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洒洒 李俊先 马佳慧 田燕红
引言
科技的不断进步将人类带入了网络时代。随着新型智能手机的不断出新,各种社交软件应运而生,给人们的交流带来便利条件;同时在网络交际过程中,男性与女性也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尽管已经有一些學者对社交中的性别差异进行了研究,但对特定人群特定条件下的相关研究屈指可数。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通过实证研究,系统分析网络社交应用中性别差异。本课题在基于全面回顾相关理论和文献基础上,设计了针对应用使用动机、简单回复语等问题的调查问卷,然后随机选取了135名男女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之后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和深入的探讨。
一、文献综述
1.社交应用的相关研究
基于课题研究受当今社交新媒体流行的启发,因此分析社交新形式的代表性成果(田佳,《网络社会人际关系研究综述》2009)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最早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创新与发展,已经渗透到了人们学习、社交、购物、出行、饮食等的各个方面。近年来,随着“十三五规划”工作的开展“互联网+”的概念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各种网络社交软件的应用。[1]
二、性别差异的相关研究
男女两性在交际过程中存在明显性别差异,了解两性差异在交际中的差异可以有效避免交际失误。根据已有文献,本文从两方面分析男性女性在交际中的差异。
1.语言差异
女性总是试图说服别人去做某件事,而不是将事情强加于人。所以,女性总是以商量的口气请求别人做某事“你能帮我一下吗?”。在表达看法时,不像男性那么肯定。相反,男性通常以命令的方式来实现他们的目的,交流中透着一种果断肯定的语气。男性比较倾向于毫不婉转的语气。[2]
2.行为差异
就手部、面部而言,男女性之间也存在着差异。通常人们在用有声的语言的同时常会伴有肢体的动作以此来辅助表达其要表达的意思。
三、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调查问卷法以及内容分析法,在大学生内部进行了抽样调查。本课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问卷调查,对相关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调查小组成员还参考现有的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料,对数据进行了整合对比分析。[3]
1.问卷设计
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包括12道问题。前两道问题对被调查人的基本信息进行了了解,目的是了解使用群体的性别差异。第3、4、5、10、11题针对于大学生对于网络社交软件的依赖程度进行了调查。第6、7、8、9题调查了大学生网络社交软件使用情况。第12题以开放性问题的形式,询问了社交软件的不足之处。
2.研究对象
本调查问卷的目标群体是当前在校大学生。问卷调查以网上的调查表为主。本次问卷有效填写人数为135人,其中男生占30.3%,女生占69.7%。本次调查的大学生的年龄主要分布在大一(26.6%)和大二(49.6%)。
四、研究发现与讨论
1.研究发现
大学生每天在社交应用上花费的时间的调查结果如下:41.4%的人平均每天花费1-3小时在社交应用上,27.4%平均花费3-5小时,其后是23.7%平均花费5小时以上,只有7.41%的人每天平均上网时间不超过一小时。调查结果表明高校大学生普遍在网络社交应用上花费1-3小时,其中女生上社交网络应用的时间要比男生多。
对大学生对使用网络社交应用目的的调查显示33.33%的人要消磨时间,25.19%是为了了解好友的动态和近况,22.96%的人的目的是学习的工作的需要,8.89%认为可以结交新朋友(见表1)。
2.社交应用使用语言的性别差异
此次研究的网络语言数据来源于实名的微信平台,收集了60组对话。调查分析男女生网络使用分为网络浏览偏好。在网络浏览方面调查结果显示,男生在军事信息、科技信息、体育信息的浏览量多于女生,女生更加注重休闲娱乐信息、教育信息。因此,现实中的性格差异会体现在网络生活之中。[4]
结语
综合上述数据研究显示,男女生的差异实质上是现实生活中性别的生理特性和社会角色要求不同所形成的人的性别禀赋差异在网络空间的呈现。针对大学生使用网络应用的差异,建议有针对性的引导大学生进行网络平台使用,培养好的网络习惯,并可将此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工作。至今,网络平台在缩小性别差异的趋势在不断发展,而人类性别差异是自然差异,因此在网络社交应用中的性别差异仍会显现,无法消除。[5]
参考文献
[1] 边宇璇, 底伟伟, 安建良. 高校网络社交应用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基于高校学生网络社交应用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J]. 青年时代, 2016(31): 136-137.
[2] 陈素白, 梁玉麒. 社交网站网络口碑研究:以性别差异为向度[J]. 国际新闻界, 2012(6):84-90.
[3] CNNIC 《2014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4.07.
[4] 刘根勤, 曹博林.《高校学生网络接触与信息焦虑实证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 2012(09).
[5] 唐媛. 《言语交际中的性别差异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