上的高智商,例如以美国物理学家宅男为题材的《生活大爆炸》,虽然题材本身充满高科技元素,但剧集其实走的是标准肥皂喜剧路子。另一类则是剧情和剧集风格上的高智商,比如英国经典喜剧《飞天大盗》,说的是一群英国骗子的故事,但每一集故事都充满精妙构思,主角最终总能以匪夷所思的办法完成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叙事基调又是喜剧式。而反映加州科技文化的系列剧《硅谷》,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

《硅谷》讲的是六个创业人员的故事,最大看点是剧情不时地与现实同步,并成功“预测”许多美国科技界大事件。这种机智的喜剧风格甚至体现在片头:第四季开头10秒动画中就加入硅谷最新变化,包括“阅后即焚”上市以及滴滴进入美国市场。而这种高度贴近现实的创作风格源自该剧近乎奢华的编剧顾问团队,推特前CEO克斯托罗就是其中一位。

由于和《硅谷》两位制片人私交甚笃,克斯托罗连续3个半月的每周一早上,从旧金山飞到洛杉矶,然后连续两天待在《硅谷》编剧们的办公室里讨论剧情。像克斯托罗这样的硅谷大佬会亲口告诉编剧许多硅谷每天都在发生的真实细节:公司权力最大的人会坐在会议室的哪个位置?如何给创业者打鸡血?有了这些大牌顾问,剧集几乎实现与现实硅谷的神同步,例如2016年硅谷创投家彼得·蒂尔起诉纽约网络媒体Gawker,最后逼到后者宣告破产。在这桩案子发生之前,《硅谷》第三季播出类似的桥段。

看开头就猜中结尾,腻了

像《硅谷》这样的高智商喜剧在中国的受众人群并不是最多,但却“很死忠”。有剧评人指出,对于国内高智商观剧群体来说,最怕的就是看到开头就猜中结尾。出于个人职业习惯,这些观众即使追剧也不希望浪费时间,而是希望能与编剧斗智,《硅谷》这样充满反转的高智商喜剧正对这些观众的路子。例如每一季《硅谷》的结尾,都会给观众一个出人意料的大反转。即使不是互联网企业从业人员,看着那些耳熟能详的美国科技大佬在剧集中被影射,也是观剧乐趣之一。例如《硅谷》中Hooli公司CEO加文·贝尔森,其天马行空的做法成为剧集最大的笑料来源。该剧编剧曾透露,这个角色的参考对象正是同样热爱东方哲学、并且都热爱打鸡血的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

理科生“撩妹指南”

《硅谷》现已获得第五季预订,一些新的高智商喜剧也正在被打造出来。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首部电视剧《天才》中,用喜剧方式讲述爱因斯坦的事业与情感,被中国网民称为理科生“撩妹指南”。在保持过往高智商喜剧犀利风格的同时,剧集让观众从不同视角了解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爱因斯坦。该剧已续订第二季,下一季将用喜剧讲述的天才则是画家毕加索。

高智商喜剧能收获高口碑,普遍特点是细节考究和“接地气”。一位热衷此类剧集的白领告诉笔者,自己爱看这些剧的原因之一是剧中人物能同时容应对工作和生活,而现实中的自己却疲于生计:“《硅谷》中的员工很少加班,加文·贝尔森还时常搞些大动物到公司娱乐员工。可在现实里,从没有一个老板上演过这样的喜剧桥段,我们都在忙着加班。”对于这些中国白领来说,这些剧不是一个逃避现实的乌托邦,而是直面现实与人生的多棱镜,他们观看着另一个世界里,用喜剧腔调讲出的别人的故事,思考的却是自己的工作与生活,这或许是另一番独特的观剧乐趣。▲

猜你喜欢
托罗高智商克斯
怎样做一个受欢迎的人(续)
自控力越强智商越高
吹曲子
别让你的高智商毁掉了你的前途
凝望黑暗与世界相通吉尔莫·德尔·托罗
奥克斯警长失踪事件(下)
墨“最性感收银员”成网红
智商高,爱独处
吉尔莫?德尔?托罗电影的另类恐怖风格
Glaucus/格劳克斯 GL609(DLCS0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