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军
(隆化县步古沟中心卫生院,河北 承德 068162)
体外高频深部热疗联合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张向军
(隆化县步古沟中心卫生院,河北 承德 068162)
目的 观察体外高频深部热疗联合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5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随机分为研究组77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体外高频热疗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63%与研究组94.81%相比较低,生活质量评分较研究组低,且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体外高频深部热疗联合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胸腹腔积液;体外高频热疗;循环热灌注化疗
恶性胸腹腔积液是晚期肿瘤。恶性胸腹腔积液主要是由于肺癌、胃癌、大肠癌、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产生。主要临床表现呼吸功能障碍和循环功能障碍,患者呼吸困难、气喘且不能平卧。此外,腹腔积液会导致患者腹胀、腹痛,严重降低生活质量[1]。临床上致力于寻找一种低创伤、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案。目前,治疗此病的有效方法有体外高频深部热疗和循环热灌注化疗等[2]。基于此,我院针对体外高频深部热疗联合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5月收治的153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研究组77例和对照组76例。研究组男41例,女36例,年龄30~79岁,平均年龄(48.4±5.1)岁;肺癌患者19例,卵巢癌患者16例,直肠癌患者14例,肝癌患者11例,宫颈癌患者7例,乳腺癌患者5例,胃癌患者3例,鼻咽癌患者2例。对照组男40例,女36例,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48.6±5.3)岁;肺癌患者18例,卵巢癌患者15例,直肠癌患者13例,肝癌患者13例,宫颈癌患者7例,乳腺癌患者5例,胃癌患者2例,鼻咽癌患者3例。两组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穿刺引流。对照组采用体外高频热疗治疗,待对患者进行穿刺引流再配合药物化疗,1 h后设置体外高频热疗机工作参数,45 min/次,2次/周。研究组采用循环热灌注化疗后再对患者进行深部热疗,经腹腔穿刺抽出胸、腹腔内积液,对患者进行体腔局部循环灌注化疗,并使灌注液维持在43度℃。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
1.4 临床效果判定
完全缓解:胸腹腔积液完全消失,至少维持4周。稳定:胸腹腔积液减少低于一半,增加少于四分之一。无效:胸腹腔积液增加超过四分之一。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统计学分析,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效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63%与研究组94.81%相比较低,且差异显著(P<0.05),见表1。治疗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7.6±5.4较对照组的64.3±4.2高,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的临床效果 [n(%)]
恶性胸腹腔积液是晚期肿瘤,此病为恶性肿瘤导致胸膜腔内浆液过量积聚渗出或者是肿瘤阻塞了淋巴管和静脉所致。当积液达到500ml以上时,患者会有明显腹胀腹痛感。严重者会有呼吸困难等表现[3]。也可表现为呼吸功能障碍和循环功能障碍,患者呼吸困难、气喘且不能平卧。此外,腹腔积液会导致患者腹胀、腹痛,生活质量降低[4]。据报道[5],联合循环热灌注化疗临床效果更佳。其中,温度是恶性肿瘤细胞的敏感指标,43℃持续1h能够避免损害正常细胞,有效杀死肿瘤细胞。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情。此外,通过应用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可以有效的增强细胞膜通透性,促进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作用。两者联合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提高肿瘤细胞的敏感性,防止复发,并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毒副作用小、安全、无创伤等优点。
综上所述,体外高频深部热疗联合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1] 崔瑞刚.榄香烯联合白介素-2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2] 张 翔,郭丹苗,黎逢弟.体外高频深部热疗联合体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11): 47-48.
[3] 刘纯一,刘志敏,石军梅,等.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体外高频热疗时间选择及护理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
[4] 康欢荣,蒋 建,杜 楠.腔内热灌注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4,19(4):350-351.
[5] 郭珊,李娜,王童非,等.TRL型体腔循环灌注热化疗系统安全性评估的动物实验[J].现代肿瘤医,2011.19(3):441-446.
本文编辑:吴玲丽
R730.5
B
ISSN.2095-8242.2017.018.34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