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
摘 要 多媒体课件以自己独特的优势,在教学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它融声音、文本、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更具动感和趣味性,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它又具有直观演示、人机交互、实时操作等多种形式,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在新形势的教学环境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动性、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探索教学改革和促进教学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语文教学 必要性 优势 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1-0114-01
随着多媒体进入学校,在添加了这种新元素的教学实践中,成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信息社会对今天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当前教育的改革需要。多媒体教学是适应当前信息时代教育的新模式,通过多种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助于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师教育技术素质,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教育的综合能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必要性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作为教师不必向学生通篇宣讲课程的内容,只需要对学生作一些启发性的指导,课件基本上以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的形式,生动展示教学内容,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使静态的教学内容活跃起来,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创新思维的能力。如在《画风》一课中,把在传统教学中只有通过老师讲解和学生生活积累才能感受的“风”的形象,通过flash动画的形式把国旗的飘扬、风扇的转动在大屏幕上动起来,立刻使学生对抽象的东西有了直观形象的认识,增强了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和感受。使教学达到最优化,使学生直接受到美感的熏陶,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学形式多样化,激发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手段以教师讲授为核心,教学过程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学生不是教学的主体,而是教学的客体;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粉笔+黑板”为主,是老师讲学生听的班级授课。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教师利用丰富的多媒体手段使得视听与启发、讲解相结合,即教师设计教学引出问题,通过多媒体手段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而学生通过多媒体手段与教师交流、反馈信息,以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获取知识。
同时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语文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图、文、声、动画的展示,学生边听边看,同时思维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飞翔。在《画风》中,学生在发挥思维跟着感受“风”存在的同时,也激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心里在构思着“風”的种种画法,然后要求付诸实践,就达到了提高学生们综合能力的目的。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注意事项
首先,教师需要掌握相应的powerpoint、photoshop等软件应用知识。根据教学需要,广泛收集各种与课程相关的影像画面和文字资料,遵循课件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原则,开发不同于教科书和备课笔记的多媒体课件。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设计,做到“效果最佳、时间最省、过程最简”,在这个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不仅要吃透教材,还要知道如何更好地应用多媒体将你所想所要表达的东西融合进去,达到最好的效果。
其次,正确认识多媒体在当前语文教学中的辅助地位。多媒体技术不是万能的。正如有人说道:我们尽可能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来代替文学意境。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是让语言占主导地位,而抽象的语言对于山水风景人物的描绘,却留给了学生巨大的一个想象空间,对人物风景的美好想象往往远胜于眼前看到的物体。多媒体教学就像电视剧一样,用画面虽然取得了具体、形象、易懂的效果,却也降低了对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和要求。
参考文献:
[1]方国柱.浅谈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6,(4).
[2]刘余业.浅谈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J].教法研究,2007,(4).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